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匠心”跃然纸上——记益阳套色剪纸传承人贺春华

新湖南 2024-05-18 01:30:16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沙兆华 通讯员 蒋艳 肖腾

在红纸上勾勒,剪刀灵巧地翻飞,不多时,一张熟悉的雷锋头像剪纸就出现在同学们眼前。

近日,71岁的益阳套色剪纸传承人贺春华来到益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在他传授下,学生们也纷纷拿起剪刀,剪出第一张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

一张纸、一把剪刀,能剪出万千世界。徜徉在民间剪纸艺术海洋里,贺春华已历经数十年的春秋。

(贺春华在益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指导学生剪纸。通讯员 摄)

贺春华于1953年出生于益阳市,17岁参军入伍,驻守祖国南部海岛边防。因擅长画画,军营17载,他一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放映电影、制作幻灯片,丰富着军营文化生活。从制作幻灯片中萌发了剪纸、版画创作后,他以部队为题材,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剪纸、版画、速写作品近千件。

(在部队期间,贺春华在报刊发表的木刻作品《关怀》。资料图)

1985年,贺春华转业回乡,也始终未脱离宣传文化工作一线,家乡的套色剪纸艺术在湖南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他从此与套色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

“套色剪纸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单色剪纸不同,套色剪纸犹如为剪纸涂上色彩,层次丰富、色彩鲜明,具有版画、油画的质感。”贺春华介绍。由于工序复杂,就算制作最简单的套色剪纸也要花上几个星期,而复杂的需用时几个月。

人物、山水、花鸟、民风民俗等众多题材,都能在贺春华手中栩栩如生。他创作的《大观园》《洞庭春晓》等巨幅艺术佳作,成为了湖南剪纸的独特表达,增加了剪纸的艺术感染力。

一次,寻找创作题材中,一位老艺人得知他是退役军人,就提出:“你当过兵,为什么不把部队元素融进剪纸创作中呢?”

一番话令他茅塞顿开。随后,贺春华深入挖掘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了一系列红色主题的套色剪纸作品。

2015年,他的作品《驱寇图》入选湖南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艺术展;2016年,作品《长征路上阻击战》入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公安书法美术摄影展。

“用剪纸艺术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军旅文化、红色文化。”怀着这样的想法,10余年来,贺春华坚持在益阳多所中小学开展义务教学,成为广受欢迎的“剪纸爷爷”。

为了传承和推广套色剪纸艺术,益阳市资阳区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长春镇紫薇村专门开辟了益阳套色剪纸传习馆,展出贺春华作品,每年都吸引了不少研学团体、市民、爱好者前来参观。贺春华把这里视为套色剪纸的“市民课堂”“传承基地”,希望这一民间传统工艺走入大众视野,焕发更加迷人光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