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旧影话九江|民国小报的惊悚故事

冯晓晖 2024-03-06 23:51:33

《故纸旧影话九江》系列采撷报刊书籍、档案文件、照片地图等,立足当代视角,通过解读原始史料,多维度地向读者展示九江近代的历史风貌。

本篇资料:

民国三十五年(1946)六月五日第六期《一周间》,作者不详。

篇名:《九江磁窑活烧处女》

背景说明:

《一周间》是一份民国时期在上海出版的周刊。据记载,1934年5月17日,上海现代书局创办《一周间》,主编张常人、洪深,该刊物现存仅五期。1946年5月1日,《一周间》周刊在上海再次出版,每期12页,现存最后一期为1946年9月27日出版的第十四期。两份杂志风格不同,前者有国内、国际要闻,图书、电影及评述等,后者多为国内八卦新闻,两者无继承关系。1946年的《一周间》的出版地址为上海宁波路同和古里四号,售价每册300元。编者尚未查询到该周刊的其他信息。

正文:

我国产磁器砖瓦之区,若江西景德镇、九江、宜兴等地,向来通行着一种恶规,那便是每一新落成之窑,在开始出品之前,必须选择一对童男童女作燃料葬之,则日后烧出来的磁器彩色必特别鲜丽,样子特别好看。

这样惨无人道的迷信举动,九江政府在七七事变之前一度严厉禁止过的,但九九胜利后的今日,据说一般窑工仍沿袭旧规,以活生生之人充燃料。不过办法已有了更变,原来童男童女已改为处女一名。

那些处女,大多数都是从外地贩卖来的。不过初来时在窑主家里要住上二三年光景,并非立即殉窑的,在此一时间内,窑主对他必以亲生的女儿看待,一切需要,尽量供给,(不过除去男女之间“解决”事件)养得她们服服帖帖,等到新窑一旦落成,则便冷不防把她投入火窑去,因为窑火猛烈,故而一个处女往往烧得连骨灰也不易觅得。

窑主感其恩,故每逢处女忌日生日,必为她们做羹饭超度,并为她们找觅鬼“对象”把她们嫁出去,那正如宁绍(宁波绍兴)人为死人成亲“阴配”一般。在科学昌明的原子时代,还有此种愚不可及的恶规,真是笑煞外国人呀!

解读:

这是一段仅400余字的短文,内容虽然惊悚了些,却也没有更多的转折或细节,可以解读的内容并不多。

先说“磁窑”。历史上,“磁”与“瓷”二字长期混用,但“磁”使用的时间更长,也更广泛。“磁器”一词或许诞生于磁州窑(今河北磁县),如今仍有大量遗留,如北京的磁器口。从这份报道中可以看出,“磁器”仍是民国时期的主要用词。直到上世纪直到5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强力推行文字规范化工作,规定通用“瓷器”称谓,不提倡使用“磁器”。如今日本、韩国、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现在仍然继续使用“磁”字。

童男童女祭献或处女祭献,是全世界大多数民族早期原始宗教所通行巫术仪式,并不止限于中国。以血肉之躯献于冶炼之炉,更是古已有之的习俗,典型的是干将莫邪剑的铸造,传说干将莫邪为夫妻,为吴王阖闾铸剑,炭烧多日而不融,于是莫邪跳入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莫邪是女子,本文中说的也是用处女祭献。祭献后的女子成为了炉神,所以窑主之前必须以亲生的女儿看待,献祭后也要感恩超度。

童男童女献祭磁窑是有明确记载的。据《玉杂俎》卷十二谢本:“景德镇所造,常有窑变之。不依造式,忽为变成,或现鱼形,或浮果影。传闻初开窑时,必用童男童女各一人,活取其血祭之。故精气所结,凝为怪耳。”

以上摘自《景德镇陶瓷民俗文化与民间传说的研究》,作者:吴本荣等;来源:景德镇陶瓷学院。编者未能找到《玉杂俎》原文,故无法确定其年代。

到了1946年,这种封建恶习还会在九江存在吗?编者并不相信,将一位大姑娘在家里养几年,再猛然间把她推入火炉,是谋杀,这种事情瞒不住的,民国政府再无能也不会坐视不管。以编者看来,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份八卦杂志道听途说或刻意渲染的惊悚故事。

文章的最后一句挺有意思:“在科学昌明的原子时代,还有此种愚不可及的恶规,真是笑煞外国人呀!”是经典的鲁迅先生所总结的“友邦惊诧论”。

【后记】本篇轻松一下,也是告诉读者,本系列什么类型都会有。这则惊悚故事的主要内容不可当真。编者研究这篇文章,是因为文章的第一句:“我国产瓷器砖瓦之区,若江西景德镇、九江、宜兴等地。”这句话才是编者所看重的文史价值。

瓷器生产与销售,是九江近代商业之大宗,亦是编者近来所关注的课题。人们总说的九江的茶市和米市,以编者看来,九江近代有三市:茶市、米市和瓷市,或许瓷市的影响力和历史周期,更大于茶市和米市。

0 阅读:2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