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游艇热的冷思考

中工网 2024-04-02 03:41:01

原标题:三亚游艇热的冷思考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进入春季,三亚市鸿洲国际游艇码头引来四方游客出海游玩,湾里密密麻麻的游艇往来穿梭。每年来海南三亚旅游的人络绎不绝,选择坐游艇出玩更是很多人必备项目之一。

“基本是3个小时的出海游,每天的9点和下午3点是出海时间,而10个人左右的小型游艇更受欢迎。”据海南鸿洲海洋旅游有限公司营销一部总监黄美莲介绍,他们从2005年开始运营,现已经建成游艇泊位450个,常年平均停船近420艘,占比三亚整体游艇数量的50%。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游艇相关企业3.2万余家,其中海南企业数量最多,有1.3万余家。海南三亚拥有游艇企业7300余家,占据海南所拥有企业总数的5成以上,甚至占到全国总数的22.7%。

定制服务让游客更青睐

不仅有20尺至160尺的游艇,还有造浪艇、摩托艇……在鸿洲国际游艇码头,可见大大小小的游艇停靠在泊位。

“家庭出游一般是早上9点出海,像下午3点出游玩的,很多是年轻人,上午睡个懒觉下午出海游玩,晚上再去夜市或者餐厅打个卡。”黄美莲告诉记者,鸿洲海旅当前的产品涵盖了大众游艇出海旅游、高端定制游艇度假、青少年亲子研学、企业团建、休闲帆船赛事、海钓等度假产品。随着市场的实际需求,比如企业团建帆船赛事、定制游艇度假产品等近年来深受目标客群的喜爱,也逐渐成为三亚度假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三亚游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了游艇这个行业。2021年,三亚市岩磊国际游艇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琳琳来到三亚考察游艇市场,先购买了一艘游艇以接待为主,不久就增加到了9艘。她说:“那个时候船少人多,市场也很平稳。”

为了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很多企业在游客需求体验上下功夫,孙琳琳说:“我们会给游客提供免费的小零食,提供钓鱼的器械等,不会有其他强制性的收费和消费,尽量给游客一个好的体验。”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三亚登记游艇总量达1367艘,年新增登记230艘,进入“千艇”城市俱乐部,全国排名靠前。游艇出海16.11万艘次,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67.22%和82.84%,创历史新高。

游艇后勤维保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亚每年维修和保养的船大概500多艘,70%的船会选择在我们这里进行。”三亚鸿洲卡纳游艇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敏介绍说。

据了解,三亚鸿洲卡纳游艇服务有限公司2015年开业至今,由于处于鸿洲国际游艇码头带来的便利性,不少游艇都会选择来这里进行维修和保养,其本身又是多家意大利游艇品牌在亚太区的授权售后服务商。

“船身是弧形的大概率是国外进口的,船身有边边角角的大概率是国产的。”王敏告诉记者,在鸿洲国际游艇码头从事租赁的企业一般会选择国产的,这样维修起来更方便,价格也实惠,私人游艇选择进口的多一些。

但是,不少原装进口的船维修起来还是遇到了一定的壁垒。王敏说:“不少配件进口需要特殊许可证,导致维修时间会很长,甚至只能在国内找替代品。”

由于游艇长年泡在海里,船底经常受到海蛎子的侵蚀,如果不清除,船的重量增加速度会减慢。孙琳琳说:“目前维保船舶的数量正在增加,进厂维修或者保养往往需要排队一个月。”

政府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游艇的增加,不少游艇租赁的中介为了吸引游客,往往挂出低于市场很多的价格,但是到了船上,就开始推销各种游玩项目。”孙琳琳说。

为了加强水上旅游安全管理, 确保水上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亚制定《三亚市水上旅游管理办法》,对水上旅游项目的经营、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该办法于2023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

此外,还制定了《推进三亚游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积极引入潜水器、电动冲浪板、水上自行车等旅游新业态,不断拓展游艇旅游消费场景;建设南边海国际游艇码头,补齐公共游艇码头、下水滑道等基础设施。

不仅如此,三亚探索建立了游艇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打通信息壁垒。现在,游艇俱乐部(游艇租赁人)只需在综合服务平台小程序上一次申报,船长、游客通过闸机“刷脸”就可以出海,监管实现数字化和无感化。

据三亚市副市长尹承玲介绍,除了出海报备的便利化提升,他们还梳理了游艇产业审批流程方面的问题,推出“海事e服务”,对船舶登记实行“一窗(网)受理、同步审批、集成服务”,特别是开展了游艇“一次办、不停航”改革试点,游艇过户登记过程最多跑1趟,审批时间由22个工作日缩减至7个工作日。据统计,三亚市海事局已累计为130多艘游艇办理“一次办、不停航”业务。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