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大变局时代来临

罗sir职话 2024-02-22 16:49:05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行,各类救市手段也层出不穷,从最开始的楼市松绑到降低房贷利率,在市场未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针对房地产的各种利好消息,一定还会继续出台。

2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维持在3.45%,而5年以上LPR从4.2下调至3.95%。

LPR是由20家商业银行报价形成,作为银行贷款定价的基准,直接关系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财务支出。其中5年期LPR是中长期贷款的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到的是个人房贷。

这次调整,是自2019年8月央行革新LPR形成机制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1年期和5年期LPR的利差也收窄至历史新低。

“史上首次”的背后,是房地产各项数据表现不及预期的结果。

东吴证券陶川团队就认为,年初地产销售平淡,利率调降是“当务之急”。本次5年期LPR报价下调,若对应同样幅度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将每年为居民部门节省房贷支出约600亿元,约占年度居民房贷总支出的1.8%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0.1%。

这次对市场的实际作用和象征意义上,可谓是巨大。

从实际作用来看,这次利率下调,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们房贷利率的高低,本质上来说,这意味着买房的成本更低了,从长期来看,利率的下调也能够促进人们的消费意愿。

这次5年期LPR下调后,如果同样办理30年期、300万元、采用等额本息方式还款的房贷,理论上可比之前节省约15.6万元利息,每月月供减少434元;若采用等额本金,则可节省约11.3万元利息。

因此,这次房贷利率下调,能够一定程度上为贷款买房的人节省一定的成本,从而把这笔钱转移到消费中来。

当然,对新购房者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以上海为例,去年12月,上海将首套住房商贷利率下限从LPR+35 BP调整为LPR-10BP。

到目前为止,上海多家银行已经同步LPR调整更新房贷利率,其中,新办理首套房贷利率调降至3.85%,而在去年新政前办理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则仍维持在4.55%,甚至高于最新的二套房贷利率(4.25%)。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可能会持续加剧购房者的观望情绪。

因为就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不管是房贷利率,还是其他配套支持,似乎都还没有完全探底,相信未来还有更大的空间。

这次房贷利率的下调,不仅仅是对高房价友好,哪怕是购房者购买一百万的贷款余额,等额本息房贷,30年贷款期限为例,据此计算下来,月供也能够减少约145元,合计30年本息累计也能够减少还贷5.2万元左右。

从象征意义上来看,这次房贷利率下调幅度远超经济学家预期,这也是在如今消费复苏低迷,宏观经济承压之下,不断加码恢复市场信心的最新行动。

这次下调的房贷利率能否拯救房地产市场,尚且不可知,但的确能够为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进一步提振市场需求。

不过,国内股市对此反应似乎较为平淡,上涨综指和深证成指在当天收盘仅小幅上扬。

这也说明,市场消费者的期望值在今天似乎越来越大,接下来也可能是进一步加码。

这次降息的象征意义,可能是比实际意义更大的存在。

这背后显示为了控制房地产市场的长期性危机,我们愿意为此做更多配套性支持,至于降息对货币和银行业的影响,目前来看似乎也看不到太多的迹象。

过去一年来,房贷利率和存款利率都曾下调过,但并没有影响到通胀,反过来通缩的压力依然凸显,因此这也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

以未来的眼光来看,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行情依然没有到了脱离危险的时候,尽管有降息和松绑楼市,但更多都是利好消费端的,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它们所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其实并没有降低。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消费端的刺激,并没有让供给端恢复,今年1月上海的新房销售数据直接腰斩,而法拍房数量和二手房挂牌量都继续创新高,这些都说明了房地产市场今天所面临的问题,还远远没有到了解决的时候。

不过数据表现虽然不亮眼,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应该继续推出利好措施,因为房地产危机的根本问题一旦得不到解决,人们的投资、消费信心就很难得到彻底修复。

房地产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更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投资盛况,在过去几十年的市场化过程中,大量的民间财富无处可去,房地产是人们在当时最好的投资选择。

而房地产的价格高低,不仅仅关乎地方的收入来源,也关乎民间财富的增值贬值,一旦房价开始下跌,家庭财富就开始缩水,进一步影响到了人们的财富估值,因此消费就会更为保守,消费就会降级。

因此,房地产在未来不仅仅是需要被重点关注的行业,更需要重点扶持,重点帮扶,以通过对房地产的扶持,撬动一个更大基本盘的信心。

接下来,能否提振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可能还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但不管这次利率下调的实际效果如何,相信都不会阻挡对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扶持。

至于人们的买房热情能否被重新唤起,而无处可去的大量资金又会是否继续存在银行,这一点我们可能还需要拭目以待。

当一个行业不再如过去那么迅猛增长的时候,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按照奥地利学派的观点,繁荣往往是过度投资的结果,而一个正常发展的行业,就必然会经历高峰和低谷。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接受,学会认清,学会避嫌。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1 阅读:160

罗sir职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