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存款减少近4万亿,钱到底去哪了?普通人的机会到底又在哪?

担扑 2024-05-15 19:53:20

你绝对想不到,4月份人民币存款竟然减少了近4万亿,这钱到底是去哪里了?有网友说大家都失业了,赚到钱自然就没存了;也有网友说大家收入跌,都开始吃老存款的老本了,也有人认为存款是进入了消费、投资领域,经济要准备启动了。

那么到底哪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呢?我们普通人的赚钱机会又到底在哪里了呢?存款少了未来经济是更差还是更好?经济到底是要走向通缩,还是通胀呢?

先看两个数据,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6.26万亿,2023年又增加了25.74万,光是今年的一季度又增加了11.24万亿,最高的时候,中国人均存款已经超过了11万元。

看完这两个数据,大家应该就明白,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跟大家收入少了,没钱开始吃老本都没有关系。2022年、2023年疫情那么难的时候,存款都还在增加,这就说明有钱的人还是多,只是大家都不愿意花钱跟不愿意投资。

这两年光是房地产,每一年就少卖几万亿,这些钱过去会沉淀到房地产,沉淀到投资或者是消费领域,可是两年多时间就光沉淀在银行了。

正是如此,这4月份的社融跟M1才会历史上第一次双降。M1就是社会上的活钱少了,说明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的定期里面了。这两年经济为何难,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对未来的预期都降低了,于是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能不投资就不投资。不管是个人跟公司都是如此。

这两年你是不是很少听到大的并购案跟大的投资案,这就是真正的原因。大家对未来预期降低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中美贸易战,美国处处限制,导致中国部分产业确实遇到很大的挑战。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加息,美国加息导致全球美元回流,因此我们的股市、楼市等资产端过去两年情况都不乐观,现在大家不知道美国什么时候降息,因此对未来越来越迷茫。

那之前大家都对未来感到迷茫,因此不敢花钱,因此存款一直在增加,那怎么到4月突然就下降了呢?这钱到底又是去哪里了?

昨天国家才公布了1万亿特别国债的发行计划,存款下降就是因为部分的存款流向了理财端。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4月份理财端增加了2万多亿。这就说明这些钱大部分是流向了理财端,而不是很多网友所谓的没钱花被用在日常的刚性消费。

那这钱为何会从银行流向理财端呢?其实就是降息导致的,现在银行存款利息不断降低,这段时间理财收益又开始反弹,于是大家就把资金从银行转移到理财。

弄清楚钱去了什么地方,我们就可以清楚这机会在什么地方?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就是要从经济大势中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把握住这些机会。

我们上面已经说了现在银行不断在降息,那这降息只是手段,目的就是释放流动性。4月份的M1的情况也说明市场支付能力在下降,于是必须增加流动性。过去我们的办法就是降息降准。

未来这将成为一个常态化的情况。同时国家最近有两个大动作,一个就是特别国债的发行,另外一个就是央妈下场买国债的市场,这两个事情一样也是会为释放市场的流动性。

同时这也说明,过去我们都是用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未来将是货币政策跟财政政策双管齐下一起来驱动。用通俗的话来说,国家会想办法让大家之前存在银行不想消费或者不敢投资的钱全部流入市场,不管是大基建,还是发放补贴,以此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不过我想,这次大放水很多资金是会进入高科技领域,为什么这么说呢?日本经济在80年代一度威胁美国,可是之后为何会出现失去的30年,关键就是日本没有成功发展出自己的超高科技,结果一直之只能发展中端产品。

中国现在的问题也是一样,低端产业流出是必然的结果,解决的办法不是跟印度、越南去抢低端产品,而是跟美国去争高科技产业,特别是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这些超高端产业。

中国的大基建已经基本完成,而且再投资大基建也是拉动内需,无法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下一个阶段毕竟是科技立国的阶段,资金也会源源不断流入这些产业。

当然大放水的情况下,通胀也必定随着而来,同时资产端的情况也肯定会起飞。最后总结一下,那就是未来必定是一个低利率、高通胀的时代,同时股市、楼市也必定会反弹,最大的创业机会则蕴含在高科技领域。

2 阅读:523

担扑

简介:担扑,就是有礼貌的随便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