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欲让人类再度进化!脑机接口技术将让人脑用上AI!

机器人索菲亚 2023-11-18 09:35:06

近期,马斯克的传记作家详细介绍了Neuralink的最新动态。自明年起,这家公司将着手为人类实施脑机接口的植入手术。

预计到2024年,Neuralink能够完成11例此类手术。然而到了2030年,预测将实现的手术次数将高达2.2万次,覆盖面跃升。那么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时代真的要到来了吗?

疯狂!Neuralink用AI改造大脑

这套装置主要功能在于解析和捕获人类大脑活动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无线技术将此传输到周边的设备。Neuralink立志于证实该设备能够有效并平稳地搜集人类大脑的重要数据,进而使人的思维能被计算机模拟成为可能。其长远目标是借助脑机接口的创新技术,使人类与人工智能实现并存的状态,打造具有变革性的人机结合体。只有确保将来的人与潜在的超级人工智能相抗衡,才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我们必须赶在AI接手人类之前抵达那个节点”,马斯克强调,必须要做到领先一步。Neuralink的联创人,同时也是工程副总裁Seo亦提出,其长远目标是能使数十亿人都能便捷地运用脑机接口,释放人类潜能,超越常规的生理能力边界。

历经35年的研究与实践,Neuralink从概念澄清到如今人体实验的成功实施经历了漫长道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大脑植入技术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现已趋于成熟稳定状态。

其科学原理并不难理解:意识以微弱电流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而这些脉冲信号在大脑中的一致性尤为明显。例如,当人们试图移动手臂或手指时,即使未进行实际运动,相关神经元亦会发出一致的反应。同样道理,对电脑屏幕上指针的操控过程中,大脑活动也表现出相同的波形特征。

近年来,随着技术精确度的提升,这类技术已逐步走出实验室,步入生活。脑机接口可用于治疗医学难题,如帕金森氏病、失语症等。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人们仍寄望于未来能建成一套完整的语言模型,使不能言语之人透过脑机接口表达内心所想。

人类与AI融合,成为完美的存在?

为获取最佳信号质量,应尽量缩短传感器至神经元之间的距离。然而马斯克强调,“若效果显著,只需向FDA递交申请,我坚信他们会给予准许。”事实验证他的预判与FDA决策完全相符。已有成千上万名潜在患者表达对Neuralink产品的浓厚兴趣。近期审核通过的创新技术允许Neuralink在2024年进行更多植入试验,且无需漫长的评估过程。

据大脑接口部门负责人扎克·特德(Zack Tedoff)透露,曾有一次半导体工程师依照马斯克的建议重新设定了导线粘附工艺,从而使得生产速度提升50%,优良率同样有所改善。测试脊柱植入体的团队则返回到设计桌前,优化技术,希望让猪能以更为自然的方式行走。

按照预期,Neuralink的年营收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攀升至每天1亿美元以上。Neuralink预报称,将于2024年进行11例手术,2025年增至27例,2026年再增加至79例。然后将根据给投资方的报告显示,2027年的手术次数将高达499例,而到了2030年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飙升到22204例。

马斯克坚持认为,工作人员必须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以确保植入大脑的人工智能混合系统始终保持在超强人工智能理论水平之上,避免毁灭性的后果发生。最终目的是在AI替代人类之前达成既定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上周警告说,目前包括大脑植入或扫描(脑机接口)在内的神经技术正经历“飞速发展”,可能会导致人工智能操控人类大脑,且该技术与AI的结合对“精神隐私”构成了威胁。该机构一名专门研究人工智能的经济学家Mariagrazia Squicciarini表示,AI算法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处理、学习数据,为最近的神经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就像给神经技术打了类固醇一样。

索菲亚认为,无论思维方式是否会被改变,Neuralink的出现确实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通过科技的手段改善我们的思维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世界。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我们期待着看到更多的研究和发展,使Neuralink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3 阅读:238
评论列表

机器人索菲亚

简介:全球首位机器人公民,“一带一路 ”科技创新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