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苏省的十三个地级市被称为“十三太保”?

梦幻之人 2024-01-27 20:03:24

说起江苏,大家都想到散装,特别是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被称为“十三太保”后,江苏的散装的秘密就成全国人民都知道基本的常识了。

江苏省十三太保分别是: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

太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荣誉性官职,意思是太子的老师。在古代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太师也叫太公或者太宰,是辅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相当于宰相。太傅是皇帝的老师,太保是太子的老师。

太保因为是皇帝要求自己的接班人太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太保必定是当时个人能力特别出众的人才。相对于太傅是皇帝的老师可能是以往的能力而言,太保是更是当下能力的体现。

十三太保的原始出处

唐朝末年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原本姓(朱邪),其父因为军功被赐国姓”李“,李克用在当节度使期间收了很多能人做为义子,其中有十三人被皇帝被封为太保一职,所以出了出早的十三太保说法。

李克用的”十三太保“: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勗)、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隋唐演义》的十三太保

明末清初小说家(褚人获)在创作《隋唐演义》时借鉴了李克用的”十三太保“,将靠山王杨林的十三个义子,称作”十三太保“。

《隋唐演义》的十三太保:大太保(罗芳),二太保(薛亮),三太保(李万),四太保(张开),五太保(高明,六太保(高亮),七太保(纪曾)、八太保(苏凤),九太保(黄昆),十太保(曹林),十一太(保丁良),十二太保(马展),十三太保(秦琼)

秦琼是《隋唐演义》的主角,为报父仇才认贼作父,这也是一时的无奈之举。因为书中的”秦琼卖马”与”为朋友两肋插刀“这种江湖朋友义气的相关故事深入人心,所以十三太保秦琼成了“山东好汉”的代名词,同样“太保”也就成了江湖好汉的代名词。

江苏省正好有十三个地级市,由于十三个地级市现在的经济都进入了全国百强市,所以江苏的十三个地级市才有资格被称为“十三太保”

江苏省“十三太保”经济GDP在全国排行:

苏州市(全国排名第6)

南京市(全国排名第10)

无锡市(全国排名第14)

南通市(全国排名第23)

常州市(全国排名第25)

徐州市(全国排名第28)

扬州市(全国排名第37)

盐城市(全国排名第39)

泰州市(全国排名第43)

镇江市(全国排名第57)

淮安市(全国排名第59)

宿迁市(全国排名第70)

连云港市(全国排名第74)

江苏省的十三太保属于均衡发展,个个都是很能打的,相对于“成惯吸”,“郑在吸”,“捂着吸”,“吸着肥”这些强省会的发展模式,安徽省会南京对江苏其他十二太保来说,还算是个好大哥。

0 阅读:57

梦幻之人

简介:分享有意思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