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华为云GaussDB的2023:让世界看见中国数据库力量

海峰看科技 2024-01-19 10:00:33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浩大工程,不仅构建起古代中国的防御体系,更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在我国数据库市场被国外厂商主导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一座万里长城,它在哪?

今年6月,笔者在上海见证了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问世。作为一款核心代码全自研的国产数据库,华为云GaussDB如同基础软件领域的万里长城,不仅保障了国内企业的数据主权,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基础软件领域强大的创新能力。

如今,GaussDB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3年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报告》报告中,GaussDB位于综合竞争表现领导者梯队,取得创新和增长指数双第一;在IDC报告中,七次蝉联本地部署市场份额国产数据库第一;拿下中国电子学会和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颁发的顶级奖项。

2023年已经过去,我们好奇,GaussDB缘何在业内的认可度如此之高?收获多项荣誉的秘诀何在?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揭晓。

打破国外厂商主导格局,GaussDB挺身而出

当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千行百业都在推动数字化,让大量设备联网、让大量系统上云,随之而来的便是数据量不断上涨。根据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数据量规模将从2022年的23.88ZB增长至2027年的76.6ZB。

作为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核心工具,数据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我国数据库行业发展如何?

长期以来,我国数据库市场一直被Oracle、IBM、微软等国际大厂产品主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在基础软件上的自主创新技术占比“捉襟见肘”。一位业内人士对笔者介绍,目前国内金融行业核心交易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产品和IBM小型机的比例在80%以上,一旦断供,十分危险。

而根据中国信通院的调研数据,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数据库厂商,部分厂商研发人员平均只有几十人不等,也让客户选型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用户选数据库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选择长期的合作伙伴。

今年6月,华为云挺身而出,发布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以软硬协同、全栈创新的数据库解决方案,给世界一个更优选择。

据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介绍,新一代GaussDB具备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高弹性、高智能以及易部署、易迁移的特性,实现了全面升级。

当下,GaussDB已在华为内部和金融、能源、政务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根据IDC《2023年上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华为云GaussDB本地部署市场份额国产数据库排名第一,这是自2020H1以来,GaussDB连续七次蝉联榜首。

正如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GaussDB今夕的惊艳亮相和发展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知道,华为在数据库领域持续投入已经超过20年,投入2000多名数据库专项人才,不仅打造出行业领先的GaussDB,还联合高校通过开设课程、出版书籍、培训认证等多种方式,为行业输出数据库专业人才。

获得业界广泛认可,GaussDB成金融行业首选

在欢呼和掌声的背后,金融、政企等行业客户更关心的是,GaussDB的实力究竟如何?能为行业带来哪些独特价值?

我们来从GaussDB在三个层面的进展和成功实践,结合事实效果解答上述疑问。

首先,在华为自身成功部署。了解华为的朋友都知道,华为有个“自己生产的降落伞自己先跳”的传统。那么,GaussDB在华为内部安全降落了吗?

据了解,GaussDB已全面支撑起华为公司的MetaERP,在9大核心模块中稳定运行,业务效率提升10倍。要知道,华为有着巨大的业务体量,年收入约6000多亿人民币,全球有20多万员工,内部业务系统非常复杂,对数据库要求十分高。

GaussDB+MetaERP做到了。以数据量最大的库存服务为例,在GaussDB助力下,华为库存服务日处理库存作业峰值指令接近510万笔,库存交易核算从70分钟降至13秒。截至目前,GaussDB已完成华为600多套数据库的全面替换。此外,在华为终端云,已建设6000多个GaussDB数据库节点,目前已经承载高达6个PB数据。

其次,在诸多金融机构成功部署。金融行业数据规模巨大、数据价值高、数据应用场景复杂,是数据库的练兵场,其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性能、稳定性等方面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自然成为检验GaussDB综合实力的“试金石”。

据悉,GaussDB是更加适配金融机构需求的数据库,实现了软硬协同,具备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高弹性等优势特性,能够做到轻松部署和迁移,帮助金融机构实现自主创新和业务稳进。

目前,GaussDB已运行在中国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40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商农信、保险、证券等客户的核心业务中。以邮储银行为例,GaussDB助力其新系统为6.5亿个人客户提供日均20亿笔、峰值6.7万笔/秒的交易处理能力,性能大幅提升。

根据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报告》显示,华为云GaussDB在增长指数和创新指数两个维度双领先,位列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综合竞争表现的领导者梯队。

沙利文认为,GaussDB持续进行数据库技术完善与创新,同时利用业内领先的Oracle兼容性及迁移工具帮助金融客户稳定迁移,得到金融机构广泛认可。除了国有大行以外,已在股份制、城商农信、保险、证券类客户规模上线。

最后,从金融走向其它行业,从中国走向海外。经过MetaERP和金融行业对GaussDB实力的双重盖戳认证,GaussDB终将要驶向理想中的星辰大海,那便是从金融行业走向其他对数据库有高要求的行业,比如能源行业的国家管网、交通行业的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政务领域的陕西省财政厅,都在使用华为云GaussDB。同时,GuassDB也将从中国的创新场景走向全球市场,让国产技术出海,成为世界之光。

GaussDB领先秘诀何在?离不开三大优势

2023年,对GaussDB来说,是升级发展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除了被客户坚定选择,GaussDB还拿下两项重磅大奖。

4月,GaussDB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多名院士一致认可。11月,GaussDB获得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对其技术实力给予肯定。

GuassDB取得不俗成绩的秘诀何在?笔者认为核心原因是如下三点。

其一,持续深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历来是华为征战市场的优势所在。GaussDB具备高可用、高安全、高性能、高弹性、高智能五大优势,带来技术上的超越。同时,在数据库替换场景中,GaussDB以易部署、易迁移的一站式服务,助力客户实现迁移无忧。

其二,软硬协同全栈自主。GaussDB数据库核心代码自研。同时,GaussDB通过在计算、存储、网络等方面的深度优化,突破纯软件层面性能优化的天花板,让GaussDB实现软硬协同,性能倍增。

其三,生态与人才并重。目前,GaussDB已与各行各业的TOP ISV伙伴构建超过300个联合解决方案,构建起强大的服务能力。GaussDB还在全球拥有700多项核心专利、2000多名硬核研发人才作为强有力支撑。截至去年6月,华为已经培育了4.5万名GaussDB数据库人才。

笔者观察:做难而正确的事,筑起新时代万里长城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都很重视数据价值的挖掘,数据库作为幕后英雄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它上接应用、下接芯片和操作系统等硬件,占据着承上启下的C位。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有华为云GaussDB在数据库研发道路上锲而不舍,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正如拿破仑所说:世界属于勇敢者。无疑,GaussDB也是数据库赛道的勇敢者,它能在金融等关键领域收获大量掌声与鲜花,可谓实至名归。

2023年,是注定难忘的一年。今年华为带给我们太多惊喜,实现MetaERP全栈自主、把卫星通信带入消费终端领域、Mate系列旗舰手机王者归来、GuassDB成为金融行业数据库首选……一项项创新性的突破,可谓石破天惊,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更广阔的未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相信,在华为这样的先行者带领下,我们将突破一个个卡脖子技术,筑起新时代的万里长城。同时,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加速数字经济的腾飞。

1 阅读:40

海峰看科技

简介:关注5G、手机、AI、云等技术和产业发展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