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人物志之唐昭宗李晔:空有复唐心,却无复唐力

调侃历史 2021-04-23 16:52:01

唐昭宗李晔(公元 867—904 年),咸通八年 2 月 27日生于长安东宫内。原名杰,又名敏。为唐懿宗第七子,母王氏,僖宗同母弟。僖宗病死后,他于公元 888 年3 月乙巳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龙纪",公元888—904年在位,计 17年。

公元 872 年(十三年)4 月,李晔被封为寿王。876 年(乾符三年)领幽州卢龙军节度使。

僖宗几次危难之时出奔,他都随从,得到僖宗的器重。公元 888年(文德元年)3月,僖宗病危,群臣以吉王李保最贤(李晔之兄),将立之,宦官杨复恭建议请立寿王李晔为帝,僖宗因子年小,同意下诏立他为皇太弟,代理军国大事,并派宦官中尉刘季述将他迎入宫中。第二天僖宗病死,李晔在柩前即皇帝位,更名为"敏"。

宦官杨复恭仿照田令孜的办法,养勇士多人为义子,使其分掌兵权,号称外宅郎君;又养宦官 600 人为义子,使其作诸道监军。李晔憎恶杨复恭专权,宰相孔纬、张澈也劝李晔削弱宦官的权力,李晔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早在公元 880 年(广明元年)李晔跟随僖宗逃往四川之时,疲乏卧在石块上,受尽宦官田令孜的鞭打。等到即位后,宦官杨复恭总管禁兵,专制朝政,无法无天,又杀李晔之舅,因此,李晔对宦官痛恨之极。

公元 891 年,有人告杨复恭叛。李晔下令发兵攻杨复恭私宅,宰相刘崇望鼓励兵士进攻,杨复恭率义子杨守信等人逃往汉中兴元 (今陕西南郑县)起兵反抗朝廷。后兵败走圆州(今四川阆中县)。这一次冲突,杨复恭失败了。但是西门君遂又成了宦官的首领。

李晔喜爱文学,神气雄俊,即位后他面对先朝政令不振,朝廷日卑,国命危艰的形势,一心想恢复旧业,并号令天下,得到朝野的称赞。但是,客观上内有宦官专权,朋党纷争,宦官、朝臣、藩镇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斗争激烈; 外有藩镇割据,他们飞扬跋扈,南北战火不断,李晔本人也受尽藩镇之凌和宦官之辱,皇权日渐衰微。

公元 896 年,藩镇朱温 (朱全忠)推荐张溶为宰相,李晔将任命。但李克用奏称,假如张溶早晨为相,我晚上就到宫门。以武力相威胁。由于京城常遭兵祸,人们非常恐慌,对此,李晔只好下诏和解。李晔募兵数万,分交诸王统率,诸王李戒不、李嗣周又各自募数千人,这样,宦官把持左右神策军的局面改变了。李茂贞借口朝廷对凤翔用兵,率兵进逼京城。李晔向太原告急。自己也出京要逃往太原,路途经韩建劝阻,到华州,落在韩建手中。李茂贞入京城,大烧大抢。破坏严重。李晔在华州贬斥崔昭伟的党羽宰相崔胤,崔胤向朱温求援,朱温上书称崔胤是忠臣,不该贬斥,李晔只好仍用崔胤为相。

公元 897 年,韩建逼勒李晔解散诸王所率全部禁军,拘禁掌兵和出使的诸王,又禁止李晔亲信入宫,事实上李晔已被拘禁。韩建与枢密刘季述合谋,围困十六宅,捕获诸王 11 人并全部杀死。李晔宠信的太子詹事马道殷等也被韩建所杀,李晔成了 "孤家寡人"。韩建、李茂贞怕朱温来夺李晔,于公元 898年送李晔回长安。

李晔依靠的禁军和宗室诸王全部丧失,他想贬斥崔胤乂不成,只好与崔胤商量,灭宦官。崔胤也成了朱温在朝廷中的代理人。南北司各勾结藩镇为援,互相倾轧。另一宰相王搏劝李晔不要操之过切,以免激起变故。崔胤告说王搏是宦官的党羽,李晔遂对王搏怀疑。公元 899 年,李晔又革去崔胤的相位。朱温上书说崔胤不可革,王搏私通宦官,罪大该杀。公元 900 年,李晔又任用崔胤为相,杀王搏和两个枢密使。崔胤两次保持相位,势力大盛。宦官恨崔胤,更恨李晔。

李晔怨恨天下之乱,想得一奇杰之士以挽唐室之危亡。国子博士朱朴乘机自我推荐说;"得为宰相,月余可致太平。"李晔就封他为相。朱朴其人庸鄙迂腐,并无他长,仍无补于事,反而为天下人所笑。

李哗从华州回京城之后,性情变得更加暴躁,多纵酒,常常闷闷不乐,喜怒无常,随手诛杀左右侍奉人。宦官中尉刘季述、干仲先、板密使于彦范、薛齐促等"四贵" 合谋废黜李晔。公元 900 年(三年)11 月,有一天,李晔在苑中狩猎。醉酒夜归,手杀黄门、侍女数人。次日辰巳,内门不开,宦官刘季述、王仲先领禁兵千人破门而入,李晔忽见兵入,惊吓得堕落床下。宦官扶他到少阳院,锁其门,并熔铁固定,仅留一穴墙进出以通饮食,派兵看守。李晔被因禁得兵器针刀插不进,求钱帛不得,要纸笔亦不给。刘季述等又令宰相崔胤率百官请太子(李晔之子)李裕即帝位,并尽杀李晔的亲信。崔胤因有朱温支持,故宦官刘季述等不敢杀崔胤。

当时最强的藩镇是朱温。朱温又名朱全忠,曾参加黄巢起义,后叛变降唐,赐名"全忠",为宣武节度使。公元 884 年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后,成为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公元889 年。朱温为检校太尉、中书今。进封东平王。朱温早想夺取唐王朝的江山,见宦官另立李裕为帝,便秘密派清亲信蒋玄晖进入长安。与宰相崔胤秘密策划,于公元 901 年正月,由神策军(禁卫军)指挥使孙德昭与宰相崔胤带领军队攻杀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迎李晔复位。

当时宣武节度使朱温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各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李晔复位后,便与崔胤等密谋诛杀全部宦官。 10月,朱温发兵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崔胤催促朱温去夺李晔,朱温上书请李晔去东都(洛阳是朱温属地),一些宦官知情后大惧,韩全海等劫持李晔及家属去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投靠李茂贞。崔胤及百家留在京城。朱温率兵到关中,首先俘获韩建取得华州,随后进入长安城。朱温令崔胤率百官迁徙华州,唐百官成为朱温的部属。李茂贞、韩全诲在风翔城中给李晔配备了以宰相韦贻范为首的一套百官。公元 902 年(天复二年)6月,朱温率精兵 5 万围攻凤翔。次年正月,城中粮食断绝,又遇严寒大雪,城内军民大量冻死峨死,李茂贞只得接受朱温的条件,杀韩全海等宦官 72 人,送出李晔,与朱温和解。是月,车驾回长安,朱温亦大杀宦官数百人。只留黄衣幼弱者 30 人,以备洒扫。在凤翔城内任命的官职—概取消。依附李茂贞和宦官的大朝官一一概杀逐,只剩下为朱温效力的朝官。从此,朱温挟天子以令天下。总专朝政,控制了中央政权,威震天下,便有篡夺之志。

公元 903年,宰相崔胤得到李晔同意,募精壮兵 6600人,作为朝廷的卫兵,其意是想自己有实力。朱温暗中指使壮士去应募,崔胤未曾发觉。加紧训练。准备武器。此情均被朱温所知,开始对崔胤疑忌,朱温亲侄朱友伦坠马暴死,朱温怀疑是崔胤阴谋,遂决计杀崔胤,并迁李哗到洛阳。公元 904 年正月,朱温杀崔胤和他亲信,另用裴枢、柳璨等人作宰相。并派表枢强迫李晔和百官、长安居民迁往洛阳。在东行途中,朱温把李晔的随行人员 200 余人全部杀尽。另选人代之侍卫。李晔最初不觉,后知道了,与皇后终日沉饮,或相对而泣。在路过华州时,有人夹道呼万岁,李晔涕泣告路旁人说∶"不要呼万岁,我不再是你们的主子了!"在住所又对左右侍从说∶"我这次漂泊,不知哪里是归宿!"说罢大哭,左右人也痛哭。

李晔到达陕州时,秘密派人请求四方藩镇割据者,西川王建、淮南杨行密、河东李克用出兵勒王。李晔抵达洛阳,左右侍从已全被杀光。他被严密监视,如入牢笼。此时,藩镇中的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蜀王王建、吴王杨行密等接到李晔的密信后,纷纷发表声讨朱温的檄文,表示要救出李晔。朱温知道留下李晔对己不利。7 月,便派判官李振、养子朱友恭、死党氏叔琮、蒋玄晖等人密谋杀害李晔。8 月 12 日,龙武牙官史太领兵入宫,李晔闻之,急起,单衣绕柱走,史太追而杀之。事后朱温还声称自己不知道,故意伏在李晔棺材前恸哭流涕。李晔被杀,终年 38 岁。朱温立李概(李晔第力.子)为皇帝(唐昭宣帝),905 年,朱温杀李晔的诸子9 人。次年2 月 12 日葬李晔于和陵(在今河南偃师县太平山)。

李晔死后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为昭宗。

2 阅读:1962
评论列表
  • 2021-05-07 20:07

    志大才疏,会昌遗风言过其实,相去甚远;跟崇祯有点像。

调侃历史

简介:历史,不应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