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万人赴前线参战,俄军拿下战场主动权,泽连斯基急赴美欧求军援

亚太说 2023-12-18 10:49:29

图为俄总统普京

本期话题,俄罗斯拿下战场的主动权,普京底气大增,并于14日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区内有61万人参与作战,这属于部队集群规模。此外,他还作势要完成最初定制的3大目标。

14日,俄总统在直播节目“普京年度总结”中说道,“俄罗斯战线总长度超过两千公里,战区内则有617000名俄军战士与乌军作战”。他还表示,俄军的武装力量几乎在整个战线的局面中都表现很好,而且所有部队都处于积极行动阶段,可以说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自本轮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军已经摧毁了乌军700多辆坦克和2300辆左右的装甲车,而且俄军方面已经积累招募将近50万志愿兵,不仅如此,还有源源不断的俄罗斯男子愿意报名志愿兵,以保护国家的安危和利益。种种原因使得普京底气大增,并有夺回俄乌战场主动权的态势。

图为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的俄军

自6月反攻以来,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进攻可以视为一种“绝望行为”,且反攻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近日,俄军加大了对乌克兰东部的进攻力度,在阿夫杰耶夫卡以及巴赫穆特周边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据乌克兰一名士兵表示,“乌克兰军队一直在发起进攻,但局势非常不稳定,说实话相当困难,而且现在乌方非常缺人,跟俄罗斯明显不同,他们有能力招募到士兵,并将他们送去战场采取人海战术”。

此外,俄罗斯军队还在近日缴获了乌军遗弃的“布拉德利”战车,该战车也将使俄罗斯军方破解出它们的弱点,以便后续战场的进攻。以上种种迹象不仅表现了乌军士兵的“疲惫和无奈”,还明确表示出俄罗斯已经重新夺回这场冲突的主动权。

图为正在救治中的乌军士兵

而普京在看到俄军的战绩之后,誓要完成起初定制的三大目标。这些目标则是要求乌克兰中立化、去军事化以及去“纳粹”化。首先,普京要想让乌克兰中立化,就是要求其“学习”瑞士的行为,并在以后的国际关系中处于中立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不想让其加入北约。其次,“去军事化”,意思也很明确,就是要求乌克兰“丧失”军事能力,从而“削除”乌克兰近年来因外国积极行动等原因而显著滋长的军事实力。最后,去“纳粹”化就是要让乌克兰摆脱“纳粹”分子、亲“纳粹”人士、亲“纳粹”的思想。

图为前线的乌军士兵

但要想实现这三个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俄罗斯也清楚的知道要想让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泽连斯基曾表示,加入北约才是保证其国家安全的最佳保障,因此不会“轻易放弃这条路”。而要想实现乌克兰去军事化也是不大可能,除非直接“摧毁乌克兰军队”,并“推翻”泽连斯基政府,但这样做,不仅需要动用大规模的兵力,还会引来国际社会的谴责,对于俄罗斯来说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不“去军事化”俄罗斯就无法影响乌克兰政府的行为,所以即使俄罗斯能够“消除”亚速营等“纳粹”武装,但却很难在乌克兰境内彻底消灭多如牛毛的“纳粹”组织,所以“去纳粹化”也很难实现。虽然这些目标短时间内无法达成,但面对可能获得主动权的俄罗斯军队,泽连斯基不得不向欧盟发起“求助”。

图为北欧五国领导人和泽连斯基

“向美求救失败的乌克兰,将视力转向了欧洲”,13日,乌总统“秘密访问”了挪威首都奥斯陆,并与丹麦、瑞典、冰岛、芬兰以及挪威5国的领导人进行了会谈。没过多久泽连斯基就收到了挪威首相的“好消息”,其决定对乌克兰提供更多的防空支持,以用来保护乌克兰关键的基础设施。此外,斯特勒还表示,挪威还将捐助30亿左右的克朗给到乌克兰,而这也是挪威议会在之前批准的一系列计划中的一部分,该计划还打算在5年内向乌克兰提供750亿克朗。

而欧盟愿意“大方援助”乌克兰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乌克兰位于欧盟的边缘,可以说与欧盟是紧密相连的,如若乌克兰“战败”,对其自身的安全和稳定也会产生影响。其次,欧盟想“借乌克兰之手”来牵制俄罗斯,因为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危机中的表现让欧盟产生了不信任和警惕,为此,其担心如若不给乌克兰予以援助并暂时牵制住俄罗斯,便会对欧洲产生危险。

图为乌克兰战场‍

“和平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就像食物和住所一样”。从俄乌当前的战况来看,冲突的解决并非一日之功,在实现和平的过程中,或将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各方坚持对话协商、相互理解、相互妥协的原则,就能够解决双方之间的分歧,从而使其走向和平的彼岸。欧洲方面也应理性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致使这场冲突愈演愈烈。

0 阅读:4

亚太说

简介:《人民中国》是面向日本出版发行的外宣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