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钱,被父母扭送到派出所,这样的教育,真的好吗?

老张育儿记 2023-12-19 22:20:18

抽屉里的50块,又不翼而飞。佳佳已经记不清楚,这是家里第几次丢钱了……

她清楚的是,这些钱都是被儿子叮当拿走的!之前,数额都比较小,佳佳即便知道了,也只是随口问问儿子,并没有其他举动。

可是这一次,却是整整50块,佳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询问了很多遍,儿子都说他没有拿。

气急败坏的佳佳,最后带着儿子叮当去了派出所。在佳佳看来,既然儿子不说实话,又喜欢在家里拿钱,那就让警察教育,让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到了派出所之后,叮当被吓到了,还没等到警察开口说话,他就大声说道:家里的钱是我拿的,你们不要抓我好不好?并且一再保证,以后再也不从家里拿钱。

送娃去派出所,真的好吗?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父母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

赞成派:既然孩子不愿承认错误,又屡教不改,那就应该给他一次教训。趁着孩子小,送他去派出所“自首”,总比长大后偷东西,被“抓”的好吧?

反对派:虽说孩子拿钱的行为不对,但是父母直接将其扭送到派出所,真的会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甚至从心底,就给自己贴上了“小偷”的标签。

其实想想,父母赞成也好,反对也罢,都是有道理的!只不过,父母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必须要承认的是:孩子偷拿钱财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俗话说“小时候偷针,长大偷金”,若是不加以制止的话,孩子难免会养成偷盗的习惯,后果很严重。

可问题是:反对派的父母,他们说得也很有道理。送娃去派出所,并非他们意识到了错误,很大程度是被“吓”到了,心灵上的伤害,又该怎么办呢?

孩子偷钱,到底该怎么教育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动机

很多父母只看到了孩子偷钱的行为,却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

不管孩子犯了怎样的错,父母都应该给他们辩解的机会。先理解孩子的行为,然后再认真询问,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答案。

有可能是孩子对金钱缺乏真正的理解;有可能是孩子跟同学攀比;有可能是平时的零花钱、玩具或者零食太少……

当父母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感受之后,会发现:这个难题会迎刃而解。因为,父母只需要解决孩子目前的问题,就能让他们慢慢改变拿钱的行为。

其次:设定明确的规则和限制

无论孩子拿了两块,还是五十块,这个行为都是不对的。所以,不要用金钱的数额,去定性孩子的行为,这一点父母要清楚。

只要发现孩子有拿钱的行为,都要明确地告诉他:没有经过别人允许的事情,都是“偷”,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未来,还可能为这种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接下来,就和孩子一起,探讨偷拿钱的事情,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偷拿行为,父母应该明确禁止,零容忍。

并告诉孩子:想要的东西,可以通过劳动、诚实换取。趁热打铁,为孩子设定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标准,并教会他们如何管理财务。

最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成长路上,孩子会犯很多错误,偷拿钱财只是其中一个错误而已。父母要做的,是防患于未然,教会孩子更多正确的价值观。

拿钱固然不对,但这个世界中,还有更多不对的事情。趁此机会,教会孩子何为对错,何为是非,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原则和底线。

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一定的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接下来,他若是再做错事的话,就需要好好想想。

送给父母的温馨建议:

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理解和技巧的事情!

尤其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算是送到派出所,也是典型地“治标不治本”,孩子可能是出于害怕才认识错误。

所以说,父母要先试着理解孩子,哪怕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等到慢慢理解之后,就会知道如何跟孩子正确沟通,以及处理问题。

若是一开始就打骂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因为孩童时代,他们的是非观还没有形成,不会理解父母的好心,只会记得自己被打骂。

0 阅读:14

老张育儿记

简介:和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