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昌平有“办法”!

北京昌平 2024-03-28 17:50:49

3月27日,我区在民营经济企业家座谈会上发布了《昌平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4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和《昌平区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白名单),在简政放权、要素配置、财税支持、信贷融资、执法检查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行动方案围绕产学研融合、“两区”制度型开放、数字经济建设、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制度保障六大方面,提出涵盖21个领域的108项举措。针对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要账难”、经营成本上升、科创能力不足等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引入私募基金和持牌机构,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具体方案。并持续释放工业园区产业空间和地块供地,健全“昌聚工程”政策体系,深化“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同时大力营造宜业宜商的发展氛围,突出政策执行刚性,明确“谁来干”,让民营企业明白有需求时“该找谁”。

我区通过调查发现,行政检查频率较高、同一事项一年内被多次检查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的生产经营,白名单制度就是对这一类问题和诉求的精准回应。同时满足按时依法缴纳各种税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5个条件的企业将被纳入“白名单”企业库,对纳入“白名单”的企业,日常监管实行“无事不扰”,采取柔性执法、“包容性”执法等方式,压减检查频次,集中精准执法,让行政执法既有“尺度”又有“温度”。同时,“白名单”企业库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对不符合纳入条件的,审定后即时移出“白名单”并进入“观察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其是否退出“白名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