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权阉鱼朝恩为什么要派人挖了郭子仪祖坟?

人文之光 2024-03-11 13:57:55

唐朝大历三年,西元768年,唐朝名将郭子仪的祖坟被人挖掘了。而整个朝野都知道,挖了郭子仪祖坟的人并非别人,正是当时唐朝的权阉鱼朝恩。

关于鱼朝恩派人挖郭子仪祖坟,有说法认为是鱼朝恩听人说郭子仪祖坟风水好,会危害自己的仕途,甚至郭子仪家的祖坟处于龙脉之上,因此郭子仪可能将来成为皇帝。所以鱼朝恩才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当然这个说法是否属实,一直有争议。个人觉得即便是确实和风水有关,其实顶多也是一个辅助因素。

因为鱼朝恩从一个小太监,混到权阉,他的认知里,对于玄学运气必然是相信的,但同时,他必然也知道:对于郭子仪这样的实力派人物,如果单就因为捕风捉影的风水学说就挖其祖坟,必然也是很不理智的。

因此个人觉得,鱼朝恩和郭子仪的斗争,本身就是权力之争。

1、郭子仪力挽狂澜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句老话:叫五十知天命。这话是春秋时期孔子说的。要知道,古代的平均寿命较短,对于多数人来说,能发展自己事业的上升空间其实也非常有限,所以一个人的成败,到了五十岁,差不多也就定格了,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性。其实这句话在21世纪的当下,也适用于绝大多数人——毕竟,逆袭是少数人的事情,大龄状态逆袭,更是少之又少的事情。

郭子仪在五十八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很普通的唐军军官。所以郭子仪对于自己的人生,其实此时也没有太大的幻想。

不曾想,就在这一年,唐朝爆发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安禄山起来造反了。安禄山造反初期,当时唐朝的皇帝李隆基还以为是安禄山的仇家造谣,想借刀杀人。直到安禄山大军逼近洛阳的时候,在长安的李隆基这才相信:胡儿真的要来夺取自己的天下。当然安禄山此时并不承认自己想篡位,而是声称:天子身边有奸臣,所以自己要帮助天子清君侧。在高仙芝、哥舒翰这些将领都因为李隆基瞎指挥的情况下被安禄山击败以后,李隆基于是委任郭子仪做朔方节度使。

郭子仪临危受命,于是带领朔方军同安禄山的叛军交锋。

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加之关中的精锐唐军差不多都被杨国忠葬送在南诏(天宝战争),所以安禄山大军几乎势如破竹。反倒是郭子仪的朔方军能够在唐军集体溃败的过程里,取得一系列胜利,鼓舞了唐军士气——虽然郭子仪没能在短期内扭转战争的态势,但他的表现,倒是让唐廷看到了希望。

所以李亨称帝以后,册封郭子仪为兵部尚书,而郭子仪有了兵部尚书的权限以后,对残存的唐军进行一番整合,而后对长安发动反扑,最终,长安得以被唐军收复。

2、郭子仪被猜忌

帝王心术多猜忌。李亨也不例外。要知道,李亨能够当皇帝,本身也是精于心机的结果:李隆基在位期间,曾经“一日杀三王”,原本的太子李瑛就是被李隆基借故处决的。李亨做太子期间,李隆基对太子也多有猜忌心理。因此李亨才在马嵬坡,策划了马嵬坡之变,借此铲除了杨国忠,削弱了李隆基的势力。

郭子仪有功于大唐,但同时威望颇高的郭子仪,也让李亨不放心。所以李亨派遣太监鱼朝恩去监督郭子仪作战。在鱼朝恩的瞎指挥下,唐军吃了败仗。一般书上认为是鱼朝恩诬陷郭子仪作战不利,于是李亨偏听偏信,于是罢免了郭子仪。但个人觉得,李亨即便是昏君,也该知道军事方面的专业度,郭子仪碾压鱼朝恩,但李亨还是采纳了鱼朝恩的说辞。这并不合理,因此更大的可能性,其实是李亨对郭子仪有猜忌。

鱼朝恩和郭子仪的恩怨,一般来说,也是从开始有了起点。

李亨在位六年去世,李豫登基,这便是唐代宗。唐代宗在位期间,吐蕃军队攻破长安,唐代宗出逃。此时唐代宗想起了请郭子仪出山。而郭子仪只武装了几千唐军,就让吐蕃军感到了忌惮。之后多年里,吐蕃每一次和唐军交锋,都被郭子仪击溃。这些战功,无疑让郭子仪的威望进一步提升。

而代宗时期,也正是鱼朝恩权势最大的一个时期。鱼朝恩想要弄权,无疑和郭子仪有了冲突:鱼朝恩觉得郭子仪是自己进一步扩大权势的拦路虎,这才是鱼朝恩搞事情的背景。

鱼朝恩挖郭子仪祖坟,个人觉得,更大的目的其实是想借此激怒郭子仪,而后逼迫郭子仪造反,这样鱼朝恩会有口实将郭子仪从朝廷里排除出去。

郭子仪戎马一生,也从玄宗时代混迹官场到代宗时代,哪里会识破不到鱼朝恩的图谋?于是郭子仪表示:自己的部下在战乱的时候,也经常挖别人的坟,自己的祖坟被挖也是报应,所以不想追究。而郭子仪的这一招,瓦解了鱼朝恩的阴谋。

二年后,鱼朝恩被唐代宗设计杀死。唐代宗敢于采取暗杀手段对付鱼朝恩,其实也是考虑到,有郭子仪这类军中威望巨大的大佬在,就不用忌惮鱼朝恩的部下搞事情。

0 阅读:26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