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深度解析,明知二皇子有问题,庆帝为何还极力袒护?

正本聊电影 2024-05-21 11:25:23

前5集的小高潮,应该就是庆帝的家宴,范闲本以为借着这顿饭,可以参二皇子一本,让庆帝施以处罚,没成想庆帝不单不处置二皇子,还将他的提司腰牌扔进了湖里,你说庆帝会不知道二皇子的勾当吗,为何还要袒护他?

不到拔掉的时候

对于庆帝来说,父子血缘,那都不是事儿,他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利,是一统天下的抱负。所以只要不给他惹出大乱子,没有挑战他帝王的权威,就无伤大雅,走私那点事儿,他都看不上眼。

真正不处置二皇子的原因,其实是他还有用,不到拔掉这枚棋子的时候。现在京都的局势,其实是两党相争,一个是太子党羽,他们以太子马首是瞻,另一个就是二皇子的党羽,两拨人互有牵制,才让这京都保持平衡。

因为有他们两个人在这里争斗,大臣们也会选择性的站队,不会倾倒于一方,威胁到庆帝的地位。如果庆帝听信了范闲的说法,真的以走私的罪名处罚了二皇子与长公主,那么二皇子这一波人就会受到重创。

失去了靠山的大臣,就会全部投靠到太子门下,那么京都的局势就变天了,所以庆帝根本不会因范闲的一句话,就处罚二皇子,时机未到这颗棋子不能动,可惜范闲不明白,也理解不了。

有损皇家颜面

当范闲气不过,去找陈萍萍吐槽的时候,范建赶来说,庆国最重礼法,如果他不回家,可能会参他一本,这虽是气话,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庆国确实注重颜面,如果庆帝当真信了范闲的话,处置了二皇子和长公主,皇家威严何在?

这不单单是处置二皇子和长公主的事,也在变相的打庆帝的脸,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自己的妹妹,这让他情何以堪,先不说,庆国的子民会嘲笑他,北齐还有东夷城的子民,就会笑掉大牙。

这种事庆帝无法忍受,他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次家宴就算范闲把二皇子走私的证据,明晃晃的摆在庆帝面前,他可能依旧会视若无睹,甚至有可能将这些证据和范闲的提司腰牌一起扔进湖里。

实话讲家宴这一段,范闲确实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没有以前冷静,也没有真正了解庆帝的心思,他在力谏处罚二皇子的时候,庆帝说查无实证,就是没有证据,这话也在变相地告诉范闲,如果想治二皇子的罪,去找证据来。

是自己的亲儿子

小陶上面说过,对于庆帝来说,这几个儿子都不重要,只有能帮助他一统天下的孩子,对他才有用。我们都知道,范闲是叶轻眉与庆帝的儿子,只不过这个秘密只有庆帝、范建与陈萍萍三人知晓。

所以在外人看来,范闲就是范建的私生子,而二皇子却是名正言顺的庆帝儿子,于情于理,庆帝都会偏袒一下自己的儿子。在这个时刻,不论范闲说什么,庆帝都不会真的对二皇子下手。

而且几个儿子当中,只有范闲对庆帝最不尊重,在第一季的时候,范闲的诗文确实很有文采,也确实让他刮目相看,庆帝觉得范闲可以帮他复兴庆国的文坛,范闲有用,才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

在家宴之上,庆帝已经摔了筷子,警示了范闲,不要继续说二皇子的事,可他冥顽不灵,继续进谏,这样庆帝很不爽,于是要借着二皇子的事情敲打敲打他,让范闲知道到底谁是君王谁是臣!

庆帝现在做的一切,就是要在三个儿子当中选出一个适合做他最强棋子的人,二皇子、太子与范闲三人中,不管他们使用什么方法或手段,只要赢到最后,无论是范闲还是二皇子,庆帝都可以。

像走私这种直接可以干掉二皇子的机会,庆帝是不会给范闲的,就算范闲再怎么进谏也没用,范闲还是冲动了,没有搞清楚庆帝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0 阅读:105

正本聊电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