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彭德怀从朝鲜回国,临别时对陈赓严肃道:你当不上司令员

才灿看历史 2024-05-04 19:50:55

1952年3月27日,刚刚回国不到半个月时间的陈赓再次接到一封急电,要他火速返回朝鲜战场。

一路上,这位身经百战的共和国将军坐在列车的窗前,看着远处的风景不禁出神。

整个半岛的战斗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尚未散去的硝烟依旧在空中弥漫,远处残阳如血,将裸露着的战场撒上了一层凄美的暮色。

看着这番景象,再想到前线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殊死战斗,陈赓不禁小声地呢喃了一句:“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但只要美帝一天不放弃侵略朝鲜、威胁我国的边境安全,我们就绝对不能放松警惕”。

很快,他就来到了位于桧仓郡的一处废弃矿洞。

任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个显得有些寒酸的矿洞,竟然就是指挥志愿军百万雄师的总司令部。

此时,时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老总早已等候多时,当他再次见到陈赓的那一刻,当即迎了上去颇为欣喜地说道:“陈赓同志,欢迎你回来”。

对于此次组织上的安排,陈赓的确有些摸不着头脑。

毕竟自己在3月初的时候刚刚回国,现在屁股还没坐热,组织上竟然又急匆匆地让自己回朝鲜,陈赓自然是有些想不明白。

看出对方心中的疑惑,彭德怀这才解释道:“其实组织上着急让你回来,很大一部分是我的原因”。

闻听此言,陈赓更加疑惑了,微蹙着眉头看向对方,等待着接下来的话。

“我马上就要回国了,组织上和毛主席决定让我回去暂时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朝鲜这边的事情自然要交给能力出众的人才放心,而你作为志愿军副司令员,自然是当仁不让的”。

听到这番解释,陈赓心中才释然,他也明白了毛主席和军委领导们的用心良苦。

虽然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但美军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彭老总离开朝鲜,必然需要另选一名能镇得住场的人看好敌人的一举一动,而这个重任自然落到了陈赓的肩上。

只不过,在彭德怀临行之际,他曾意味深长地拍着陈赓的肩膀说道:“你现在虽然负责志愿军的全面工作,但依我看嘛……”

话还没说完,彭老总沉默了,他在思考如何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才能不打击这位老部下,但经过短暂的措词之后,他还是直截了当地说道:“依我看,你这个志愿军司令员的位置是当不上的”。

彭老总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会发生一些怎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对苏联展开了为期2个多月的国事访问。

这次苏联之行令这位伟大的领袖收获颇多,尤其是在参观完几家军工厂以及军校之后,斯大林说的那番话:“你们也应该创办一所军事工程技术学校”。

这句话说到了毛主席的心坎之中,回国之后不久,他便安排刘伯承在南京创办了解放军军事学院,专门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

然而,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中央军委领导们猛然意识到,拥有绵长边境线的新中国、只靠培养军事人才是不行的,在新的局势下,还要不断研究先进的武器装备。

毕竟在朝鲜战场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正是靠着武器装备的优势,给志愿军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于是,1952年3月18日,身为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呈送了一份《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当即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批示。

虽然报告得到了批准,可究竟由谁牵头接手这项任务,成为了萦绕在众人脑海中的难题。

而最终,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启用陈赓作为总负责人。

而戏剧性的是,就在不久之前,陈赓刚刚奉命赶赴朝鲜。

根据组织上最初的决议,是要将彭德怀召回国内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而志愿军的前线指挥工作则交给陈赓。

可眼下人事任命工作出了新的转折,毛主席便决定提前向彭老总通通气。

正因如此,提前得知一些消息的彭德怀才会意味深长地陈赓说道:“你这个志愿军司令员的位置是当不上的”。

对于这番话,陈赓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索性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转头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了春夏阵地巩固战以及与美军的谈判之中。

为了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现有的阵地防线,以达到迫使“联合国军”主动与我谈判的目的,陈赓呕心沥血、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建成了“以坑道工事为主体,与地面野战工事相互结合、互为支撑的坚固防御体系”。

1952年6月12日傍晚,陈赓正在前沿阵地勘探敌情,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呼喊声。

他循声望去,发现一个人影正快速奔来,等到靠近时才发现,对方正是时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

由于彼此之间都是老交情,陈赓也并没有客套,而是开着玩笑说道:“这不是解参谋长嘛,跑这么快干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身后跟了一队美国兵呢”。

谢方喘了几口粗气,顾不得回应这句玩笑,开门见山地说道:“志司刚刚收到北京发来的电报,要你赶快回国,所有工作交接给邓华副司令”。

虽然不解组织此次召自己回国的目的,但陈赓也不敢耽搁,当天夜里便将所有工作交给了邓华,自己则于第二天一大早踏上了回国的火车。

2

经过几天的奔波,1952年6月20日,陈赓回到了北京。

由于情况紧急,他甚至顾不得回家和妻儿团聚,便迫不及待地奔赴丰泽园,前去找毛主席询问缘由。

当他驻足在丰泽园深处的菊香书屋门前时,先是整理了一番仪容,这才轻轻叩响了房门。

紧接着,屋内便传来了一个熟悉而又沉稳的声音:“门没有锁,请进吧”。

陈赓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坐在客厅内,显然两人正在交谈着什么。

见是陈赓风尘仆仆地赶到,毛主席当即掐灭了手中刚刚燃到一半的香烟,站起身快步走到他的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陈大将军辛苦了,最近这段时间让你在中朝两地反复奔波,实在过意不去”。

听到毛主席如此诚恳体恤的话语,陈赓只觉得心中忽然有一股暖流涌过,当即感动得湿红了眼眶。

他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好心绪之后开口问道:“主席、总理,这么急着把我找回来有什么事?”

然而,话音落下之后,毛主席却久未言语、只是笑而不答,半响之后一旁的周总理这才反问道:“你刚从朝鲜前线回来,而美军又是一个强敌,说说你和他们交手的感受吧”。

见周总理发问,陈赓也不藏着掖着,一语便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当时志愿军最大的弱势说了出来。

“咱们的武器太落后了,飞机、坦克,甚至是火炮都比不上他们”。

陈赓直指要害,毛主席、周恩来相视一笑,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即,毛主席便转身来到书桌旁,从堆积成山的文件抽出了一份,递到了陈赓的手中。

陈赓只是扫了一眼,便看到封面上的几个大字:《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

这正是先前聂荣臻、粟裕联名向中央军委呈交的,而眼下毛主席将这份报告交给陈赓,其用意显而易见,就是希望他能肩负起这项重要的使命。

陈赓明白了其中的用意,但却面露难色地说道:“主席,你让我指挥打仗还行,可偏偏要让我办学校、搞教育,实在是一窍不通嘛!”

看到陈赓还想推辞,毛主席假装生气地板着脸说道:“好你个陈赓,这个时候跟我打马虎眼,红军的时候你还做过步兵学校校长呢,你以为我忘了?”

原来,1933年初陈赓在上海被反动派逮捕,历经艰险逃出牢狱之后、曾在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校长职务。

看到毛主席记忆力如此惊人,陈赓也只好讪笑道:“主席,我这不是怕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吗”。

而毛主席则笑着问道:“组织上考虑由你牵头,必定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你只需要告诉我接不接这个差事”。

陈赓则当即站得笔直,敬了一个军礼后高呼道:“请毛主席、周总理放心,我必定竭尽全力!”

7月11日,毛主席正式颁发命令,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和志愿军第三兵团的部分干部为基础,筹建军事工程学院,并由陈赓担任院长。

3

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工业基础遭受连年战火的破坏,而部队里的大多数军官又都是“草根”出身,所以军事工程学院的筹建面临极大的困难。

毛主席也曾多次对陈赓玩笑道:“你现在是既当爹、又当娘,身上的担子不轻呦”。

陈赓这个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刚一上任,就面临着三个棘手的难题:没有校舍,没有教师,没有教育器材。

而组织上自然也明白他的难处,身为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便多次组织会议,并当着陈毅、粟裕、萧华、钱俊瑞等一干人的面说道:“陈赓将军创校困难很大,财政部、教育部、总参都要积极给予支持”。

几次会议开下来,陈赓所面临的难题也解决了大半。

可是,建造校舍、聘请教员、购置设备耗费可是不小,最保守的估计也需要4000万左右。

当这一笔款项的申请提交上去后,却犹如石沉大海一般迟迟没有音讯。

后来陈赓才了解到,申请交到总后勤部长黄克诚手中后,被暂时搁置了起来。

当然,黄克诚也有他的苦衷,毕竟那时新中国需要进行战后重建,国家财政根本无力满足如此大的经费需求。

当陈赓找到黄克诚时,他也只能为难地说道:“这笔钱的数目太大了,以目前的财政来看,很难满足你们的需要”。

好在不久之后毛主席出面,将这4000万的建筑经费均摊到各个部门,才帮助陈赓度过了这一难关。

1953年9月1日,在经过一波三折之后,军事工程学院第一期正式举办了开学典礼。

作为院长的陈赓在典礼上发言的时候,身后那幅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书写的题词格外惹人注目:努力学习,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

从那之后的8年时间里,陈赓将一腔热血与全部精力都扑在了军事教育上,以致于过度劳累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

在一次开会期间,陈赓正在与同事们探讨问题,突然胸部传来一阵撕裂般的疼痛。

起初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简单休息过后便再次回到会议室,可仅过了半个小时后,那股疼痛感再度袭来,并且还伴随着一阵眩晕。

最终,他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

等到陈赓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刚想要支撑着身体下床,恰巧被刚刚走到门口的妻子傅涯发现,连忙跑上前去阻拦。

可陈赓却反复呢喃道:“别拦着我,学校里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我怎么能躲在这里讨清闲?”

看着丈夫倔强的模样,傅涯却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医生说了,你现在身体非常差、需要休息,否则……”

话到嘴边,傅涯却不敢再说下去,只能一个劲儿地哀求丈夫躺回到病床上。

看着妻子哭得梨花带雨,陈赓心中十分不忍,他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其实也是了解的,可眼下新中国必须快速增强军事实力,否则就要重蹈落后挨打的局面。

所以,他对妻子安慰了几句后,便换上军装头也不回地朝着军校赶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陈赓一生的写照。

1961年3月16日上午,陈赓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病逝,享年58岁。

虽然陈赓将军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但他一手创办的军事工程学院时至今日依旧为国家培养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在此,向陈赓将军大公无私的精神致敬。

53 阅读:16162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0:05

    陈赓大将真是积劳成疾,为国呕心沥血,英年早逝可惜呀。

  • JEWS 23
    2024-05-08 00:53

    致敬陈赓将军

  • 2024-05-11 11:32

    陈赓将军英年早逝,惜哉痛哉

  • 2024-05-08 12:28

    帅才

  • 光年 17
    2024-05-06 12:32

    许多大将 都是年轻时征战落下伤病 。陈赓 我军虎将

  • 2024-05-06 21:20

    天妒英才

  • 2024-05-11 13:25

    痛失英才

  • 2024-05-09 08:46

    58岁

  • 2024-05-10 15:15

    虎将

  • 2024-05-06 20:38

    母校

才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