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互通!中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受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0 17:05:51

记者5月20日从京东获悉,近日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成为行业首家同时打通微信个人码和商家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京东金融App扫描微信收款码进行付款,还可以每天获得支付立减优惠,以中小微企业商户和消费者为代表的绝大多数移动支付用户都能从此次互联互通中受益。

据悉,此次互联互通的实现,在不增设码牌、不改变平台收款功能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支付选择。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分析,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都拥有庞大的活跃用户基础,也是支付行业具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两大平台进行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展现互联互通的示范效应,促使行业加快改革并实现共赢。

移动支付作为基础数字设施,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扮演着消费交易应用枢纽,推动着实体经济发展。但是,行业中也存在着各个平台“支付不互通”的问题。2019年在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即明确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市场信息显示,此前已有部分支付机构与微信支付实现个人码层面的互联互通,此次与京东支付在商家码的打通则是首次。行业人士分析指出,商家码的打通因为涉及商家与个人等多方交易主体,涵盖收退款等更为复杂的资金往来,需多方联调、测试和反复验证,既需要技术能力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推动落地,京东支付的技术积淀和促消费的能力为此次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

当前,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全球领先。截至2023年,国内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的业务总量超过1.4万亿笔,支付金额将近900亿元,服务超过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

支付关联居民生活保障、关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并切实推进支付“互联互通”。在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了支付机构小额、便民服务宗旨,强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有利于指导头部支付机构发挥好“头雁”作用,更加注重行业利益、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带头维护公平竞争,推进互联互通,扩大生态开放。据悉,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此次互联互通是在网联清算公司等机构指导下的积极响应和尝试,并通过网联清算公司的统一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最终实现。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