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外交开启“欧洲时刻”,中法关系有何特殊性?中欧关系为何不可替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06 11:50:20

在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五月,中国元首外交开启“欧洲时刻”。当地时间5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巴黎,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随后还将访问塞尔维亚和匈牙利。

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5年再度访问法国和欧洲,也是全年元首出访“开篇之作”,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匈建交75周年,对推动新时期中法、中欧关系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中法关系具有特殊性

携手走过一个甲子的中法两国可谓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迁。60年前,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这在当时,被国际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

60年来,中法关系创造了多个“第一”,长期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欧洲中心主任孙海潮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法关系在中国和西方大国之间具有典范性、引领性和指导性。

“中法两国都比较珍重与对方的关系。”在孙海潮看来,中法关系的特殊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独立自主”是两国的共同基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是两国的共同愿望,坚决捍卫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两国政府决策的共同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同中国的特殊关系,也为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双方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高水平发展。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789亿美元,较60年前增长了800倍,法国已成为我国在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中国则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贸易伙伴。除了在政治和商贸领域的良好合作,双方在核能、航天航空、汽车等传统领域的合作也在稳步提升,在文化、教育、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尤其活跃。

此外,马克龙2017年就任法国总统后三次访华,访问过程中体现了他希望了解中国和与中国发展全面关系的政策考量。中法元首在互访后均发表联合声明,这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中极为少见。

“高山流水遇知音”不仅成为两国交往的佳话,也成为元首外交的典范。孙海潮表示,当前世界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国际关系也处于历史性转折期,在此背景下,中法合作将对国际局势起到稳定作用,对世界经济的繁荣起到促进作用。

2023年,中法战略、经济财金、人文交流三大高级别对话机制在新冠疫情后重启。今年,法国担任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中法合作潜力巨大,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着更加牢固、更富活力的方向前进。”孙海潮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文化旅游年,适逢巴黎举办奥运会,中法之间高层交往、全方位高质量合作、扩大相互合作水平、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等各类双边活动将交替进行,好戏连台。

中欧经济互补性不可替代

“法国是欧盟核心大国,中法关系是中欧关系的重要一环和强大引擎。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和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4月29日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

近两年来,随着中欧交流加速,既有中德、中法领导人的互访和会谈,也有中法欧的三边会晤,中欧关系出现进一步企稳回暖的态势。

上个月,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领“商业天团”实现其上任后的第二次访华,3天的行程也是他外访天数最多的一次。相关分析认为,这可以看出朔尔茨希望通过这次实地访问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加强中德双方高层、企业界、民间的联系。表明了德国希望与中国加深了解和推动合作的意愿,以及德国不愿意与中国“脱钩”的立场。

“欧洲发展对华关系的目标主要是获取实质性的利益。”孙海潮指出,当前欧洲经济十分困难,而且发展前景也不乐观。而中欧经济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不可替代。欧洲是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拥有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数十年前,欧洲大国就极为重视中国的市场潜力,现在更视中国为重要市场。在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欧洲希望利用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提振自身经济。

据欧盟中国商会介绍,如今超过四分之一中欧贸易产品是高科技产品,光伏、电池、电动汽车等绿色产品份额稳步上升,中国企业正为欧洲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实现零碳排放雄心作出贡献。

但欧洲方面对华的杂音也从未间断,一些政客鼓吹所谓“去风险”“降依赖”,在此背景下,欧盟对华发起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孙海潮表示,自新中国成立,这种杂音始终都有,欧美舆论无时无刻不在污蔑和抹黑中国。但是,欧洲没有力量,也没有意愿称霸世界和打垮中国,因此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和战略冲突。

“中国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稳定之锚,经济是发展的,社会是稳定的,民心是拥护政府的,这和西方社会完全不一样,正因如此,他们愿意和中国发展关系。”孙海潮说。

欧美对华政策存在“缝隙”

欧盟近两年对华政策一直处于调整状态,在此过程中,美国因素影响极大。有分析指出,欧美的对华政策看似在一定程度上“同频共振”,但还是存在“缝隙”。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简军波认为,整体而言,在对华问题上,欧美在战略上是同盟,但战术上存在差异。欧洲提出了“战略自主”,是它从美国霸权体系中觉醒的重要标志。

战术上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美国对华“三重定位”(国际合作伙伴、经济和科技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着重强调竞争和对手,“合作伙伴”仅是谈论中美关系时无关紧要的饰词。但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对华“三重定位”中依然重视伙伴关系,尤其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领域也强调双方经济领域的良性竞争,中国也能成为欧洲在引领绿色发展方面不可取代的伙伴。

4月25日,在巴黎索邦大学,马克龙再次强调“欧洲主权”概念,敦促欧洲要在能源、防务和经济领域实现战略自主,警告欧洲存在消亡的可能。

孙海潮指出,马克龙提出的“战略自主”,不仅是战略上自主,还要在防务问题上,在经济问题上都要有自主决策的能力,这也显示出马克龙对欧洲地位下降感到非常焦虑。所以他警告欧洲存在消亡的可能,现在必须改变这种情况,不能再做美国的无条件附庸,这是马克龙一贯的思想。

在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相互竞争的背景下,马克龙强调,法国和欧洲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完全倾向于谁。“法国不会放弃独立性,这是戴高乐主义的基本内涵。”孙海潮说。

不过,马克龙关于欧洲“战略自主”的主张遭到了欧盟其他国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北约的保护更可靠。另一方面,随着特朗普重返美国白宫的可能性增加,欧洲防御自主权又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