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孕小课堂|“阳康”后,免疫力仍是对抗病毒的“刚需”

麦吉科普 2024-01-19 10:53:55

围孕专家小课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王格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疫情防控“新十条”。疫情管控逐步放开,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株BA.5.2、BF.7、BQ.1在我国流行。虽然奥密克戎致病力明显减弱,但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大多数人群感染,呈明显聚集现象,感染人群并从城市蔓延至农村,免疫力低下者易于感染。大多数新冠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肌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快速进展为“大白肺”,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流行已有较多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报道,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免疫功能缺陷是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之一。虽然轻症患者可以凭借自身的免疫力和支持对症治疗恢复,但部分“阳康”患者仍遭遇“长新冠”的困扰,出现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呼吸短促、嗅觉丧失、失眠、耳鸣和肌痛等不适。在经历了不平凡的与奥密克戎作战的一个多月后,“未阳人”担心变阳,而“阳过”及“阳康”患者则担心成为“重阳”。那么究竟如何更好地面对,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呢?除了积极地做好防护措施外,提高免疫力是关键,免疫力是战胜病毒的强大“武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防疫武器,只要免疫强大,就能进一步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一个强大的免疫系统,需要的是稳定的体内环境和源源不断的强大修复能力。”上海医疗专家张文宏接受采访时也说:“抗击新冠,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遇到细菌或病毒时,我们的免疫细胞会快速反应,抵抗或将其清除,从而保护我们。而免疫功能的紊乱可能是导致新冠病毒感染持续性后遗症的主要因素,进而对患者的长期预后产生影响。

那么,“阳康”患者怎样才能提升我们的免疫力呢?

要做到适量运动、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睡眠。

第一,注意合理膳食,食物种类要多样化,要对各种食物进行合理搭配,保证足量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必需脂肪酸、膳食纤维、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能量充足的同时,通过合理膳食搭配,提高我们的营养状况,从而增强免疫力。孕妇也可以补充含叶酸的多元营养素,增强免疫力,备孕及孕早期可以预防出生缺陷,保障营养均衡,孕中晚期可以降低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一、适量运动

对于“阳康”人员,运动需循序渐进,以个人感觉舒适为原则。“阳康”初期可进行呼吸训练、韧带拉伸等运动,接着进行散步、日常家务、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最后恢复有氧运动,如竞走、跑步、游泳、自行车等。运动频率控制在每周3~5次,每次约半小时。如在锻炼过程中遇到明显喘气、心慌、胸闷、气短等情况,则立即停止运动。

二、平衡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平衡膳食、食物多样、色彩丰富、合理搭配。合理膳食是免疫系统强大的根本,良好的免疫系统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顺利康复和避免康复后“复阳”及“再感染”是十分重要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肉类、奶类和豆类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整体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水平不足,其中包括维生素C。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成人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mg。维生素C具有多项免疫调节功能和抗氧化应激作用,对肺部疾病,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均有治疗作用。阳性患者大量出汗、腹泻或呕吐造成维生素C丢失,新冠病毒感染产生的炎症反应导致维生素C下降,亦需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研究表明,维生素C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潜在益处。大剂量维生素C的补充能够降低重症新冠患者和“长新冠”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尤其是对维生素C缺乏患者和维生素C大量消耗者。食物和新鲜蔬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市面上的维生素C补充制剂片剂为100mg/片,注射液为500mg/瓶,泡腾片为1000mg/片。处于疾病期的患者,每日补充大剂量(如1000mg/天)维生素C可有效提高免疫力。研究发现短期内8g/日口服,10g/日静脉注射的维生素C剂量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当出现高草酸盐尿症、尿路结石、痛风等,使用维生素C补充剂需慎重。

三、其他措施

戒烟限酒、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睡眠也是重要的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部分“阳康”人员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吸烟则会加重咳嗽反应。并且长期吸烟后,肺组织相关淋巴结中的免疫细胞功能会下降。限酒,成年人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过量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损伤免疫力,大量研究不提倡饮酒。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能使人体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从而降低免疫力。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数量,增强肝脏解毒功能。而“阳康”人员睡眠不足则白日更容易感到疲劳,不利于身体恢复。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 等.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防控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 2023,103。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推荐意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

3. Perlis RH, Santillana M, Ognyanova K, et al.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Long COVID Symptoms Among US Adults. JAMA Netw Open. 2022;5(10):e2238804.

4. Saeidi A, Tayebi SM, To-Aj O,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Natural Products and Minerals in the SARS-CoV-2 Pandemic: An Update. Ann Appl Sport Sci. 2021;9(1):e976.

5.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网站:http://dg.cnsoc.org/

6.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体检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 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康复期人群健康体检特殊项目的专家共识。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3,17。

7. 上海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营养管理建议。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12。

8. Milani GP, Macchi M, Guz-Mark A. Vitamin C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Nutrients. 2021 Apr 1;13(4):1172.

9. Motti ML, Tafuri D, Donini L, Masucci MT, De Falco V, Mazzeo F. The Role of Nutrients in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Post-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 Nutrients. 2022 Feb 26;14(5):1000.

10. Farjana M, Moni A, Sohag AAM, Hasan A, Hannan MA, Hossain MG, et al. Repositioning vitamin C as a promising option to alleviat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Infect Chemother. 2020;52(4):461–77.

11. Vollbracht C, Kraft K. Oxidative Stress and Hyper-Inflammation as Major Drivers of Severe COVID-19 and Long COVID: Implications for the Benefit of High-Dose Intravenous Vitamin C. Front Pharmacol. 2022;13:899198. Published 2022 Apr 29.

12. Francis TV, Sooriyaarachchi P, Jayawardena R. Usage of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to improve immunit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n online survey. Clin Nutr Open Sci. 2022;43:6-19.

13. Olczak-Pruc M,et al. Vitamin C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ients. 2022 Oct 10;14(19):4217.

14. Firouzi S, et al. The effect of Vitamin C and Zn supplementation on the immune system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OVID-19 patients. Clin Nutr Open Sci. 2022 Aug;44:144-154.

0 阅读:6

麦吉科普

简介:专业权威的疾病百科知识,做你生活的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