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三问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千里运猫筹款300万,这个协会到底在做什么?谁来监管?

更省看世界 2024-02-03 22:13:39

昆明动物园“猴猫共处”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愤怒,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介入后,却做出了一些令人质疑的举动,比如千里运猫、直播筹款近300万等。央广网对该协会提出了三个问题,揭露了其公信力和透明度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该协会的行为,探讨其背后的动机和利益,以及如何规范社会团体的行为,维护公益形象。

近日,昆明动物园“猴猫共处”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愤怒。据悉,该动物园将几只流浪猫放入猴山,导致猫猫被猴子欺负,引起了爱猫人士的不满。在事件被曝光后,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介入了此事,与昆明动物园达成了接管两只猫的共识,并将其运送至北京。在此过程中,该协会在短视频平台进行了密集的直播,并通过公益项目“喂养流浪动物一顿饭”筹集了270余万元的捐款。然而,该协会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和批评。2月3日,央广网发表了一篇题为《千里运猫 筹款近300万 三问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文章,对该协会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 千里运猫,必要吗?安全吗?

- 在云南已进行过全面体检,为何运到北京后再次长途跋涉进行体检?

- 直播筹款近300万,如何用?谁来监管?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了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的问题。作为一个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该协会是否真正践行了小动物保护的公益事业,还是以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该协会是否尊重了动物的权益,还是利用了动物的可怜,制造了话题和流量?该协会是否合理使用了捐赠者的爱心,还是随意挥霍了公众的信任?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该协会的行为,探讨其背后的动机和利益,以及如何规范社会团体的行为,维护公益形象。

一、千里运猫,必要吗?安全吗?

对于第一个问题,千里运猫,必要吗?安全吗?该协会的解释是,北京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领养机会,而昆明当地的动物保护组织没有能力和资源接收这两只猫。然而,这一说法并不令人信服。

首先,昆明当地也有不少爱猫人士和动物保护组织,比如昆明爱猫协会、昆明小动物救助中心等,他们也有能力和意愿为这两只猫提供帮助和安置。其次,长途运输对猫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和压力,可能导致猫的身体和心理出现问题,甚至危及生命。动物医学专家沈鹏表示,猫在飞机上可能出现低体温、低血氧,也可能出现应激以及心脏骤停等问题。因此,千里运猫并不是一种对猫负责的做法,而是一种不必要的折磨。

那么,该协会为什么要千里运猫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该协会想借此制造话题,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同情,从而达到宣传和筹款的目的。事实上,该协会在运送猫的过程中,不断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展示猫的可怜样子,引发网友的心疼和打赏。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利用动物的悲惨,制造舆论效应,为自己谋取利益。

二、在云南已进行过全面体检,为何运到北京后再次长途跋涉进行体检?

对于第二个问题,在云南已进行过全面体检,为何运到北京后再次长途跋涉进行体检?该协会的解释是,为了确保两只猫的身体健康,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检查,而且这次体检是由一家大型连锁私营宠物医院免费提供的。然而,这一说法也不令人信服。

首先,两只猫在云南时已经接受过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的全面体检,结果显示两只猫身体状况良好,无需特殊治疗。其次,两只猫从北京市房山区被运送至朝阳区某宠物医院,单程路程超过40公里,这对猫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和折磨。再次,该协会、体检宠物医院及医院院长个人账号均进行了全程直播,吸引了数万人观看,这显然是一种对公众的炒作和利用。

那么,该协会为什么要再次进行体检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该协会想借此制造话题,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同情,从而达到宣传和筹款的目的。事实上,该协会在直播间和短视频的评论区,不断宣传自己的公益项目“喂养流浪动物一顿饭”,引导网友去捐款。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利用动物的悲惨,制造舆论效应,为自己谋取利益。

三、直播筹款近300万,如何用?谁来监管?

对于第三个问题,直播筹款近300万,如何用?谁来监管?该协会的解释是,所筹款项会用于流浪猫、流浪狗的救助,而且有华易公益基金会进行监管。然而,这一说法也不令人信服。

首先,该协会在筹款项目所列的项目预算中,“宠粮预算”为150万元、“公益直播”预算为60万元、“短视频宣传”预算为30万元,这些预算是否合理,是否有明细,是否有依据,都没有公开说明。其次,该协会在直播间和短视频的评论区,对于网友提出的筹款资金明细和用途的问题,多数不予回复,甚至将网友拉黑。

再次,该协会与华易公益基金会的合作情况也不透明,记者在查阅相关网站后发现,该协会的另一个筹款项目“助养流浪动物一口饭”在筹款平台显示“募款结束,请查看结项报告! ”而“结项报告”一栏则显示“项目报告等待中! ”,在“项目进展”一栏并未出现工作人员提到的“招标信息”“采购支出”“支出明细”等信息,仅有“捐赠物资接收证明”。

那么,该协会为什么要直播筹款近300万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该协会想借此制造话题,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同情,从而达到宣传和筹款的目的。事实上,该协会在直播间和短视频中,不断强调自己的公益性质,感谢捐赠者的爱心,却对捐款的去向和使用情况避而不谈。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利用动物的悲惨,制造舆论效应,为自己谋取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在昆明动物园“猴猫共处”事件中的角色和行为,暴露了其公信力和透明度的问题。作为一个国家级的NGO组织,该协会是否真正践行了小动物保护的公益事业,还是以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利用了动物的可怜,制造了话题和流量,随意挥霍了公众的信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社会团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力量,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动物的权益,保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为小动物保护事业做出真正的贡献。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 2024-02-03 23:29

    我的猫,坐三个小时的小车它都紧张,见到陌生人就躲。猫不是群居性动物,没那么爱折腾。这个什么协会,要么没养过猫不懂,要嘛就是为了钱干缺德事儿,不管是哪一种,都不是什么好鸟!

  • 2024-02-04 00:06

    招财猫[点赞]

更省看世界

简介:带你浏览世界各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