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算成功吗?皮旅、鄂东独2旅,才是藏在突围中的英雄部队

历史总探长 2024-01-29 22:00:13

其实,有时候想想,中原突围中有哪一支部队不是英雄的部队呢?

一直以来,我都高度反对过度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过度的“集体英雄主义”,因为只要过度,就会无形中抹杀一些人的付出,甚至忽略他们的付出。

中原突围中的部队,不止一支,的确论其功勋而言,真正在这场突围行动中做出巨大牺牲的是我们不经常听说的“张体学的鄂东独2旅”。

1945年8月,日本投降。

中原解放区作为我各处解放区的前沿屏藩,承担起了第一线防御的作用。原来各地游击作战的部队也奉命快速向着以大别山为核心的中原解放区集结。

在8月10时间,陆陆续续集结的部队有:

原来活跃在大别山地区的李先念所部新四军第五师;

嵩山登封、方山地区的河南军区部队;

水东(开封、商丘)一带王定烈所部水东八团;

南征北返到河南地境的王震所部八路军359旅;

这四支部队构成了中原解放的主要野战军力量,当时的中原军区计有野战军三万人,地方部队三万人,并李先念担任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刚成立时,所辖解放区范围并不大,其下辖部队战斗力也一般。单凭六万人的防守力量想要抗住国军的第一波进攻,几乎是不太可能得事情。

所以,李先念决定在巩固原来大别山解放区的同时,尽快冲向了西面的桐柏山区发展,利用两座山地在实现扩大解放区的同时,也实现对平汉铁路的全面包围。

问题是李先念一出手,蒋介石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平汉铁路是与津浦铁路并行的两条南北交通大动脉,到时候李先念封住平汉铁路,陈毅封住津浦铁路,蒋介石的大军便被南北割裂,他的大运兵计划就会严重受阻,抢占解放区的任务也就无法实现。

中原解放区必须首先击穿!

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1月,蒋介石对这块心目中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布置了三十万的大军,并且以桐柏山区为重要进攻方向,率先发起了进攻。

仅仅三个月,李先念所部刚发展起来的桐柏山区再次丢失,六万多人的部队被压缩至罗山、应山、经扶、光山四县地区。因为蒋介石在外围的重兵围困,中原解放区很快便陷入了粮食危机,地方部队相继遣散回乡,防守力量只剩下三万多人。

1946年,6月。大别山深处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本该平静的岁月。

蒋介石的进攻开始了。

蒋介石是一位向来乐观的人,他给前线指挥官刘峙大将军限定的完成时间为【48小时】。

这该说不说的,这点时间还不够我上班时间的。拿下大别山、平息中原野战军我估计有点够呛。

果然,蒋介石还未发起进攻时,李先念已经决定提前突围,突围主力兵分南北两路:

北路军(中原局、中原军区直属机关、第二纵队第13旅、第15旅第45团、第359旅):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率领,沿着广水、信阳挺近,向西越过平汉路突围

南路军(第一纵队第2旅、第3旅):王树增率领,沿着孝感、花园地区突围

这两支部队是撤退的主力,也是必须要保留下来的革命火种。

那么,谁来抗住第一波伤害呢?

既然是撤退,自然不能由南北两路大军来抗。

为了准确理清楚到底谁才是抗住真正第一波伤害的部队。我特意查阅了当时的电报往来,基本说法都是有两支主要负责抗伤害的部队。

一支是第一纵队第1旅(即后来威名远扬的皮旅),另一支是鄂东独2旅(即后来被忽略的张体学旅)。

这两支部队具体承担的作战任务是,皮旅负责尾随主力行进,伺机向东或者向西突围。而张体学旅主要是接防原中原军区驻地宣化店。

南北两支突围主力,南路军全部被打散,失去了战斗力。北路军又被打得兵分两路,李先念所部进入山区,创建了豫鄂陕军区,王震所部顺利进抵陕北。

尾随诱敌的皮旅也是东西横跳,越过了国军的驻防区,顺利进入了华东地区。

那支真正留下来接防宣化店的鄂东独2旅,6000多部队,先是被打散,在山区打游击,游击部队又被打散,仅剩100多人。

这是一支被很多人都忘却的英雄部队。

真实的历史,从来不会辜负一支英雄的部队。

依稀记得英雄纪念碑上的那句话: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们这场战争,倒下了太多的英烈。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没有名字的,也没有故事的。我们可能只知道他们是曾经倒下的革命英烈,今天的你我所能够做的也可能仅仅是记住他们,记住他们卓越的贡献。

张体学的鄂东独2旅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我们更不应该忘记这支部队为伟大的解放战争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形容这支部队的卓越贡献,曾有人写下四个字:

---「主力灭失」!

我们难以想象,写下这四个字需要多大的勇气。只是希望大家,记住历史,记住属于英雄的真正历史。

13 阅读:3451
评论列表
  • 2024-01-30 13:39

    鄂东独2旅是正真伪装成中原局的部队,而且只能在宣化店固守,并且不停用中原局的名义发报。而1旅任务是伪装主力突围,可以机动。所以固守的部队只能面对建制被消灭的结局。可以说这是一支真正“集结号”的部队,比惨烈的是,他们等不来集结号。

    筑路人 回复:
    实事求是很难啊
  • 2024-01-31 14:08

    能打这样的仗谁不是英雄啊

  • 2024-01-30 07:59

    苏中七站七捷,3万对12万

  • 2024-01-30 14:06

    中原突围是1946年的事,而不是1949年。论述此等历史事件,必须要慎之又慎啊!

    用户12xxx87 回复:
    还有南路突围的领导人:王树增
  • 2024-01-30 18:45

    真的是佩服你!头条能做的这么好一起努力

  • 2024-01-30 22:20

  • 2024-01-30 14:46

    6万多人,不少了。看看当年粟裕面临的困难。

历史总探长

简介:胸无点墨,不如看史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