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王猛策划金刀计,是嫉妒慕容垂才能

敏敏聊汽车 2023-11-28 07:50:28

历史上6位王佐之才:姜子牙、萧何、诸葛亮、王猛、李善长、张居正,能力都是一流。其中,王猛、诸葛亮尤其显眼,不但能治理国政,还能带兵打仗,出将入相。

前秦天王苻坚评价王猛:“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君王的尊严。有王猛在,我就可以高枕无忧,只管坐江山,其余交给他处理。”

王猛把前秦从一个部落联盟的国家,变成类似中原王朝的集权模式,并统一了北方。十分天下,前秦占有七分,这都是王猛的功劳。

司马光却不感兴趣,对王猛颇有微词,尤其是王猛策划的“金刀计”,被他说成是嫉妒慕容垂的才能,并非君子所为。

《资治通鉴》记载:“猛何汲汲于杀垂,乃为市井鬻卖之行,有如嫉其宠而谗之者,岂雅德君子所宜为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他不但是北宋名臣,也是一代史学家,他《资治通鉴》影响非常大。那么,为什么司马光这么说王猛呢?金刀计,是王猛心胸狭窄吗?一起看下。

369年,枋头之战,慕容垂打残了东晋5万大军,“前燕”达到极盛。桓温则倒了大霉,本想通过北伐树立威望,然后取代东晋,现在彻底没戏了。

慕容评、可足浑太后,都对慕容垂不满意,并设计处死他。慕容垂、慕容令父子商议后,决定以外出打猎为由,逃离邺城,去龙城(慕容鲜卑发家地)躲避。

慕容垂走到半路,儿子慕容麟逃回邺城,告知父亲的计划。慕容评派兵追击,慕容垂走投无路,便采纳慕容令建议,逃到长安,投奔苻坚而去。

苻坚看到慕容垂,如同曹操看到许攸,光脚出去迎接,兴奋不已。苻坚说:“这是上天赐予我的大将,是统一天下的希望,强强联手,何愁大业不成。”

慕容垂到来,苻坚欢天喜地,册封官职,授予兵权,比在他“前燕”的待遇好多了。但是,王猛却察觉到危机:“慕容垂并非池中之物,一旦时机成熟,难免狼烟四起。”

王猛战略眼光长远,也了解前秦的弱点所在,便建议苻坚动手,提前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苻坚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拒绝了王猛。

苻坚对王猛言听计从,只有一件事例外,就是对慕容垂的态度。结果,苻坚自食其果,后悔莫及,王猛终究是对的,但为时已晚。

苻坚仁慈,不想杀慕容垂,还授予大权,让王猛察觉到了危机。为此,他决定帮助苻坚消除隐患,这就是“金刀计”的由来。

370年,王猛率兵远征“前燕”,临行前与慕容垂称兄道弟。慕容垂送给王猛随身之物,慕容家族的宝物金刀,作为友谊的见证。

王猛重金收买慕容垂亲信金熙,让他带着金刀去慕容令的军营,告知他慕容垂即将叛变苻坚,回到“前燕”,让儿子做好准备。

“金刀计”策划很严密,金熙能说会道,且慕容垂、慕容令没能直接联系,故而父子都没察觉,都中了王猛的计谋。

慕容令以打猎为由,离开军营,投奔“前燕”而去。王猛则立刻上奏苻坚:慕容令阵前叛变,投降“前燕”,理应军法处置。

慕容垂解释不清,便杀死守卫城池的将士,逃离长安。苻坚派兵追击,在蓝田将其擒拿,王猛的“金刀计”接近成功了,可惜他没有考虑苻坚的仁慈。

苻坚原谅慕容垂,并为慕容令叛投举动辩护,对他依然重用有加,就当没有这回事一样。

慕容垂逃过一劫,继续受重用,慕容令就不一定了。慕容评不相信他,将其流放在沙城,慕容令则拉起一帮人马,攻取城池,并策划夺取龙城。

还是慕容麟告密,把慕容令的举动告诉龙城守将,结果慕容令作战失败,被燕军处死。至于慕容麟,后来回到父亲身边,慕容垂也没有处罚他。

慕容令,慕容垂最优秀的儿子,也是慕容鲜卑新生代的扛把子,是慕容家族的希望所在。如果慕容令不死,又他来担任“后燕”的继承人,估计就没北魏拓跋珪什么事了。

王猛的“金刀计”,天衣无缝,让人防不胜防,只是苻坚太仁慈,否则慕容垂必死无疑。但是,王猛却除掉了慕容令,后来慕容垂复兴燕国,却没有了合适的继承人,慕容宝在参合陂坑死了8万大军。

对于“金刀计”,司马光却不认可,说王猛小肚鸡肠,嫉妒慕容垂的才能,如同集市上的小商贩一样,不是君子所应该有的做法。

司马光此种评价,对王猛来说一点都不公平,而是罔顾事实。因为,王猛没必要去嫉妒慕容垂,他还不够这个资格,况且王猛还喜欢提拔人才,选贤任能,为苻坚建造班底。

慕容垂为何不够资格呢?都知道,慕容垂打仗很厉害,堪比韩信,被誉为十六国时代的“战神”,但政治手腕,以及眼光则差得十万八千里。

慕容垂功劳显赫,能力强悍,深得人心,在“前燕”却被碌碌无为的慕容评、可足浑太后欺负,一点脾气都没有。出逃邺城,策划不严密,被儿子告密,差点就栽了。

来到前秦,王猛一顿饭就搞定了他,慕容垂相信王猛的好意,不但结拜兄弟,还把随身信物交给王猛,这才有了“金刀计”。可以说,慕容垂在“权谋”这方面的水平,与王猛差得太远了。

复兴燕国之后,慕容垂已经老了,身体又不好。结果呢?慕容垂也让无能的儿子慕容宝率8万兵马讨伐拓跋珪,导致参合陂惨败,“后燕”元气大伤。

皇帝身体不好,随时可能驾崩,却让没能力的太子出征,慕容垂可以说是十分糊涂。因为,一旦皇帝驾崩,太子率兵外在,还是没能力的家伙,结果是可想而知。

更糟糕的是,充当慕容宝副手的,是能征惯战,却一点都不靠谱的慕容麟。一代战神慕容垂,跟韩信类似,打仗非常厉害,就是“手腕”方面太差,令人唏嘘。

王猛是全能型人物,没有王猛就没有苻坚的基业。慕容垂在王猛面前,还真谈不上是对手。王猛的手腕、魄力、权谋,甩开慕容垂几条街,没必要嫉妒他。

再则,王猛对有能力的贤才,都是重用有加,且极力推荐。例如,邓羌、苻融、房默、房旷、崔逞、韩胤、田勰、任群、朱彤、高泰等名臣,都是王猛极力向苻坚举荐。

其中,苻融能力特别强悍,眼光也长远,堪称“小王猛”。淝水之战,苻坚若是听从苻融建议,估计孝武帝、谢安、谢玄真的来长安住新房了。

邓羌更是如此,王猛对他的态度,足以证明其心胸广阔,宰相肚里能撑船,绝不是司马光所说的嫉贤妒能。

370年,秦军、燕军决战的关键时刻,邓羌却给王猛难堪。麾下大将徐成延误军机,王猛要处死他,严肃军纪。邓羌两次求情,希望戴罪立功,王猛不同意。

邓羌很恼火,当即离开大营,回去召集兵马,想要攻打王猛,虽说后来双方和解了,但邓羌此举触犯主帅的威严,怎么说都是不对的。

秦军、燕军交战正酣,邓羌因王猛不答应帮他争取司隶校尉,便在军营里呼噜睡大觉,坐视不管。王猛无奈,只好亲自去请他出来,并同意向苻坚争取。

邓羌很高兴,当即跟众将抱着酒纲痛饮,然后跨上战马,冲锋陷阵。慕容评的三十万大军一败涂地,秦军乘势攻克邺城,“前燕”灭亡。

班师回朝后,王猛没有向苻坚说邓羌的不是,并为邓羌争取司隶校尉,只是苻坚不答应而已。

苻坚理由是:“邓羌是韩信,统帅大军攻打匈奴、东晋,统一天下,这是他应该做的事。司隶校尉,不适合邓羌。”

王猛策划“金刀计”,一切都是为了前秦,为了苻坚。王猛临终前,依然向苻坚说明问题的要害:“不要攻打东晋,防备鲜卑、羌人,否则悔之晚矣。”

383年,苻坚南征东晋,宗室、大臣都不同意,慕容垂、姚苌的鼓动他亲征,想趁乱浑水摸鱼,建立自己的江山。

慕容垂直言:“遍地是韩信、白起,还担心灭不了东晋吗?”接着,慕容垂以司马炎灭东吴为例子,鼓动皇帝亲征,结果才有淝水之战惨败。

淝水之战后,前秦分崩离析,慕容垂前往河北,掀起狼烟,攻打苻坚儿子苻丕驻守的邺城。对此,苻坚悔不当初,痛骂:“念卿垂老,老而为贼,生为叛臣,死为逆鬼。

如此看来,司马光说王猛嫉妒慕容垂,是罔顾事实。那么,司马光为何这么说呢?司马光治学严谨,不会不知道淝水之战的后果,以及慕容垂、姚苌等人所扮演的角色。

司马光这么说,应该是受到王安石影响,尤其是变法之后,北宋朝臣的倾轧,朝政乌烟瘴气。司马光本意也许是:大臣应该心胸宽广,一起为朝廷,不要相互拆台。

0 阅读:0

敏敏聊汽车

简介:专注汽车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