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申请季能重来,我绝对不会做这些事.....

哲瀚说国际 2024-05-22 15:28:38

吃一堑不如长一智。作为过来人,我绝对不会在申请季做这些事。

逃避文书

暑假,正当小A吃着薯片,看着抓马又热闹的美剧,缩在凉爽的空调房时,手机的屏幕上方突然弹出一条消息:上周的讨论过的文书怎么样了?

原来是升学老师。小A松了一口气,拉下绿色弹窗,几声敲打声落下,显示“好的”二字已送达。看似漫不经心的两个字,实则在小A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并非不重视文书,只是不想思考和深掘自己之前的人生经历,又或者逃避完成冗长的文章写作。几番犹豫,她还是关闭了美剧网站,打开Common App 系统,熟悉地面对着几个抽象而陌生的题目发呆。

“讨论一个把你塑造成了现在的自己的事件。”

从竞赛过程,到座右铭,再想到家里养的小狗,不,都太平淡太平凡了。说实话,她没有任何思路。脑子逐渐变得一团乱麻,心烦意乱地合上电脑。她讨厌将内心的真情实感展现给几位陌生人,并被评估和定义。

啊算了算了。以后再说吧。小A嘟囔着为自己的逃避找借口。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直到ED截止日期前的两周,小A才完全确定好了自己的文书主题。当别人都在游刃有余地修改细节和决定最终定稿的时候,她的文书进程才刚刚开始。

两周之内赶出来的文书,内容自然是不充分的,更没有过多的时间修改内容和精心打磨用词。于是直到最后10天,小A总算完成了文书第一稿,写的是摄影,是她在学校为数不多的爱好。中规中矩,算不上太出彩的文书。

由于拖得战线太长,她没能更深入地发散思维和探索自我,没能写出真正改变自己的,在深夜激励着她的,闪闪发光的一件件小事。

1个月后,ED放榜。小A毫不意外地拿了拒信。她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努力让自己不去想这件事。

直到无意间看到周围同学写的文书,引入入声的hook,独特而生动的经历,行云流水般的衔接……小A有些怅然若失,如果当初早点开始动笔,写得用心一些,结果说不定会更好吧?

标化难产

小B前两年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AP,活动,和竞赛上了。结果也不错,竞赛收获颇丰,AP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好几门5,同时还是校内校外几个学生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创始人之一。

繁忙的课内外活动,让他无暇兼顾最基础的标化。标化考试随时都能考,但有些一年一度的竞赛和学科考试错过了就要再等一年了。他是这样想的,毕竟自己的英语基础并不差,起步晚也总能赶上来的。

终于,当活动和考试的发展都趋于稳定时,小B开始了他的标化备考之旅。

只可惜,标化提升之路并不像他想得那样轻松。

起初他还能适应并保持信心,毕竟语言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小B坚信持之以恒地付出就能让他大步往前走。

可是逐渐地,密集的考试安排,日复一日的备考计划,重复的练习形式让他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在一场场的托福&SAT考试下,他履如薄冰。多错一两题,就可能让他与目标分数失之交臂。

眼看着各个学校ED, EA的ddl越来越近,还没出分的标化,各种负面情绪扑面而来,尤其是在夜晚,刷到朋友圈里新鲜出炉的高分,或者早早出分,正在边旅游边收集灵感写文书的大佬们。

房间里的最后一盏灯熄灭了,是小B的手机熄屏。无论如何,考好明天的最后一场SAT吧。他心想。

考场上,小B顺利了答完了第一部分,到了第二部分的时候。他遇到了一道难以抉择的阅读逻辑题。他读不懂题干上的那段阅读,而在备考的时候,他几乎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在几次尝试无解后,他一下慌了神,从前那些无所适从的情感都释放而出: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考不好就彻底完蛋了。额头上止不住地冒出冷汗,小B在这道题上耗费了五分钟,导致最后两道语法题还没来得及看就跳转至休息页面了。后续写数学的心态也受到了些许干扰。

走出考场,听到很多人在旁边说:“首考没关系,下一次还有机会冲。”小B突然好羡慕他们还有下次,而自己在合上电脑的那一刻就被判了死刑。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机会参加考试了。

坐在回程的列车上,远处的风景不断变化着,他总是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模拟那天的情景。如果当时能做得更好,结果会如意的吧?

情景1:考阅读部分那道逻辑题时,坚定自己的最初选择的答案,就不用在这道题上反复纠结,既浪费了时间也扰乱了做题节奏和思路。

情景2:考阅读部分那道逻辑题时,直接跳过需要犹豫的难题,留最后的时间来思考。

可惜再多个“如果...就好了”也无法改变既定的现实。

与老师合作不畅

不同于小A与小B,C同学严格地按照中介给的规划,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每一个时间点该做的事情。

早在11年级下学期,小C就“物色”好了写推荐信的老师。在与老师进行简短的沟通交流后,双方也达成了一致:老师愿意为小C写推荐信。

老师交代会在下学期初完成推荐信的初稿。协商好这件事后,小C暂时放下这件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项目上。

到了9月份,老师以教学繁忙为由,告诉小C推荐信要推迟一些。没事,11月份才申请截止,老师先忙吧。咋一看到原定好的时间被延迟,小C心里七上八下的,但是故作镇定地回复了这条消息。

又到了10月份,推荐信还是没能收到。总感觉有些奇怪,毕竟时间都被推迟了这么久了,现在还是没个说法。

于是,小C干脆大步走进办公室,面对面地询问进度。对方正头也不太抬地批改作业,仅仅是告诉小C推荐信已经在进程中了,但还需要等待。

显然,他并不是期待这个答案的。走出办公室,小C攥紧了拳头,却也只能深吸一口气。好吧,毕竟自己是请求方,只好慢慢等待了。

一直到截止日期的前一周,老师说已经提交了推荐信,小C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默默地在申请to-do-list上推荐信这一栏打上钩。

然而,现实却给予了他严重的一击。直到放榜前两周,中介告诉小C,校方的推荐信提交压根没成功。也就是说,小C的申请很可能会因为申请材料缺失而直接被pass掉,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立刻用portal补交推荐信。虽然气愤,但也只能强迫自己冷静地与老师再次沟通。隔天,他迅速地重新上交了推荐信。

看到“we are unable to inform you...”,小C两眼一黑。早知道就换个老师写推荐信了,早知道就多确认几次了,早知道就……

精神内耗

完成申请的那一刻,小D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但同时迎接她的,也是无尽而又漫长的焦虑等待期。

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小D遇到了一位“大师”,可以帮忙算事能不能成。平时就对玄学有些兴趣的她,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答应了下来。

成了就当是算的是真的,没成就当玩笑话听一听嘛。话虽是这么说,可小D还是暗暗期待着自己能被录取。

只见“大师”面色有些凝重,遗憾地告诉D同学,可能性极小。听到这话的一瞬间,小D觉得世界都安静了。她面露着极其不自然的微笑,一边试图挪动自己的身体离开。

每到夜幕降临,小D还止不住地回想这件事,甚至还偷偷哭过一次。这件事她从没告诉过身边任何人。

放榜那天,小D也拆到了拒信。难道是大师的“预言”成真了?接下来接二连三的拒信更是让小D怀疑人生,即使她已经有两封保底校的录取了。

焦虑的小D把希望寄托在了社交媒体上,包括但不限于去看portal的玄学button和页面变化,查看运势APP上的跌宕起伏,反复对比同龄人的background和profile等等。

看到小红书上各种大牛们的各显神通,她开始不断质疑自己的实力。

看到portal上细微的变化,又试图寻找和校对自己被录取的证据,一次又一次无力地挣扎使她身心俱疲。从不失眠的自己,有几个夜晚到了凌晨才入眠。她好像开始精神内耗了,自己已经深陷其中。

写在最后

虽然留学申请季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认真准备,合理规划,就不会让自己后悔。

无论是申请季过后实现梦想的你,是抱有遗憾的你,还是即将踏入申请季迷茫的你,最终去哪所大学并不会占我们想象中那么大比重。

每个选择导致的路都不一样,慢慢走,每条路都有独一无二的风景。​​

0 阅读:0

哲瀚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