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首席专家谈:基本养老金体系要改革?不要与五险一金挂钩?

匀枫财技大兜底 2024-03-04 23:48:24

社科院首席专家提出的一个新颖的观点,我们的基本养老金发放是不是应该与在职时缴纳的社保挂钩呢?还是应该变成一个普惠的养老津贴呢?这两者是不是应该脱钩,而且覆盖面应当扩大,让全国每一个老人都不能少!

这个观点真的是一个颠覆性的看法,这名蔡专家的建议值得大家深入讨论。要知道,现在养老金体系是由三大支柱构成的,其中第一支柱就是社保养老金,它的最重要作用就是保证老人在抵达退休年龄之后,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我国老人养老的基础保障,绝大多数劳动者在退休后都是依靠月月发放的这笔钱来生活的。

我们的养老金已经是18年连涨了,当初在2004刚开始全面推行社保养老金体系时,可能很多人的每月养老金仅仅只有一千多元。但是随着每年3%到5%的比率,持续的先上涨,最终现在养老金的全国平均数都达到了3300多元了。而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养老金平均数都达到了5500元以上了。

不过社保养老金目前的缴费和发放机制,那就是假如劳动者在上班时缴存的金额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就高,道理是自己上班时单位和个人缴存,国家进行投资理财,退休后再发放给个人。但是我们现在每年养老金的收支方法是先收取当年的劳动者缴纳上来的社保缴费,然后发放给退休老人的养老金。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那就是劳动者领取的养老金机制与现在养老金的当年发放机制是有着冲突的。那么在未来老龄化趋势下,我国领取的养老金的老人越来越多,上班的劳动者相对会越来越少。最终有没有一种可能,按照这个机制构造起来的社保养老金,可能会呈现缺口越来越大,需要国家财政不断兜底,那么未来负担和压力会不会越来越大呢?

据最近的数据,2023年财政部显示32个省市地区,共有财政补助预算10736.98亿元,比2022年的预算数10155.76亿多了581.22亿。显示出压力越来越大,当然现在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接近6万亿元,不过随着支出增加,还能结余维系吗?

所以专家建议,应该是整体改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体制,未来不应该再与上班时缴存的养老金金额挂钩。而是将所有的老人都覆盖在内,进行整体统筹,整体确定养老金发放比例。同时现在养老金覆盖率还没有做到100%,而且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比例还是比较少,导致发放时养老金差距巨大。

例如,目前城镇职工养老金全国平均数在3000元左右,而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数可能只有300元,两者相差很大很大。即使都是领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呈现出社保养老金高低悬殊差别越来越大,就以城镇职工养老金为例,有些人一个月可以领取1万多元,有些人只能领取1000多元。

这样即使国家每次上调养老金增长比率时,即使低水平的养老金上调比例更高,但是由于养老金基数差别很大,最终调整的绝对金额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例如3000元的调整8%也只有240元,而1万元即使调整5%也增加了500元,那么养老金的差额不就是越拉越大吗?

那么养老金应该如何调整呢?能够让社会更公平公正呢,也能让老人的退休生活更加平等和稳定呢?如果进行调整之后,让每一个老人都能得到最基础的保障,不再退休后还有天差地别的差距,这可能是一个好的思路。

0 阅读:23

匀枫财技大兜底

简介:敬天爱人,财富透视。带你看最靠谱的金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