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鸡蛋价格下降,猪肉价格上升后小幅调整丨新发地一周菜价

新京报食物链 2024-04-08 19:00:42
本栏目数据由新发地批发市场数据统计部门每日统计新发地数百个商家后汇总得出,在绿松鼠独家刊发,同时上报国家农业部市场信息司。

猪肉价格走势

上周(3月30日-4月5日)前期,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格连续走高,周后期小幅调整。

2024年3月末-4月初与上年同期白条猪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单位:元/公斤) 4月5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8.30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3月29日)的18.50元/公斤下降1.08%;比上月同期(3月5日)的17.75元/公斤上涨3.10%;比去年同期的16.65元/公斤上涨9.91%。周环比小幅下降;月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大幅上涨。上上周末价格同比上涨5.11%,上周末同比涨幅有所放大。 上周,白条猪日均上市量环比小幅下降,仍是有屠宰厂不能按时入场交易,影响了上市量。由于节后一段时间各个屠宰厂的白条猪能否入场带有不确定性,价格波动的幅度剧烈,整体价格略高于北京其他批发市场,也分流了一部分客户转向其他批发市场进货,使得市场白条猪的销量也有所下降。这种情况下,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价格走势与实际的供求关系相背离。但是,新发地市场日均上市量环比下降并不意味着北京其他批发市场销量也在下降,相反,北京地区白条猪的销量实际上在逐渐回升,只有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销量不及此前数周。 最近一段时间,养殖场内存在着一种看涨的预期,因为有数据显示,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已略低于理想的标准值,且二元母猪的价格及断奶仔猪的价格都有所上涨,这意味着毛猪去产能的过程已初步完成,产能已触底,会逐渐回升。但是,如果冷静看待毛猪供应后期的走势,实际上仍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本轮产能调整,实际上是比较温和的,产能没有出现伤筋动骨的波动,后期即便价格出现反弹,反弹的力度也比较温和,况且这种反弹有一部分建立在预期拉动的基础之上。

此前曾说过,最近2年至3年,曾经有过预期对肉价的拉涨,当时涨势是比较坚定的,但是1到2个月以后,肉价又会出现回落,回落的步伐也比较坚定。近期虽然受到预期的拉动,但是猪价的走势还有些茫然,观望的成分也略多一些。猪价、肉价处于既涨不起来,也降不下去的状态,呈现僵持、小幅调整的状态。

鸡蛋价格走势

上周,鸡蛋价格稳中有降。

2024年3月末-4月初与上年同期鸡蛋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单位:元/公斤) 4月5日,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6.89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3月29日)的7.05元/公斤下降2.27%;比上月同期(3月5日)的7.14元/公斤下降3.50%;比去年同期(4月5日)的9.95元/公斤下降30.75%。周环比小幅回落;月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年同比下降31.95%,上周同比降幅略有缩小。 上周蛋价低位徘徊,主要原因是供应大于需求,一方面是供应能力在逐渐增强,近期又有一批新鸡进入开产期,市场上小码鸡蛋的上市量明显增多;另一方面是市场销售比较平稳,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市场上及养鸡场内鸡蛋的存量在逐渐增多,养鸡场的销售压力在逐渐增大,迫使价格继续在低位运行,短时间内难以有起色。

鸡蛋产能逐渐增大,主要是大型养鸡场产能扩张的速度比较快,蛋鸡养殖业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的发展在提速,进一步巩固了供应充足的局面。因此,在需求处于淡季的条件下,蛋价低迷的状态在所难免。

后期,蛋价还会出现一些波动,也会有所反弹,但是总体上看,蛋价基本上会维持小幅波动、反复调整的状态。

蔬菜价格走势

上周,蔬菜的整体价格缓慢回落。

2024年3月末至4月初与上年同期蔬菜批发平均价走势对比图 (单位:元/公斤) 4月5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25元/公斤,比上上周同期(3月29日)的3.34元/公斤下降2.69%;比去年同期的3.62元/公斤下降10.22%。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上上周末,价格同比下降11.41%,上周同比降幅略有缩小。

上周,蔬菜的整体价格继续下降,其中周前期价格略有反弹,周后期价格降幅稍微明显一些,使得周环比仍然出现小幅下降。

目前,蔬菜供应进入产地转换和生产方式转换阶段,多种蔬菜都进入供应链衔接进程,一些耐储蔬菜包括冬储蔬菜正在被新菜取代;一部分鲜嫩蔬菜的供应地由长江以南地区北移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冷棚生产的鲜嫩小品种蔬菜正在取代暖棚蔬菜。衔接过程中总体比较顺利,后续蔬菜的供应能力总体上比较充足,正因如此,蔬菜的整体价格还在稳步下降。

通常情况下,新菜的价格一般会高于储存菜的价格,新土豆价格高于老土豆,新大白菜的价格高于储存菜价格。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如新洋葱的价格略低于老洋葱。同样,产地北移以后,运输距离缩短,运输、保鲜的费用下降,北方蔬菜的价格会低于南方蔬菜,如上周莴笋价格下降,主要是山东、天津莴笋上市量增大,价格明显低于浙江、福建的莴笋。但也有相反情况,比如湖北的大白菜、圆白菜是露地生产的,在湖北菜逐渐退市以后,北方产区冷棚生产的蔬菜是高于露地蔬菜价格的。当四川西红柿从北京市场退市以后,北方暖棚或者冷棚生产的西红柿的价格要比四川的高一些。所以,在产地转换过程中,并不是所有蔬菜价格都会下降,有的反而会略有走高,每种蔬菜的价格走势不尽相同。但由于蔬菜的供应已由冬季模式转换到春季模式,蔬菜的整体价格还会逐渐下滑,价格还是处于季节性下降区间,所以,上周蔬菜的整体价格继续下降,尽管价格的降幅并不很明显,但下降的趋势相对明显。

短时间内,市场基本不存在短缺品种,没有价格会突然暴涨的蔬菜,相反,也会有一部分蔬菜存在集中上市的状况,短时间会有阶段性卖难现象。比如初春时间芹菜价格相对高一些,后续种植的地区有育苗量增大的现象;秋冬季大白菜不值钱,春季大白菜种植面积有压缩现象,减种大白菜的土地有扩种团生菜的现象,这些都有可能在后期供应阶段有所表现,即便个别品种存在短时间卖难现象,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卖难的现象也不会太严重。

随后,一些蔬菜的价格还会继续下降,也有一些蔬菜的价格降速会比较缓慢,还会有一些蔬菜价格会短时间有所反弹。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幅度问题及天气变化的因素。现在看来,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相对温和,不会出现太剧烈的波动。 后期,蔬菜的“整体价格仍然会表现出稳中有降的走势,也仍然处于季节性下降区间”。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供稿

编辑 / 张明璇

关注新发地 获取更多菜价信息

本文为绿松鼠(ID:xjbxinshipin)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