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品大王”:136年历经五代传承,家族财富超过1200亿元

新潮商评论 2024-02-24 17:24:53

2024年2月消息:2024福布斯中国香港50大富豪榜出炉。尽管身家缩水28亿美元,李嘉诚仍以362亿美元蝉联香港首富;人称“四叔”的恒基兆业创始人李兆基紧随其后,身家也降至270亿美元;新世界发展和周大福背后的郑家纯及家族,以221亿美元排名第三,按净值计算是榜单中跌幅最大富豪。

李惠森兄妹是香港第四大富豪,身家达到1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3.78亿元),力压九龙仓前主席吴光正、“大刘”刘銮雄、95岁的“郭老太”邝肖卿、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等。

夹杂在一堆地产大亨中,李惠森兄妹显得有些“异类”,知名度也并不高。但如果提及李锦记,那知道的人相信不在少数。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全球规模领先的调味品集团,成立至今已有136年历史,跨越三个世纪。

公司总部设于香港,并在新会、黃埔、济宁、美国洛杉矶、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设立生产基地。旗下拥有蚝油、酱油、西红柿沙司、XO酱等300多种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家大业大的李锦记至今仍未上市。

时间回到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一位名叫李锦裳(李锦记创始人)的青年在广东珠海南水镇经营着一家小茶寮。有一次煮蚝时忘记关火,结果蚝汤变成了黑色糊状液体,他舍不得扔,尝了一口觉得味道很鲜美——这就是今天家喻户晓的“蚝油”的原型。

李锦裳从此开始专门经营蚝油,并创立了李锦记品牌。这种100斤生蚝才能熬出2斤的美味,迅速征服当地人的味蕾,生意规模逐渐壮大。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02年的一场大火,让他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尽管痛不欲生,但生活还得继续,他带着妻子儿女,来到华侨和富裕人士更多的澳门发展,靠着货真价实的蚝油东山再起。

由于过于劳累,李锦裳在60岁时就离开人世,3个儿子李兆荣、李兆登和李兆南继承家业。他们一边改进配方和包装,一边将“李锦记蚝油庄”迁到香港,并以此为跳板进入北美、东南亚华人市场。

李惠森

1972年,李兆南长子李文达成为家族第三代继承人。对于李锦记来说,这是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式人物,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公司从研发生产、营销渠道,到管理与传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斥巨资引进先进设备,改变原有的小作坊生产模式,大幅提升产量;推出“熊猫牌”平价蚝油,产品线也从蚝油、虾酱扩展到酱油、辣椒酱、XO酱等数十个品类。

上世纪80年代,李文达的五名子女相继学成归来加入公司,带来了最新的管理文化和先进技术,使李锦记得以持续发展。五个人各司其职,大儿子李惠民负责家庭事务和投资,次子李惠雄负责海外市场销售,三儿子李惠中、小儿子李惠森分别担任李锦记酱料集团主席、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女儿李美瑜负责李锦记家族学习与发展中心,重点培养下一代管理人。眼下,家族的第五代也已开始进入公司。【注:李文达于2021年7月26日离世,享年91岁】

写在最后

曾经历过两次分家危机的李文达直言道:“家庭不和睦,有再多钱也没有用。”为了避免出现问题,他专门成立了“家族委员会”,并提出“三不准”规定,即不准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如若违背后两条者,自动退出董事会。

家族内所有的事情都在委员会上决议,重大事项则需核心成员75%以上投票表决方能通过。定期集中学习和培训,每年还会安排一次家族旅游。

李锦记家族不强迫后代必须回来接班,当然,想加入企业也并非易事,至少要大学毕业且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三到五年,考核程序和非家族成员相同且要从基层做起等。正是这样毫无“人情味”的规定,让他们成功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0 阅读:4

新潮商评论

简介:追踪科技、制造业、大消费领域最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