辽宁中医的宁莹勇救患病老人

辽沈晚报 2024-05-22 14:16:06

父亲得救后,胡燕代表家人到医院感谢宁莹(右)的救命之恩。受访者供图

泳池救人后,宁莹一直挂念着老人是否转危为安;老人送医后,家属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当时给老人做心脏按压的救命恩人!

宁莹从救生员口中得知,老人得救了,她为此兴奋了好几天;老人病情平稳后,家属就立即找到救命恩人,当面表示感谢。

泳池边救人的紧张画面已然淡忘,但这次救人与感恩的双向奔赴永远值得沈城记忆。

“救人,是我学医的初衷”

“不知道老人情况时我整宿都睡不着,总在心里念着。两天后再去游泳馆时,得知他已经脱离危险,悬着的心才放下。”宁莹告诉记者,没想到老人的家属费尽周折找到她,还送上了写有“心肺复苏战死神,至暗时刻迎光明”的锦旗,“让我的心又不平静了,救人一命,这不就是当初我学医的初衷吗?如果见死不救,我会愧疚一生”。

4月11日中午,宁莹像往常一样到游泳馆游泳,游到中间位置时,就看到岸上两名救生员神色紧张,异常焦急,随后一名救生员拿来一根救生杆准备对泳池中的人进行救援。“当时我意识到泳池里可能有人发生意外,等我游到岸边时,救生员已经将患病老者拖到了岸上。”宁莹表示。

宁莹上岸后看到救生员正在为患者进行胃部排水,“当他身体翻过来,露出面部时,从其面色青紫的情况来看,考虑到患者可能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但当时老人有呼吸,只是呼吸非常微弱,心功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些。”

宁莹站了出来,和救生员说自己是护士,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便立即接手了抢救工作。

时间就是生命,她立即为老人打开呼吸通道,进行心脏按压,以保证血液循环功能的正常供给,这些急救操作对宁莹来说是轻车熟路。

宁莹双膝跪在患者身边,双手不停地用力按压,并且时刻观察老人面色和身体的变化。此时,由于长时间游泳本就疲惫的宁莹有些体力不支,但她仍然咬牙坚持着。膝盖压在回水口的棱上,早已挤压出深深的血印,但她一点也没察觉到。

十几分钟后,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看到宁莹满头大汗且动作专业,立即点头致谢。医护人员接过了宁莹的接力棒并为老人注射了急救药物,心电图显示老人情况十分危急,现场的所有人都在为挽救老人的生命努力着。

由于连续的体力输出,宁莹守在一旁喘着粗气,目光却一直停留在老人身上,希望奇迹出现,老人能够尽快苏醒过来。

她一直挂念老人安危

老人被急救车接走,送往医院进行救治。“老人的命救回来了吗?他还能再次出现在游泳馆吗?”宁莹的心始终记挂着老人,她情绪低落,茶饭不思。

“不行,我得去打听一下老人怎样了?”两天后,宁莹再次来到游泳馆,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由于救助及时,老人得救了。

“我们只是在一个游泳池游泳,彼此并不熟悉,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开心了好几天。这段时间,他在我心里的地位不亚于家人。”宁莹称,这件事已成过去时,也就逐渐淡忘了,从没想过需要人家的感谢。

一个月后 患者家属当面致谢

老人的女儿胡燕从急救人员口中得知,老人能够得救,第一时间为其进行心肺复苏的女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是那位穿泳衣的女子拼命施救,在与死神赛跑的几分钟里为挽救老人生命赢得了时间,如果没有她在场伸援手,就……”

老人手术后,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他想要找到泳池边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人,要当面说“谢谢”。

5月12日,胡燕从游泳馆找到了宁莹的联系方式,聊天中才知道救命恩人宁莹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有着20多年的临床护理和急诊急救经验。

一周后,胡燕来到宁莹的工作单位当面表达感谢,“正是在120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宁莹的努力为父亲仅存的一丝生还希望变成可能,她不仅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还保证了父亲身后整个家庭的完整,所以我们全家都特别感谢她——这名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胡燕透露,父亲今年68岁,酷爱游泳,当天在泳池已经游了1500米,在做水下蹲起时发病。宁莹为170斤体重的父亲做胸部按压,消耗的体力可想而知。

5月20日,老人出院回家了。这几天,胡燕共送出5面锦旗,感谢挽救父亲生命的人,“真是全链条的生命大营救,缺一不可”。

本报记者 金国建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