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二胎妈妈子宫脱垂到大腿:产后这件事,一定要做

孕事 2023-12-06 17:46:14

原创 | 孕事

生育是有损伤的!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怀孕分娩一定会给妈妈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

损伤轻的能慢慢恢复。

损伤重的就需要进行产后康复来进行修复。

但有一些妈妈因为产后照顾宝宝,没有顾忌到自己的身体,没有重视身体的损伤,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

(图片来源:@都市频道)

近日,河南郑州一位32岁的二胎妈妈就因为严重的生育损伤,导致了子宫脱垂。

8个月前,这位妈妈生下了二胎宝宝。

起初她以为按照大宝的经验,坐完月子自己的身体就能恢复的差不多。

但这次她却如“瘫痪”般再也无法下地。

因为她只要一站立,子宫就会掉到大腿上,磨着衣裤痛苦不堪。

在卧床8个月后,她去到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她是子宫脱垂,需要进行手术。

经过详细的评估和手术,这位妈妈才终于可以下床活动。

医生表示:子宫脱垂是指由于盆地组织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盆地支持薄弱,发生了子宫从正常位置下降。

而生育就是导致盆底肌损伤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很多网友看了新闻,都是纷纷表示当妈不易,还有网友提醒身体如果有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没错,产后妈妈一定要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重视产后42天的身体检查,有损伤一定要及时修复。

Ella自曝产后后遗症:

膀胱脱垂,子宫脱垂,产后漏尿!

生育的损伤,很多妈妈都逃不过。

明星妈妈Ella就曾分享后自己产后遇到的问题,也引发了很多妈妈共鸣。

因为很困难的生产过程,导致Ella的身体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子宫和膀胱二级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打喷嚏、跳跃或跑步时都会尿失禁,不是一点点,是整个护垫都湿掉的程度,裤子也湿掉。

Ella也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了几种治疗方法,但因为脱垂程度有点严重,都没办法根治。

最终只能做悬吊手术来改善。

经过手术后的Ella表示:情况真的好多了,打喷嚏、跑、跳都不再漏尿,我可以更随心所欲的控制我的身体,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她还呼吁所有妈妈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母亲不是超人,在所有过程中有任何困难和沮丧,请你们一定要寻求帮助。

是的,妈妈不是超人,身体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不要硬扛。

很多妈妈都因为这些问题很私密、难以说出口,就能扛就扛。

但越扛只会让情况更加严重,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有位二胎妈妈生完二胎1年多了,子宫脱垂都没有得到改善,经常掉下来。

这种情况,她都还在忍。

还有位妈妈因为Ella的分享才敢说出自己的经历:

“我忍了16年才去动手术,你讲出来了,会造福更多女性。

这真的没什么,可是以前都不敢。

关于当妈后脱垂这档事,真的也是我无法启齿和就医的事(害羞ING),至今仍延宕多年的…女人好辛苦啊!”

还有位网友也分享了自己家人的经历:

“我姥姥生了八个孩子,子宫已经下坠到体外,一生未就医;

我二姨前不久刚做了手术,此前已经被困扰了很多年;我的亲戚里还有很多女性有着不同类型的这类疾病,而我所知道的,都已经到了不得不就医的地步。

略有不适羞于启齿的,不知道又有多少。”

这些妈妈的经历真的都非常让人心疼。

但是硬扛是扛不好生育的损伤的。

孕事妈希望所有女性都要正视、重视产后损伤,不羞耻不忽视,产后有损伤,及时做修复。

子宫脱垂得治

这是非常严重的产后盆底障碍

可能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产后会出现子宫脱垂?

其实这都是产后盆底肌功能出现了问题,是产后盆底肌损伤,导致了盆底功能障碍。

要了解盆底功能障碍,得先了解骨盆的结构。

我们的骨盆就像一个大漏斗,在漏斗底部,有一群肌肉群,叫盆底肌,盆底肌把漏斗口关住,整个看上去就像个网兜。

这个网兜支撑着膀胱、子宫等器官,维持着排尿、排便等功能的正常,当盆底肌受损,机体的一些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盆底功能障碍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怀孕的时候,一方面激素让关节、肌肉变得松弛,网兜的弹性变差了。

另一方面,沉重的子宫长期压迫盆底,网兜要兜住的东西越来越重,就让漏斗口周围的肌肉变得松弛。

雪上加霜的是,分娩的时候,胎头对盆底肌肉的挤压,使得盆底肌肉延伸拉长,肌肉进一步高度扩张、松弛。

如果遇上难产、助产等操作,又易对盆底肌、尿道及肛提肌等周围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

网兜的弹性变得更差,无法将器官保持在正常位置。

这些都会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根据统计,70%的盆底功能障碍都是因为生孩子引起的,生了孩子的妈妈,10个里面8个都有盆底功能障碍。

只是有的人严重一点,有的人程度很轻。

对产后恢复好、损伤较轻的妈妈来说,在产后3-6个月内,盆骨器官就会慢慢调整回原来的位置,膀胱也能重新恢复控制能力,漏尿情况会慢慢消失。

如果恢复不好,就容易出现长期的尿频,漏尿、腰酸、下腹坠胀,甚至是更严重的肛门脱垂、子宫脱垂、膀胱脱垂,严重尿失禁等。

上面提到的妈妈经历的子宫脱垂就是典型的盆底功能障碍,也是最严重的一种,而症状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

如果没有被发现,没有及时做康复治疗,会加速情况恶化。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盆底功能障碍呢?

有这些症状要注意

不仅顺产妈妈有障碍,剖腹产妈妈也会有。

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剖腹产可以预防盆底功能障碍。

那怎样知道自己有没有盆底功能障碍呢?

妈妈们可以来自测,看看有没有这些常见的症状:

●尿失禁

●大便失禁

●便秘

●性交疼痛

●无法定期排便、难以排尿

●腹部膨胀或沉重的感觉

如果怀孕和分娩时出现以下问题,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会更大:

●高龄妈妈。分娩时妈妈的年龄在35岁以上。

●胎儿偏重巨大儿。胎儿体重超过8斤。

●孕期体重增加太多。

●提重物,运动过度。

●使用吸胎头术和产钳术来帮助顺产

●第二产程时间过长(从子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一般来说,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以上风险因素合力引起的,所以如果有以上情况的妈妈,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身体的情况。

对于盆底功能障碍,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产后42天~1年内是产后盆底修复的黄金时机

产后半年内是治疗的黄金期

在这段时期里,每个妈妈都要有意识的恢复盆底。

产后六个月,激素让身体有恢复的意愿,如果能配合适当的治疗,取一些特殊的康复手段,就可以让新妈妈的盆底肌更快、更好的恢复。

错过第一年恢复起来就麻烦了。

做完42天的月子后,可以去医院进行盆底肌检测评估,明确损伤程度。

如果检测有问题要及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如果检测正常,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盆底肌的保护,避免慢性咳嗽、便秘、抬重物等腹压增加的动作,坚持盆底肌锻炼,定期行盆底肌检测。

对于轻度脱垂或盆底肌功能障碍,物理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盆底肌锻炼就可以恢复。

如果严重,就需要手术干预了,具体遵医嘱。

对于轻微的问题,可以自己做一些日常生活的改变和一些运动来帮助骨盆底恢复,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做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在孕期在产后第一时间都可以做,试着每天做三组30次的凯格尔运动,当你想要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举起重物时,你也可以把它们当作最后一道防线。

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不少于 3 s,松弛休息 2~6 s,连续 15~30 min,每天 3 次;或每天做 150~200 次。持续 8 周以上或更长。

注意:做凯格尔之前,先去上厕所!不用练错肌肉,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盆底肌上,不要用其他部位发力,如果你感觉的不是盆底肌紧张,而是胃部紧张或大腿、臀部收缩,那就没有在训练盆底肌。

第二:阴道哑铃

阴道哑铃,俗称凯格尔球、盆底肌肉康复器,放置阴道中,用来锻炼盆底肌力量的一种医疗器械。

使用时,将其清洗干净置入阴道内做收缩盆底肌的动作,此时阴道哑铃便会自动进入阴道停留适当位置(通常其外部一侧距离阴道口2 cm左右就行)。

(图片来源:产科医生王小榕)

一般来说一套哑铃1~5号依次从轻到重,先从较轻的阴道哑铃开始训练。戴着进行走路、上下楼梯、下蹲等各种动作,如果这些动作能顺利进行或者停留阴道十分钟不掉,可以尝试重量更大的哑铃。一般3个月左右,会感觉到有明显变化。

注意:是否需要使用阴道哑铃,请在产后42天后做产后检查,听医生建议。

第三:做产后盆底肌锻炼

健康博主@六层楼先生 分享了一组可以改善女性盆地功能障碍的一套训练方法,感兴趣的宝妈可以在家尝试着做一做。方法如下:

骨盆肌群训练:每天2~3组,每组10次

深蹲:每天2~3组,每组15次

臀桥:每天2~3组,每组10~15次

躺式屈分腿:每天3组,每组10~15次

跪撑举臂抬腿:每天3组,每组10次

第四:改变生活方式

产后妈妈在生活上也要做一些改变,这可以减少盆底肌承受的压力。

●等到身体恢复就开始瘦身。多余的赘肉会给膀胱带来压力。

●定时排尿。不要等到憋不住了再去排尿,每两到三个小时去一次洗手间排尿,如果你必须经常去,试着重新训练你的膀胱以使其正常工作。每隔30分钟到一小时去一次洗手间,然后尽量延长每天的休息时间。

●尽量避免便秘。这样大便就不会给你的膀胱带来额外的压力。

●每天至少喝八杯水。少喝水来控制小便只会让你更容易脱水和尿路感染。

●避免咖啡、柑橘类、西红柿、软饮料和酒精。所有这些都能刺激你的膀胱,使尿液更难控制。

第五:做好预防可以减少损伤

预防比产后去修复效果更好,锻炼盆底肌能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以下是锻炼的方法:

●做凯格尔运动。凯格尔从孕期一开始就可以做,除了预防尿失禁、痔疮,还能减少顺产的撕裂程度。

●会阴按摩。建议在孕34-35周开始进行会阴按摩。每周练习1.5次,持续5分钟就可以了。按摩前清洁双手,不需要使用按摩油。

会阴按摩可以减少分娩时会阴侧切或撕裂,减少产钳术和吸头术,也能避免分娩时过多伤害盆底肌。

●控制好体重。孕期超重会给盆底肌施加更大的压力,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以及胎儿的体重 ,记好孕期正常的增重范围。

希望所有妈妈和女生都能好好爱自己!

参考文章

@ella @六层楼先生 @都市频道

0 阅读:2

孕事

简介:专注孕育科普,帮助妈妈,呵护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