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教训刘墉,跟刘墉玩起了文字游戏叫刘墉去死,刘墉领旨而去,回来后一番话让乾隆不得不服,只得收回成命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2024-03-27 21:38:45

刘墉以智谋著称,经常和当朝皇帝乾隆斗智斗嘴,让乾隆对其又爱又恨。有一次上台阶,乾隆嘲笑其形象像个罗锅。上完台阶,乾隆坐罢,刘墉立刻上前谢恩,说感谢皇上封其为“罗锅”,根据祖制,每多封一个字,每年就多一万两银子的俸禄,他要感谢皇上每年给他多加两万两银子的俸禄。乾隆一听,说,叫你罗锅只不过是开个玩笑。刘墉说,君无戏言啊。乾隆想,我乃一国之君,哪能吃这个哑巴亏,白白便宜你刘墉。于是向身边的鄂容安示意,让其刁难刘墉。

鄂容安想了两计,都让刘墉一一化解,乾隆恨鄂容安无用,直接踩了他一脚。一行人来到庆会楼观看朝鲜进贡的舞姬表演,鄂容安又生一计,献给乾隆,乾隆总算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唤来刘墉,说有一句古语,他记得上句,不记得下句,想向刘墉讨教讨教。这父要子亡,子要不亡,谓之什么呢?刘墉回答道,谓之不孝。乾隆又说,这君叫臣死,臣要不死呢?刘墉回答道,那就谓之不忠。乾隆这下高兴了,说道,既然这么说,我是君,你是臣,我现在叫你死。刘墉“啊”了一声,不待刘墉反应过来,乾隆立刻补充道“你去死吧”,表示刘墉并没有听错。

刘墉不知所措,旁边的鄂容安也催促道,刘大人,您就接旨吧。刘墉无奈,说道,臣侯旨。乾隆急了,你侯什么旨?我叫你死,你去死去得了吧!刘墉说,万岁只是叫臣去死,您还没有吩咐叫臣怎么样去死。乾隆想,你就死撑着吧,随手一指前面冰湖上的一个冰窟窿,说道,前面有个冰窟窿,你就跳到冰窟窿得了。心想,看你怎么收场。刘墉惊讶万分,又不得不接旨。战战兢兢地来到了冰窟窿面前,当下生出一计。只见他一边自顾自地说着话,一边还打着手势往乾隆这边张望。这是怎么回事啊?众人狐疑。只听得刘墉向着冰窟窿里大声地说道,是是是是,对呀,我问问去,谢谢您的指点,回见,咱们回头见啊。然后,对着冰窟窿里作了个揖,就爬着栏杆上来了。

看到乾隆,一边摇着头,一边走过来说道,臣刘墉交旨。乾隆生气地说道,交旨?你交什么旨啊?我让你死,死了才算交旨啊!只见刘墉不紧不慢地说道,万岁呀,臣我刚要跳,水里边有个人把我给拉住了。“哦”乾隆想着,且听你继续编下去。刘墉继续说道,他跟我说了几句话,让我回来跟皇上请示请示。乾隆想看戏,配合着刘墉的表演,水里居然还有人,是谁呀?

刘墉,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

乾隆,哦,你是说被无道昏君逼他跳汨罗江自杀的那个屈原呀?

刘墉,正是被昏君听信身边奸臣的谗言逼得走投无路跳汨罗江死了的那个屈原。

乾隆,嗯,他跟你说什么来着?

刘墉,他跟微臣说了这么两句话,他说,我遇昏君该当死,你逢明主理应活呀,你回去请示请示,请示完了再死也来得及呀。

乾隆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

刘墉,臣想了想,生死事小,名节事大,屈原虽然是被昏君给逼死啦,可是万民敬仰他的心没有死,一直到现在,每年端午节大家都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一吃粽子就想起屈原,一想起屈原就想起那个无道的昏君来了,所以才叫臣回来请示明白。您是英明之主,有道的明君呢,哪能为了每年给我多加两万两银子的俸禄就逼大臣跳冰窟窿的呢?臣之生死轻如鸿毛,君之名节关乎千古啊!所以,臣要请示明白,我的英明之主,臣的有道明君,您看臣是死呢,还是不死呢?

乾隆被他这么一说还敢叫他去死吗?赌气似地说道,那你就别死啦,我叫你死了,我不就成了遗臭万年的昏君了吗?好了,您甭死了,你就活着慢慢地气死我吧。

刘墉愉快地领了旨。好一个聪明的刘墉啊!

1 阅读:1

聚光灯下的剧外人

简介:看好书,评好剧,本号主要分享影视评、书评和名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