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亿独生子女的困境,已经来临

后门山下 2024-05-13 21:04:52
在中国,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一代人被赋予了特殊的标签。他们曾是家中唯一的宝贝,享受着独一无二的关爱,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如今,这2亿独生子女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不敢生病,不敢远离,只想多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这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无数独生子女的心声。在北京,一位大爷和他的老伴都瘫痪在床,他们的女儿虽然请了保姆,但大爷半年内骂走了20个。这背后,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无奈与辛酸。

一地鸡毛的家里,我们看到了一个90后的姑娘,他们唯一的女儿杰茜。她可以在镜头前哭泣,但在父母面前,她不敢流露出一丝脆弱。疫情期间,医院的探视时间有限,杰茜必须在短短的一小时内,奔波于两个楼层,看望两位亲人。这样的生活,几乎让她感到麻木。

最近半年,杰茜不断地接到保姆的电话,说在她家干不下去了。每一次,她都要重新向新的保姆交代家中的情况。父亲的药物需要她提前配好,每个药的服用次数和时间都不同,光是分装药物就需要至少一个小时。她向领导请假的次数,已经到了自己都感到尴尬的地步,但她别无选择,也不敢失去这份收入。

在独生子女政策下,中国从1980年到2016年,诞生了1.76亿的独生子女,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将近2亿。这2亿人的痛苦,终于来临。他们曾是家中唯一的焦点,享受着所有的宠爱,但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家庭的期望全部压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的童年虽然简单,却缺少了兄弟姐妹间的亲密和竞争。

可还没等他们适应社会,独生子女们,就被裹挟着进入了中年。今年年初,有人在网上发帖哭诉:“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总觉得自己还没长大,父母怎么就老了?”她是在2019年怀孕的,那时她的母亲正在生病,无法来陪伴她。她心里非常难过,但为了孩子,她必须强忍悲痛,努力保持心情的平和。

孩子出生后,她曾幻想婆家和娘家会争着照顾孩子,但现实却是,母亲因为生病连孩子的面都见不到,婆婆又有高血压,她一时感到手足无措。最终,还是婆婆的病情有所好转,孩子才有人照顾。而今年,她的父亲又因为糖尿病住院,她带着父亲检查,陪床照顾,没有一句怨言。

不管孩子是否长大,父母都已经变老了。最早的独生子女已经到了40岁,他们的中年,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早。他们的父母开始改变生活习惯,存下保健品,减少大鱼大肉的摄入,开始喝粥。他们会不分昼夜地给孩子打电话,重复着同样的话语,这是他们表达关心的方式。

当父母的身体各项机能都在衰退,谁能保证,他们一辈子不得病?每次听到有人去世的消息,独生子女的心里都会感到一紧。他们在向人生的中途走去,而父母却将行至终点。随便一点意外,都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友@深海鱼子酱和她的丈夫月入过万,家中老人身体健康,但她晒出的家庭账单却让人不寒而栗。她在郑州工作,租房每月1900元,为了拥有自己的家,在地市贷款买房,每月还需还3300元的房贷。加上物业费、停车费、采暖费等,每月固定支出高达5900元。车贷、油费,加上偶尔的意外支出,每月需要5730元。孩子的奶粉、尿不湿、玩具、辅食等,每月需要1680元。日常生活的开销,包括买菜、外卖、日用品、衣服等,每月需要4100元。没有娱乐活动,也不算奢侈浪费,但她家每月至少需要支出17410元,几乎没有剩余。

而这个收入标准,有多少人能达到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65元,平均每月大约3000元。更不用说,他们的消费还有许多未涉及的部分。比如,当父母行动不便时,是否需要请护工?一个月五六千的开支,对于不那么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更何况,许多独生子女的工资可能连请护工的费用都不够。

即使考虑将父母送入养老院,每月的费用也在3500至7500元之间,而且许多老人因为排队问题,可能需要等待两三年才能入住。而养育孩子的费用,远不止最初的尿布和奶粉。从出生到18岁,孩子的教育、兴趣班、日常生活费用等,累计需要数十万元。如果希望孩子能有更多的见识,带他们去旅游,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人民日报》曾采访过一位进城务工人员,他从上游接施工项目,每平方米8元,再分配下来,每平方米人工费3.5元,材料费3.5元,净利润不足1元。在接不到项目的时候,他的生活格外艰难。他想买车,却付不起养车的费用。有工友因为感冒引起肺炎,住院十几天,由于异地就医无法报销,花费了四五千元。

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艰辛。那些拼命赚钱的人,并非贪婪,他们只是想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家。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可以互相分担责任,但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他们只能依靠自己。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代人最害怕的事情,有时甚至与金钱无关。8月8日晚上,河北邯郸一位姓张的老人在养老院被护工殴打,眼睛被打肿,耳道充血,伴有头晕和恶心。原因仅仅是因为养老院没有给他发蚊香,他去讨要时遭到了暴力对待。也有家庭请了护工,但护工甚至从老人的口袋里偷钱。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生子女越来越无法忍受看到老人被欺负的新闻,因为他们会想到:“如果那是我们的父母呢?”即使支付了足够的费用,又有多少人能像亲生子女一样全心全意地照顾老人?即使护工敬业且专业,但就像《奇葩说》的辩手所说,小时候幼儿园的老师也是专业的,但你还是希望和父母在一起。

父母可能会说:“送我去养老院吧。”但你知道,他们真心说出的话不一定是真话。他们为你付出了一生,在最需要你陪伴的时候,他们想的还是不要成为你的负担。但是,即使把他们带在身边,就算是真正的陪伴吗?

北京的杨阿姨住进了女儿的家,但总感觉像是在别人家里。生活不再是她熟悉的生活,邻居也不再是她熟悉的朋友。面对微波炉上的十几个按钮,她不知道应该按哪个;女儿家的马桶和老家的厕所不一样,杨阿姨只好找借口去商场上厕所。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变得畏缩不前。即使是骗子的几句嘘寒问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他们愿意把钱交给骗子,因为亲生子女的贴心话太少,甚至连骗都不去骗。

这是独生子女最大的悲哀:他们自责,却无法改变;他们疲惫,却无法停下来。工作和家庭,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日复一日,他们长大成人,却发现进退两难。步入中年的他们,已经尝尽了独生子女的苦楚,许多人表示,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成为独生子女。

但现在,养育一个孩子已经足够艰难,更何况是因为孩子生病而请假被辞退的情况。二孩、三孩的养育同样需要金钱和陪伴。对于独生子女一代来说,如何养活一家人,至今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后台有读者留言:“我怕有一天,孩子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过上优越的生活。我怕有一天,再怎么孝顺也承担不起父母的寂寞。我怕有一天,我拼尽所有还是一无所获。我是独生子女,中年危机不是一句空话。工作的竞争,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陪伴,我的时间没有留给自己的空间。”

崇尚多子多福的中国人,经历了一段特殊的历史。独生子女这一代人,或许从出生起就注定了不平凡的命运。小时候,他们承受了独一无二的爱;长大后,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这不仅是独生子女的困境,也是整个时代的困境。

如果上天是公平的,愿他们能拥有更多的幸福。

2 阅读:378

后门山下

简介:人在低谷,稳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