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施乾平:发挥华人华侨作用,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设惠民工程|山东好声音

新黄河 2024-03-03 21:40:20

3月3日,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启程赴京参会。全国政协委员施乾平此次上会,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提交五件提案。

施乾平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介绍,其中一个提案是希望充分发挥华人华侨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小而美”的惠民工程。他表示,当前,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帮助沿线国家开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因此他建言,“在下一个十年,我们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做一些‘小而美’,让老百姓能直接有幸福感的工作。”

对此,施乾平有自己的亲身体会。过去五年,他们通过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每年带着医疗物资、医生团队到缅甸的曼德勒做100例白内障手术。这个行动坚持到第三年,团队就在当地听到很多感谢中国的声音。“每一个老百姓都是一个小喇叭,我们需要通过这样暖心的惠民工程,提升我们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间的美誉度。”他表示。

施乾平另一个提案是关于激发民营企业创新的提案。他认为,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直接关乎中国的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也直接关乎每一个使用中国产品的企业对中国的感受。因此他建言,加大民营企业的创新支持力度。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机密保护、营造科研创新良好环境、尽快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等举措,强化对民营企业科研创新的精准支持,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建立完善良好的科研创新制度。

作为一名山东的企业家,施乾平目睹了山东近年发展速度。“我来山东投资六年多,实实在在感受到山东的营商环境、服务意识、交通条件等都有非常大的提高。下一步,我们也将加大在山东的投资。目前,华纳控股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合作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在济南投资的500吨的生产线已经批量生产了。近期,我们还将继续在山东加大投资,投入一个2万吨的生产线,快速促进钠离子电池的发展。”

记者:刘杰 摄影:冯松豪 编辑:吕冰 校对:高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