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科学使用6类药物,积极修复受损神经

经纬谈健康 2024-04-30 22:20:46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或者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带状疱疹临床多表现为水疱、皮肤损害、神经疼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感染性休克和病毒性脑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正确治疗带状疱疹。

30多岁的小陈是一名公司业务员,平时工作非常繁忙,不仅不能按时吃饭,而且作息也很不规律,但是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所以也一直没有把这些坏习惯放在心上,一心扑在事业上。

1周之前,小陈是感觉自己的后背发紧,而且有轻度的疼痛不适,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过度劳累导致,但是在工作完回家洗澡时,家里人发现他的后背和左侧胁肋部有散在的疱疹,而且部分疱疹因为受到压迫的原因已经破裂,于是在家人的劝说下小陈来到医院进行救治。医生听罢小陈的描述后诊断其得了带状疱疹,并且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等对症治疗,并且嘱咐他最好休息一段时间,并且最近2周不要将自己的衣物与家人一起洗,防止传染家人,如果症状没有缓解要及时前来医院住院治疗,小陈答应了。

一、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带状疱疹最关键的发病机制在于感染带状疱疹病毒,这种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其本质是一种DNA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而且感染后可以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进行潜伏,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再被激活和复制,从而诱发相应的部位疾病,

带状疱疹病毒对于人体的神经组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其可以感觉神经轴突进行转移,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有神经组织的地方都会导致带状疱疹的原因;其次,带状疱疹病毒会严重损伤神经组织和皮肤组织,从而造成水泡、皮损、神经疼痛等多种临床症状。

就如同上文所言,几乎存在神经组织的地方都会诱发带状疱疹,因此其发病的部位通常是多样的,其中肋间神经最为常见,其次颈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部神经等也会出现带状疱疹。除了上述常见的部位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比如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中枢神经系统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等,这些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往往病情较重,预后往往较差。

二、带状疱疹的典型临床症状有哪些?

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在临床表现上是有差异的,但是绝大多数都会表现出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中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3点。

1、全身躯体症状

在带状疱疹早期,患者会因为病毒繁殖和转移而出现一些全身性表现,比如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其次,在局部皮肤处可以出现不明疼痛或者接触痛,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明显明显的痛觉过敏。

2、皮肤损伤

典型的带状疱疹会出现明显皮损,其具体表现为沿皮节单侧分布的成簇性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一般在2周左右后水疱会干涸,并且会结痂脱落,其皮损处会遗留浅褐色或者淡红色的色素沉着。

3、神经疼痛

神经疼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可以出现在带状疱疹的所有时期,有些患者甚至会终生存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同程度的带状疱疹其疼痛的性质不同,但无论是何种程度的疼痛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造成影响,甚至会诱发抑郁、焦虑的异常情绪。

三、科学服用类6药物,积极治疗带状疱疹

药物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一线疗法,其主要的治疗目的是促进皮损消退,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其中以下6种药物最为常用。

1、抗病毒药物

临床推荐带状疱疹患者在皮疹出现3天内进行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如果是中老人群,建议采用静脉注射来增强疗效;其次,有研究表明即使出疹时间超过3天的患者在急性期采取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依然可以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发皮疹,因此可以说针对急性期的带状疱疹患者都必须接受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加快病情恢复,同时可以阻断病毒扩散,避免传染给家人。

2、止痛药

神经痛可以出现在带状疱疹的全过程中,因此必须采取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其中轻度的疼痛可以采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但是针对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必须采用治疗神经痛的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如果患者对治疗神经痛的药物不敏感时,可以调整为阿片类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镇痛治疗,不仅仅是为了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可以有些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出现,因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糖皮质激素

临床对于带状疱疹患者是否应该使用激素类药物是存在争议的。但根据《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中的推荐,针对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或者病情较重的带状疱疹,如果无明显禁忌症,可以合并激素治疗,从而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身体组织的损伤,为改善预后提供条件。

4、营养神经药物

营养神经药物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基础药物之一,常用的包括甲钴胺、维生素B1、鼠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等,通过规范化的营养神经治疗可以有些缓解神经炎症与神经痛,修复受损神经。建议在带状疱疹急性期采用肌肉注射为主,急性期过后可以调整为口服药物,一般治疗周期在1-3个月左右。

5、抗感染药物

所谓的抗感染药物就是抗生素,主要治疗合并有细菌感染的带状疱疹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金霉素甘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药,如果患者皮肤感染严重,则可能需要静脉滴注抗生素来加强抗感染效果。

6、促进皮肤愈合药物

对于水疱消失后遗留大面积皮痂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外用促进皮肤愈合的药物来加快皮肤的愈合速度,减少遗留色素沉着的面积,常用的药物包括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百多邦等。

四、总结

综上所述,早发现、早干预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重要原则,临床上常用抗病毒药、止痛药、激素、抗生素、营养神经等药物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尽可能的减轻带状疱疹病毒对于机体的损伤,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症。



5 阅读:1011

经纬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