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魔幻沉浮(上)

战史威锋 2024-01-04 10:40:38

每当人们提起阿根廷,都会使人想起足球,世界杯,马拉多纳,梅西,翱翔在潘帕斯草原的雄鹰,还有那首麦当娜演唱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阿根廷,一个吃着烤肉,踢足球的地方。却少有人知道,在上世纪中叶,阿根廷还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家,可以和美国并肩的经济强国。好似一个富二代,继承了亿万家财,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却不知没过几年已沦为破落户,随着时间沉沉浮浮。

16世纪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个叫佩德罗·德·门多萨的西班牙探险家带着1600人和16艘船在潘帕斯草原建立了一个小的定居点,他给这里起名叫“布宜诺斯艾利斯”,意思是“新鲜的空气”、“顺风”。阿根廷的意思是白银之国,但是西班牙人在这里没有找到黄金白银。但玻利维亚的波多西城发现了巨大的银矿,成为世界银都,这使得布宜诺斯艾利斯长期以来没有被重视。但是这里在17到18世纪逐步发展成为最大的奴隶贸易集散地,大约10万非洲奴隶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阿根廷地处美洲南部,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气候宜人,水量充沛,矿产资源丰富,还拥有大片的平原和丘陵。并随着西班牙人,欧洲大批移民来到这里,其中意大利,德国,英国,爱尔兰移民占大多数,足球也来到了这片乐土。

这些移民来到气候温润,水草丰美的潘帕斯草原,有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既视感。便立即使出看家本领,一座座大型农场拔地而起,他们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这块宝地,土壤肥沃,种啥长啥;草原肥美,牛羊随便放放,就长得膘肥体壮。所以有人说,在阿根廷最勤奋的就是牛羊,每天不停的吃草。很快阿根廷就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牛羊肉产地,羊毛产地,粮食产地。

到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完成了国家独立。  这时候就开始了攒家底的过程,随冷冻技术的发展,阿根廷的牛肉,小麦等农产品出口到欧洲各国;同时国际市场羊毛的需求激增,出口额不断攀升,阿根廷成为世界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另一方面现代制造业,铁路等新兴行业开始建立,更多的移民,新的产业出现。到20世纪初造就了阿根廷已经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强国,第五大出口国,妥妥的发达国家。富裕程度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欧美。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们形容一个人家财万贯,常常说“他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同时代的中国,国家陷入军阀割据,各地民不聊生)。阿根廷地理上远离欧洲大陆,躲开了两次世界大战。直到上世纪50年代,阿根廷都是南美最富裕的国家。经过这么多年,阿根廷攒下了一份厚厚的家底。

但阿根廷这份厚厚的家底,是否真是属于阿根廷人民?英国的大资本家在阿根廷建国初,到阿根廷疯狂收购土地,建立私人庄园,并且拥有私人武装,俨然一个个独立王国。大庄园有了,还需要铁路才能把物产运出去,于是英国人又开始投资兴建铁路。到1914年时,阿根廷建成了拉美第一、全球第八的铁路网,然而英国控制了70%。剩下的30%,不是阿根廷国资控制,而是美国、德国、法国杀了进来。

20世纪初阿根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谷仓和肉类生产国。但这都跟阿根廷人无关,因为这些巨型庄园的老板,75%以上都是英国人。1913年,阿根廷有4.9万家企业,其中3.15万是外资企业(英国为主)。有人说,这不还剩下1.75万家么?剩下的企业中,有1.5万家是合资企业。阿根廷本国资本拥有的企业只有0.25万家,阿根廷就是个苦力给人打工的。

英国资本几乎完全控制了阿根廷的方方面面,除了铁路港口、农牧庄园、食品加工,还有邮政通讯、供电供水、矿产开发、教育媒体等。而且英国资本,还控制着买办政府。他们通过借债,让阿根廷政府陷入了自己的债务陷阱,进而左右着阿根廷的内政外交。阿根廷政府虽然缺钱,但毕竟是买办团伙。不想办法增加税收,反而倒行逆施,给了英国企业很多免税特权。

日不落帝国

所以阿根廷阿根廷这份厚厚的家底,是外资尤其是英国资本的牢牢地控制。英国资本家还是玩的溜,趴在阿根廷这只肥牛身上疯狂的吸血。阿根廷是否有人看到?是否做出了改变?且看阿根廷的魔幻沉浮下篇。

0 阅读:122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