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连环画故事:神医华佗

童年小人书 2024-03-12 22:58:56

神医华佗是三国时期沛国谯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亳县。

华佗刻苦认真,勤学好问,曾到祖国各地游历行医,总结经验,虚心研究,掌握了一手高明的医术,成为了一代名医,造福后世。

华佗游历期间,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热心救死扶伤,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个男子呻吟,询问之下得知该男子食难下咽,仔细诊查后,华佗让他去路旁的烧饼店里,买一些蒜泥,加半碗醋,告知其喝下就会好的。

果然,这个男子喝下以后,吐出来一条虫子,自此好了。

还有一天,一个叫陈登的地方官,因为常常腹痛,便请来华佗医治,华佗诊断说他肚子里长满了虫,是因为吃了没有煮熟的肉导致的,给他开了打虫药,陈登服后,拉出很多虫子,之后没有再腹痛了。

很多寄生虫病,都是因为吃生鱼肉导致的,这也是经过医学鉴证的。

原来,华佗一直研究人体寄生虫,家中墙上也挂有十多条虫子,所以华佗才能诊断精准,对症下药。

华佗善于察声望色,有一次,华佗偶遇一群人在喝酒,看见其中有个人的脸色不太正常,告知他有急病,劝他不要多喝酒。

那人一开始还不信,觉得自己没有病,后来回家路上,突然头晕目眩,到家后没多久,就  去世了。

有一个姓李的将军,他的妻子肚子疼的厉害,华佗诊断是腹中有受伤的胎儿,将军告知妻子曾跌了一跤,胎儿已经流产了,不信肚子里还有胎儿。

又过了几天,李将军妻子肚子疼得更加厉害,无奈之下,李将军又找到华佗,华佗说胎儿已经死了,华佗为其扎针,吃药引产,取出死胎,原来李将军妻子怀的是双胞胎。

这一天,有两个人都是头痛发烧,华佗仔细询问诊察后,给这两个人分别开了两副药,一副是泻药,另一副是发散药。

两个人吃了以后,第二天都好了,华佗的学生很费解,同样的病症,不一样的药,却都好了,华佗说:他们看上去是一样的病,但病因不同,一个是吃了太多东西伤食了,另一个是着凉感冒了,学生恍然大悟。

华佗对于针灸也很有研究,在实践中有深入的创造发明,据说“夹脊”穴就是华佗发现的,至今中医也常用到。华佗还根据多年的针灸经验,著写《华佗枕中灸刺经》,也流传很久,为我国针灸学发展奠定基础。

华佗还擅长外科手术,为病人破疮引脓,割去烂肉,《三国演义》里就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

为了减轻病人痛苦,查阅古籍,结合实际,发明了麻沸散,这是我国古代医药伟大发明之一,不久传到阿拉伯地区,也为世界医药发展贡献深远。

曾有一个船夫,脾有溃烂而导致肚子疼痛难忍,华佗给船夫喝了一包麻沸散,船夫昏昏睡去,华佗用刀剖开船夫的肚子,切掉烂肉,再用线缝合,涂上药膏,又开了几副药,几个月后,船夫的伤口就长好了。

有一天,华佗遇到一个病人,也是肚子剧烈疼痛,两脚弯曲,诊断是急性阑尾炎,华佗为此人手术,切除阑尾,病人慢慢康复了。

这种体腔内的手术,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不仅需要麻醉技术,还需要掌握人体内脏构造,要有丰富的人体解剖知识,而在当时很多人都还难以接受这样的治疗方式。

华佗认为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也是十分必要的,于是观察钻研,古代便发明引导术锻炼身体,华佗还会观察自然界中的动物,深受启发,根据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活动特点,编成“五禽戏”,这套华佗发明的古代医疗体操深受百姓喜欢,很快就传开了。

曹操患头痛病,无人能医治好,得知华佗神医之名,请来华佗医治,华佗在曹操头上选定穴位,一针扎下去,曹操的头就不痛了。

曹操想让华佗做自己的侍医,华佗一心为广大群众治病,不想只为朝廷少数人服务,就找借口说家中妻子有病,回家去了。

华佗离开后,曹操屡次派人去请,华佗都以妻子病未好推脱,曹操心中生疑,派人暗查,得知华佗妻子根本没病,于是勃然大怒,将华佗抓回来。

华佗在狱中将自己的医疗经验书写下来以便传给后人,狱卒怕受牵连,不愿替华佗传出去,华佗不愿自己的书稿落在曹操手里,一气之下烧毁了。

因华佗不肯屈服于曹操,最终被杀害。

华佗有三个学生,一个是樊阿,学得一手好针术;一个是吴普,研究本草,写了一部药书《吴普本草》;一个是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李当之药方》、《李当之本草经》等

华佗一生,在医术上精益求精,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后人在他的家乡建立了华祖庙来纪念他。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