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24功臣中,为何尉迟恭排第七,李靖排第八,秦琼倒数第一?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3-12-25 10:45:35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下诏让大画家阎立本画出24位功臣画像,藏于凌烟阁,这是模仿西汉麒麟阁十一功臣与东汉云台二十八将来纪念功臣的,不同的是:云台二十八将是以开国功臣的军功来评定的,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与麒麟阁十一功臣则是以功绩来判定的。

军功是可以量化的,比如攻破多少城池,斩敌多少,俘虏多少,都有数字可判定的,功绩是无法量化的,只能以个人感受来评价,唐太宗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是靠个人感觉来评的,功臣的顺序有着严格的排位,不是随便排的,而是按功绩多少来排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以下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序:

第一位: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第二位:司空、凉州都督、河间郡王李孝恭

第三位: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第四位: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

第五位: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第六位: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第七位: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

第八位:特进、卫国公李靖

第九位:特进、宋国公萧瑀

第十位: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

第十一位: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第十二位: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第十三位: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

第十四位: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第十五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

第十六位: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第十七位: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

第十八位: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

第十九位: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第二十位: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第二十一位: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第二十二位: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第二十三位: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世勣

第二十四位: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这二十四人中,文臣有: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萧瑀、虞世南。

武将有:李孝恭、尉迟敬德、李靖、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琼。

长孙无忌排第一

从分类来看,武将明显多于文臣,这是因为开国之初,战争较多军功也多;但从排名来看,文臣的排名大多高于武将,说明谋划之功高于军功。

如果单纯以军事能力来看,李靖的军事能力最强,但他排列在第八位;如果以勇猛来看,秦琼在武将中最为勇猛,甚至要强于尉迟敬德,但秦琼却排在了倒数第一,尉迟敬德虽然排在第七位,但他已经是武将中排名最靠前的。

那么问题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什么要这么排名?有什么规律吗?

这个排名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定的,他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功绩大小而排定的,唐太宗把长孙无忌排在第一,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参与太原起兵,有谋划之功;二是参与玄武门之变,有谋划之功;三是参与治国,担任宰相20多年,再加上长孙无忌又是李世民皇后的亲哥哥,多项功劳加在一起,长孙无忌是首功,无人能比。

魏征排第四

魏征本来是太子李建成的谋臣,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征用,成为贞观臣最著名的治国之臣,以直言纳谏为名,魏征就凭治的功能排在第四位,甚至都高于房玄龄,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因为这是从唐太宗本人的角度考虑的,魏征对唐太宗的影响非常大,就像刘邦把萧何排在第一是一样的道理,这是人为的。

排在尉迟敬德前面的文臣除了长孙无忌和魏征之外,还有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三人,房谋杜断说的就是杜如晦与房玄龄,这两人的谋划之功最大,杜如晦去世比较早,玄武门之变四年后就去世了,死者为大,所以把他排在了房玄龄前面,房玄龄在玄武门之变还参与治国多年,又是当朝宰相,功劳也大,排在第五位,仅次于魏征。

李孝恭排第二

高士廉是李世民皇后的亲舅舅,主动将长孙氏嫁给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高士廉参与谋划,并且率领一支由囚徒组成的军队,以抵御太子府的兵马,玄武门之变,又参与治国,担任过宰相,他对李世民有一种特殊的亲情,唐太宗因此将高士廉放在第六位。

武将中排名最靠前的是李孝恭,他是李唐宗室成员,是李渊的族侄,李孝恭最初经营巴营,后与李靖一起平定南梁萧铣政权,还率军平定了江淮的辅公祏起义,因为是李唐宗室,所以排在第二位,仅次于长孙无忌。

单纯按军功来看,武将中军功最大的显然是李靖,领导唐军灭亡三个政权(南梁萧铣政权、东突厥、吐谷浑),这个军功放在榜上是无人可比的,而且李靖是唐朝初年除了李世民之外,唯一的一个军事家,文武双全,堪称战神,打仗从未败过,而且谋略百出,但是,李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所以被尉迟敬德比下去了。

李靖排第八

尉迟敬德原本是刘武周手下的部将,是唐朝的敌人,李世民打败刘武周之后,尉迟敬德投降唐朝,成为李世民手下的大将,在李世民与王世充的战争中,尉迟敬德救过李世民的命,在战争中,两人多次并肩作战,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显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然而尉迟敬德在凌烟阁的排名能高于李靖最重要的原因是:尉迟敬德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在武将之中立下首功,尉迟敬德射杀了李元吉,并率兵软禁了李渊,取得了李渊的手谕,然后手持李建成与李元吉的首级迫使太子府的兵马溃散。

要知道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来说,是命运的改变,是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事,李世民把玄武门之变参与功劳的大小作为进入凌烟阁的标准及排名的依据,尉迟敬德虽然没有灭国之功,但对于李世民来,尉迟敬德的重要性不亚于李靖,所以尉迟敬德能排在李靖前面。

尉迟敬德排第七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秦琼的排名其实是最冤的,他本是武将中最勇猛的,打仗时总是冲在最前面,有多次先登之功,在战场上多次负伤,还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说秦琼排名不如尉迟敬德、李靖、李世勣等人倒也能理解,就连经历相同的程知节、十八学士之一的虞世南都不如,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

1、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秦琼虽然骁勇善战,立了不少功劳,但要说大功并没有,正所谓战者无赫赫之功,虽然史书记载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但没有具体事项,

排名第二十一位的刘政会虽然也没啥功劳,但他是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元从功臣,就是这个功劳就够他一生受用了,而且刘政会曾经被刘武周俘虏,刘政会坚持不投降,这份忠心也为加分不少,所以刘政会能排在秦琼前面。

秦琼排第二十四位

2、玄武门之变后就开始养病,直到去世。

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就一直在家里养病,没有参与唐朝任何军事行动,当其他将领继续在建功立业时,秦琼只能抱病在家,这总不好宣传吧,唐太宗能把秦琼仍然放在凌烟阁功臣之中,就已经不容易了,排到倒数第一也能让人理解了。

殷开山是所有功臣最早去世的,唐朝建立四年后就去世了,但他是李渊太原起兵的元从功臣,早年跟随李世民参与多场战役,讨伐过薛仁杲和王世充,病死在讨伐刘黑闼的路上,唐太宗把殷开山排在第十三位,一方面是他有功劳,另一方面显示唐太宗没有忘记在战争中死去的功臣,这对提振功臣信心有一定的意义。

程知节排第十九位

3、出身低,官职低。

凌烟阁功臣在排名时,其实是参考了出身与官职的,程知节与秦琼的经历类似,两一起从王世充处投降唐朝,两人都参与玄武门之变,但程知节排在第十九名,秦琼排在二十四位,两人的官职也是一样大的,程知节担任左领军大将军,秦琼担任左武卫大将军,徐州都督是死后追封的,凭什么程知节排在前面,秦琼排在后面?

两人的区别就是:程知节在玄武门之变后仍然不断对外作战,继续对唐朝有功劳,另一个区别就是程知节出身世家大族,其家族是北齐高官,秦琼不知出身,多半是寒门或者普通百姓出身,在排名时唐太宗也会考虑出身及官职。

10 阅读:8576
评论列表
  • 2024-02-11 14:09

    李孝恭在李唐刚站稳的时候,就被李渊扣了造反的名声为什么大家都懂,不是亲儿子功劳过了,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伤心呀伤心 回复:
    李孝恭自己也明白,,,所以你看李孝恭后来纵情酒色是为了什么。。。本身还是皇族,也幸亏李二本人也是战功赫赫能压得住他,换个人当皇帝要把他给做了。。。
  • 初九 13
    2024-02-24 04:11

    有的史书记载秦叔宝参加了玄武门,有的记载没参加,估计就是参加了也是出工不出力,他准确定位应该是李渊的人。

    背影 回复:
    参加了,外围阻挡太子六帅的人,没有直接在里面动手
    梦中人 回复:
    是李渊的
  • 2024-02-20 20:45

    长孙无忌其实也是武将,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出将入相,当宰相了。前六名都是宰相级别(三司),然后尉迟恭开府仪同三司,后面特进。尉迟恭是军N代,爷爷,父亲,岳父都是刺史(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尉迟恭不同于李靖,李靖被抓而投降。尉迟恭一开始同唐军作战占优势,被李世民打败,但手里还是有兵力,被宇文士及劝说转投明主。在李世民大局未定之时,他是坚定的支持者最忠心的拥护者,所以排在李靖前面

    缘份 回复:
    宋之前的文臣那个不会武
  • 2024-04-11 10:40

    没有玄武门的胜利,可能李世民命都没了,参与这次战斗的人肯定都会被李世民看重,还有就是从开始就跟着李渊或者李世民建立唐朝的人,肯定也会被看重。就比如南昌起义的总指挥贺龙元帅,徐海东大将等即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战功不大或者没有参加,但有了前面的特殊贡献,在元帅和大将中都排名靠前的

  • 2024-04-24 12:49

    按排那时的官职排的,秦琼最后一是因为贞观期间都在养病,其他人都在刷业绩,二是那时已死六七年,李二还能想到这个旧臣排上去,已经很不错了

  • 2024-06-07 23:51

    秦琼是李渊的人

  • lii 6
    2024-03-22 11:46

    说白了,秦琼就是功绩少,说死的早的和是李渊的人的,绝壁是键盘,看见别人说就抄过来,殷开山、刘宏基,什么时候死的?谁的人?比秦琼死的早的有七八个吧,好几个李渊时期就死了,咋排秦琼前面呢?

  • 2024-04-02 12:36

    秦琼官职最低,他的墓志铭上并没有玄武门的从龙之功,史书写秦琼参于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为他自己脸上抹粉

  • 2024-06-07 22:19

    秦琼就和关羽一样,关羽只效忠刘备,秦琼也为李唐流干了血,所以晚年多病,而且去世也早

  • 2024-01-30 00:34

    你特么都把官职列出来了 还看不出靠什么排的 就是按当时的官职高低排位的

    用户13xxx85 回复:
    当时秦琼还是上柱国,比大老黑职位高。
  • 2024-02-22 03:09

    秦琼前期军功甚伟,但在玄武门之变初,立场不坚态度暧昧不清,故而倒数第一。

    暮鼓晨锺 回复:
    这才是主要原因
  • 2024-04-18 23:23

    魏征说过,秦琼是社稷之臣,尉迟恭是个人之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是李世民以玄武门之变为参考来评定的。而秦琼的功劳都是李渊时期立下的,玄武门之变后,秦琼就一直病休自保。所以,秦琼能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已经是极其不易。

  • 2024-01-26 14:37

    扯鸡毛的,秦琼死后墓前的陪葬是独一无二的,谁有石马,石将守卫?

  • 2024-05-30 23:19

    唐朝要是没有李二功劳压着,李孝恭和李靖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就这李孝恭都需要喝酒养美女自娱自乐;李靖灭完突厥基本不过问朝政(半退休),但国家有事,又不顾六十岁高领,直接率兵长途跋涉灭吐谷浑!

  • 2024-05-10 13:27

    骑墙派,妥妥滴属于造反,当然属于家里造反,老爹,你该退休了,我来当户主。成功了当然好,失败了至少骨干成员诛满门,或者三族,看看李元吉李建成的家人们是什么下场,。

  • 2024-02-17 21:07

    小编没看全史书也应该看过新闻吧?早些年秦琼墓葬被发觉,墓志铭写的很清楚秦琼出生官宦世家其父亲名叫秦怡!

  • 2024-04-12 18:42

    “护国公”秦琼。

  • 2024-05-12 07:20

    以前功劳再大,现在天天摆烂,老板还能给你留个位置,还要什么自行车

  • 2024-06-05 11:44

    凌烟阁排名,有后台,个人能力强,皇帝亲信[得瑟]

  • 2024-02-16 09:08

    从前到后是文官起!从后到前是武官起 !

  • 2024-03-01 05:03

    虽然尉迟在前,但唐书在写秦琼尉迟两人时,秦琼在尉迟前。比如胡鄂诸公。另外秦没参与玄变。秦琼国公不是世袭,是降等的。尉迟是世袭的。

    99经纬 回复: 背影
    明确参与玄变的十个人中不包括秦琼,而且秦的爵位是减等袭爵,尉迟等是世袭。秦的封赏由3000户降到700户。整体来说玄变后秦不仅无封赏,反而降低了。看看尉迟,玄变前是一平民,玄变后一跃成为世袭国公。秦琼的国公是因为十二转军功成为上柱国才成为国公的。玄变后秦一病十二年
    背影 回复:
    新旧唐书都有明确记载的秦琼参与过玄武门
猜你喜欢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