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业者说丨创述:从工程师到创业者,她已投身特殊儿童疗愈培养事业

上海黄浦 2024-02-09 11:20:29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也将迎了喜庆热闹的龙年春节。面对我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各大社会组织纷纷举办新春活动,上海黄浦区星雨儿童康健中心也不例外。春节联欢会、合唱队表演、包饺子活动……在蒋俐敏院长的安排下,在家长和志愿者的陪伴下,特殊儿童们的春节也充满了温馨与乐趣。

从工程师到创业者,让特殊儿童接受良好教育

上海黄浦区星雨儿童康健中心成立于2003年1月,是一所民办残疾儿童福利机构,主要服务于自闭症等发育障碍儿童。蒋俐敏担任星雨儿童康健中心的理事长、主任,同时也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残联孤独症家庭康复师、上海市“公益领军人物”等称号。

1977年,我国改革开放恢复高考,蒋俐敏成为了第一届大学生。她热爱学习,在求学路上勤勤恳恳地耕耘,为自己赶上好时代,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而庆幸无比。然而,当她组建家庭后,却诞下一名孤独症孩子,曾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却发现自己的孩子没有地方上学。“当时的教育系统还是有所缺失,让这些1%到2%的孩子没有办法正常入学。我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蒋俐敏说。于是,她放弃了原计算机工程师的职务,积极投身于特殊教育事业,建立了星雨儿童康健中心,争取为特殊儿童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

“我创办星雨儿童康健中心已经20年了。第一年,我就考取了国家的二级心理咨询师,且不断学习特殊教育相关内容。我现在在读国际应用心理学博士,希望在孤独症领域积累更多专业的知识,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服务。”

强调“全人发展”,帮助孩子融入校园、走向社会

星雨儿童康健中心与一般的特殊儿童康复机构不同,强调孩子的“全人发展”。“很多人会认为孩子语言沟通有障碍,行为刻板,因此把康复教育的重点放在语言沟通和行为改善方面。但随着我的学习深入,我发现我们应该将孩子看作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星雨儿童康复中心的课程从心智发展七大领域出发,全面覆盖肢体运动、感觉认知、语言学习、生活自理等各个方面,为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做充分准备。并且,星雨儿童康健中心会定期对孩子七大领域的发展进行评估。“孤独症儿童并不是不会发展,只是有的发展比较慢,且各个方面不平均。我们期望以后可以和各大小学初中对接,让学校的老师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帮助他们融入校园。”

此外,蒋俐敏特别强调艺术疗愈的使用。“现在的很多课程,会让孩子给具象的画涂色。但是这对孩子们来说很痛苦,因为他们手的控制能力很弱,往往会涂到外面,永远都画不好一幅画。”蒋俐敏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在艺术方面发展出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们画画时自由发挥,这些画作往往可以和艺术家的抽象作品媲美。

“这些孩子很有艺术天赋,只是普通人没有办法用自己一般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价值。孩子们的画展现出他们的天性之美。因此艺术疗愈不只是对孩子们的疗愈,他们创造出来的美也在治愈着我们每一个人。”

让孤独症儿童被更多人看到,建立平等共荣的社会

星雨儿童康健中心原本坐落于徐汇区,后搬迁至公益新天地园。“公益新天地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各个机构凭借着一颗公益之心凝聚在一起,互相支持帮助,把孤独症儿童从封闭的环境中带出来,让他们的现状能被更多人看到。”

蒋俐敏的理想不仅限于帮助孤独症儿童,而是建立一个平等共荣的社会。“把社会看作一个同心圆,这个同心圆里有各种各样的群体,他们拥有不同的标签。我们的标签可能是正常人,是普通人,是精英,而有些人的标签是脑瘫患者,是孤独症儿童,但这些标签不过是不同的称号,就像工作岗位中的头衔,本质上大家是平等的。不同标签的人应该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共享荣耀的社会。”

20年来,蒋俐敏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不断精进自身,也帮助无数的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接纳与爱。对她来说,星雨儿童康健中心不仅仅是对孩子们进行治愈,更是对自己、也是对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疗愈与培养。“如果所有人都能以平等的目光去看待这些孩子,去看待特殊人群,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温暖。这就是公益的意义。”

记者 / 宋梅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上海黄浦区星雨儿童康健中心视频 / 钱志雨 蔡毅通讯员 / 陈诺资料 / 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黄/浦/进/行/时

1. 黄浦区打好岁末年初帮困救助“组合拳”,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幸福过年

2. 每周艺汇丨一封久远的信件,牵挂当下的心

JOIN US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