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线探访:歼击机总装试飞厂,打破这片高原的沉寂

忆三线岁月 2024-04-26 06:08:11

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隐藏着一个曾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双阳机械厂。这里,曾是我国三线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歼击机的总装和试飞厂,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

三线建设的壮丽篇章

三线建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加强国防建设,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贵州,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数以万计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挥洒着汗水,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默默奉献。

双阳机械厂,就是三线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坐落在安顺黄果树瀑布风景区附近的宋旗镇,占地面积达227万平方米。这里,曾是一片繁忙的工厂区,厂房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打造出了一架又一架性能卓越的歼击机,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歼击机的摇篮与腾飞之地

双阳机械厂,是歼击机的总装和试飞厂。在这里,一架架歼击机从零部件到整机,经历了无数道工序和严格的测试,最终腾空而起,飞向蓝天。

1970年,双阳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艰苦的努力,自行生产出了第一架歼六Ⅲ型飞机。这架飞机的成功试飞,不仅打破了贵州高原千年的沉寂,更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双阳厂又生产了歼六甲飞机和歼七II型飞机,使我国空军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为了适应部队机型换代的需求,双阳人开始自主开发研制高空高速歼击教练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创新和突破,最终成功研制出了歼教七飞机。这架飞机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国内生产高空高速歼击教练机的空白,还实现了国产实物飞机在国际航展上零的突破。

进入新世纪,双阳人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自主研制开发了“山鹰”新型高级教练机。这款飞机在短短104天内就完成了从总装到试飞的全部工作,创造了我国航空工业史上的奇迹。它的成功研制和首飞,再次彰显了我国航空工业的雄厚实力和创新能力。

旧址的变迁与历史的记忆

如今,双阳机械厂的旧址已经废弃,工厂搬迁后,这里曾作为武警新兵的训练地,但也不再使用。岁月的流逝,让这片曾经繁忙的厂区变得宁静而寂寥。高大的山洞车间厂房,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成为了存放车辆和机械的库房。厂区内,青苔蔓延,马路斑驳,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然而,尽管双阳厂旧址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却永远不会消失。这里,曾经是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奋斗之地,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了我国航空工业的辉煌篇章。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站在双阳机械厂旧址前,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曾经激荡人心的奋斗激情。那里曾经有机器轰鸣,有工人忙碌,有飞机腾空而起。如今,虽然一切已归于平静,但那份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初心和使命却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0 阅读:295

忆三线岁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