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题我代言丨重大疾病如何预防?代表委员给出“五字诀”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1-27 13:00:24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

【群众点题】

一场大病,或许会压垮一个家庭。针对常见的重大疾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我想知道,我省具体有哪些针对大病防治的实招?

【委员回应】

省政协委员、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

大病防治是一项事关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更是缓解民生痛点的一剂“靶向药”,对于减轻受大病困扰家庭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1月23日傍晚,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和秦园路交会处的武汉市第七医院迁建项目已进入建设尾声,大楼内灯火通明,正在加紧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投用在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目前,危害我省群众的几类重大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3类重大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是我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重大疾病防治的核心病种。

我认为,首先要进一步突出创新在重症防治中的核心地位,进行诊疗技术、模式以及医药创新,加快重大疾病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近几年来,协和全力加快建设疑难重症的国家级诊疗中心。以器官移植、机器人辅助手术等为代表的精准肿瘤治疗及医药研发等蓬勃开展,进一步提升了重点疾病诊疗能力。

其次,上下联动,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布局。探索以“强基层”为重点的资源下沉模式,发挥“省级质控中心”引领作用;深化“医学专家组团式”驻点帮扶模式,真正做到让群众“大病不出县”。

12月4日,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加紧建设中,目前该项目建筑节能工程已通过验收。该项目建成后将为襄阳东津城市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医疗支撑,进一步优化襄阳市医疗资源布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摄)

另外,围绕“323”攻坚行动,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大病防治体系。要早诊早治,构建医防协同体系。积极开展健康科普,着力提高人民健康素养。

面向未来,要回答好大病防治的时代命题,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全系统持续攻坚,实现医药、医疗、医保“三医”有效联动。

省政协委员、孝感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蔡凤珍:

2021年,我省作出了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的重大部署,聚焦影响人民群众健康重点问题,全力攻坚,打造健康中国建设“湖北样板”。

如何提高大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念好“宣、防、筛、管、治”的“五字诀”,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1月6日,在凯德维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医学检验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忙碌着,他们通过细胞检测来对妇产疾病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以孝感市为例,我们紧盯“筛”,不断扩大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及妇女“两癌”等疾病筛查面。2023年,全市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筛查达184.398万人次。其中,我市城乡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47.494万人,完成进度126.85%,居全省第一。

加强“宣”。孝感市开通了“5G+健康科普直播间”,组织知名专家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和保健咨询,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癌症三级预防观念,不断提升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10月8日,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武大园路的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光谷分院开诊试运营,成为第6家在光谷投用的三级甲等医院,将满足周边区域患者的就诊需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通讯员 王婷 李家琦 摄)

此外,还要注重“防”、优化“管”、突出“治”,坚持预防为主,尤其要针对各类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同时,加强患者救治,健全救治网络,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疾病防控体系,统筹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教,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力守护群众健康,为健康中国、健康湖北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报道

你点题 我代言丨名校何时开到家门口?代表委员道出秘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