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灭亡前,发生了2件怪事,至今都让人觉得诡异

陋室文史 2024-01-16 14:39:23

公元1368年,朱元璋以乞丐之身建立了大明王朝。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自此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人掌权的封建王朝覆灭。

总有人认为明朝命不该绝,直到清代乾隆年间还有人想要反清复明。不过,在明代灭亡的前日,确实发生了两件奇怪的事情。倘若这两件事换一种发展方向,明朝也许真的不会灭亡。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严格来说,明朝灭亡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而是经过了几代离谱皇帝的共同努力,使得这一庞大帝国积重难返。

朱元璋去世后,按照遗诏,当皇帝的应当是昭明太子的儿子,皇太孙朱允炆。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谋反,最终成为皇帝,朱允炆出逃后不知所踪。

朱棣对此放心不下,派人四处寻找,这其中就包括七下西洋的郑和。郑和下西洋固然向外国传播的中华文化,却也大量消耗明朝的国库,给明朝的经济埋下隐患。

这只是明朝经济上的弊端,而明朝的政治更是一塌糊涂,大明的皇帝似乎都有些不正常。

朱棣去世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朱高炽贪吃,体型肥胖,没多久就死于疾病。圣孙朱瞻基即位,朱瞻基寿命也不长,最后几年还喜欢逗蛐蛐不理朝政。

他死后,他的儿子朱祁镇即位,这位大明战神亲征瓦剌后被俘,他兄弟朱祁钰在此期间当了几年皇上,等他回来后又还政给他。

朱祁镇死后,长子朱见深即位,朱见深恋母,独宠大自己十七岁的小保姆,小保姆死后不久他也跟着去了。并且他不理朝政,导致朝廷混乱,太监当道。

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倒是一个正常的皇上,但是朱佑樘的儿子朱厚照不正常。朱厚照当皇帝时,因为热爱民间艺术而将民间杂技艺人召到宫中陪他玩,整日不理政事。

朱厚照死后无子,朱厚熜即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嘉靖皇帝,嘉靖喜欢道教,天天练长生不老丹,最后被自己炼的丹药给毒死了。他死后,他儿子穆宗即位,穆宗爱女色,死于床事过密。

穆宗的儿子是神宗,神宗十岁就当皇帝,被张居正管教着学习,成年后开始厌学,28年不上朝不理朝政。下一任皇帝光宗像穆宗一样,也死于体虚。

光宗之后是熹宗,熹宗喜欢木工,据说他技艺精湛堪比鲁班。这位皇帝整日锯木,将国事交给大太监魏忠贤,导致本就不妙的大明更糟糕了,努尔哈赤趁机攻占沈阳。

熹宗没有子嗣,他去世后,他的兄弟思宗即位,思宗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那个在煤山自缢的崇祯皇帝。

夙兴夜寐 不敢废怠

熹宗在世时,崇祯从未曾觊觎过皇位,从没觉得皇帝之位和自己有什么关系。那时他只觉得宦官当政不妥,却碍于身份不好对熹宗提意见。

等到崇祯即位后,他才发现自己从熹宗那里接收的是一个大烂摊子。朝廷已经被宦官们祸害的乌烟瘴气了,国库也是老鼠进去都得饿着出来。至于国土安危,不说边境虎视眈眈的清兵,就连国家内部都有各种起义军。

对于崇祯来说,他治理朝政的过程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灭了东边的火西边又发了水,整个大明都是没救了的状态。按理说,大明的气数到此就该尽了,可是崇祯是个很有责任感的好人,他不甘心祖宗的基业毁于一旦。

在位这几年他夙兴夜寐,据说他整日里起得比鸡都早,二十来岁就满头白发了。他燃着自己的心血,确实让大明多活了几年。可是天命不可违,他终究是没能力挽狂澜,将大明这艘沉船拉上岸。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的军队开始攻北京城。不久后,京城陷落,崇祯逼迫皇后、妃嫔和女儿自缢,随后又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登上煤山,二人相对自缢。

这是明朝为数不多有政治才能的正经皇帝,也是明朝唯一一个上吊自杀的皇帝。其实在中国历朝历代,丢失国家后以身殉国的皇帝都是很少见的。可以说,崇祯是一个非常有骨气、有能力的人。

崇祯的政治才能,有一个人看在眼里,这个人就是他的敌人李自成。

心惊胆战 疑神疑鬼

李自成也和朱元璋一样,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小时候给地主放羊,长大后觉得活不下去了,就率领同乡起义。他最开始的愿望也许只是能吃饱饭,随着战争范围越来越大,他发现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控制。

李自成从来都不认为自己能当好一个一国之君。治理好国家,安置好百姓,这些都不是他擅长的,并且他认为崇祯对此很擅长。在攻破北京城的前一刻,他派人送给崇祯一封信。

这封信的大概内容是,只要崇祯让李自成在西北自立为王,并赏他白银百万两,他就不再谋反,还会帮崇祯攻打其他起义军甚至是清军。这对于崇祯来说是好事,毕竟他已经走投无路了。

但是崇祯没有答应,当皇帝的这些年,他时刻紧绷着一根弦,早已杯弓蛇影,根本不敢相信李自成。

优势方想要归顺,劣势方死不同意,这便是大明灭亡前夕的怪事之一。

怪事之二依然源于崇祯的多疑。

在李自成攻打京师后,崇祯向四个人发出了求援信号,他们分别是吴三桂、左良玉、黄得功和唐通。只有唐通整顿兵马,准备即刻开拔,去救崇祯。

而崇祯却派人监视唐通,唐通发现后感到心寒,便不再出兵。可以说,崇祯的这点小动作把自己最后的希望浇灭了。

当时的崇祯内忧外患,已经属于一个没什么能输掉的状态了,没有人能理解他监视唐通的意义何在。这便是大明灭亡前的第二件怪事。

最终,崇祯绝望之际选择自缢身亡,经历了16代皇帝的大明王朝缓缓落下帷幕。

崇祯认为,自己已经为大明竭尽全力了,大明覆灭,是天要亡大明,而非他的过错。从他的角度来看,事实确实如此。

不过倘若将时间轴拉长,就会发现他前面的那些个大明皇帝是多么的荒唐,大明的覆灭,确实不是他的错,也不是老天爷的错,而是一代一代荒唐皇帝积累下来的问题。

他只不过,是最后那个承载结局的可怜人。

0 阅读:1538
评论列表
  • 2024-01-17 14:02

    天子守国门,君王是死社稷,真硬气

  • 2024-02-25 03:38

    明朝,朱元璋风水已经非常好了,他的一脉子子孙孙,皇帝当了近三百年…奇迹啊……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