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詹天佑修的人字形铁路,耗银693万两,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社工 2024-01-19 20:28:11

中国的近代化对比世界范围来说,可以说是落了后乘,当其他国家已经依靠蒸汽推动生产力时,清朝却依然在依靠马车、驴车进行交通。

而此后的洋务运动中,虽然清朝已经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对于民生方面却并未太过重视,直到1909年之后,中国才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铁路——京张铁路。

作为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完全设计、投资、建造的铁路,他的总设计师詹天佑在这条铁路上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巧思。

在清朝内忧外患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这条铁路不仅解决了历史上多个难题,更是花费远低于同时代的其他铁路,为我国的铁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京张铁路的建成

清朝在被西方列强经济侵占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虽然在政治上受到把控,但也给了不少人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机会——留学。

作为留学生的一员,詹天佑年纪轻轻,就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在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准备毕业后回国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美国留学期间,詹天佑便发现,铁路作为跨时代的交通联系方式,千里之遥一日可至,如果能够运用在幅员辽阔的中国,那对民族的发展可谓是利在千秋。

于是在耶鲁大学当中,詹天佑投身在铁路学习当中,仅用了三年时间便成功毕业,同时舍弃了众多国外企业的橄榄枝,毅然选择了回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1881年,正值青春年少的詹天佑便回到了中国准备大展身手。可惜的是当时的清朝对洋人早已是予取予求,境内的铁路被外国人全权把控。

对于詹天佑,清朝的官员们也并没有特别高看,只是按照以往的安排,把他安排到福州去挂职锻炼了,这一待,詹天佑便度过了七年的时光。

直到七年后,27岁的詹天佑才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成功在众多外国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中层工程师。

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朝虽然还在勉力支撑,但洋人对清朝经济和民生的把控却是越演越烈。

当时修建的所有中国铁路,虽然名义上还是中国,但基本都是洋人负责全部设计和投资工作,中国人只能付出劳力换取少额的报酬,完全没有自主权。

詹天佑即使才华横溢,却也只能在公司里给洋人打下手,勉强参与到设计图绘制当中,想要自主设计,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05年,44岁的詹天佑数十年如一日在铁路领域深耕,虽然一直没有得到机会证明,但他的才能早已在铁路领域无人不知。

就在詹天佑准备继续熬下去时,机会终于找上了门。清政府的人亲自上门找到他,请他主持修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铁路。

这让詹天佑兴奋不已,但他随后也意识到了这项工程的困难,原因就在于资金不够。

清政府之所以不找洋人设计,因为按照他们的设计,那这条京张铁路的资金最少都需要两千万两白银,对于当时还在赔偿各种条约的清政府来说,这笔钱太高了,他们负担不起,之所以找到詹天佑,也是因为资金的问题。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詹天佑并没有拒绝这个极其困难的要求,反而是更加抖擞精神,亲自带着学生背起仪器就赶往现场实地调研。

在数年后,詹天佑就给出了一份充满可行性的铁路蓝图,并亲自开始主持修建。

在铁路的八达岭段,按照当时的设计方式,那就需要打穿大山,但是詹天佑考虑到资金因素,便果断研究出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人字形铁路。

这个世界首创的铁路最大的优势就是摆脱了单轨铁路的弊端,不再需要在车站内才能更换车头,而是让车头独立出来,从而让列车的头尾都是车头。

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折返的问题,不仅能让火车快速更换车头,还能让铁路能够依照山势而建,省钱省时。

在他的主持下,京张铁路甚至比原计划更早两年就通过了竣工验收,成为了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铁路。

并且清政府不仅没有花费两千万白银,反而只需要其三分之一的成本,就达到了洋人修建的铁路的正常效果,甚至效率更胜于其他铁路,可以说得上一个铁路史上的奇迹。

二、京张铁路的落幕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中,这条铁路都承担了经济发展的重任,成为了赖以为生的发展大动脉。

直到2016年,这条铁路才因为建设时间过长,还有京张高速铁路的建成分担了客运压力,终于能够停下日夜不歇的臂膀,歇息起来。

而在三年后,也正好是京张铁路建成110年后,京张高铁正式建成,至此,京张铁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时代的烙印,正式宣布停止运行。

但它虽然不再使用了,却不代表着它会被人们遗忘。在不久后,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正式竣工。

这个公园在铁路的原址上改建,保留了当时火车站的旧址和铁路沿线有特色和历史内涵的建筑,为得就是让人们在公园当中散步的同时,能够在漫步当中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体验到了筚路蓝缕的建造之辛。

同时为了让游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当时的发展历史,铁路公园还专门保留了几段旧铁轨。

同时还改造了一批蒸汽火车,特意命名为詹天佑号,每天都在铁路上低速往返,让游客在晃悠悠的列车上,仿佛穿越了时空,体验到了已经远去的历史,分不清究竟现在正在通往过去,还是通往未来。

三、小结

万物变迁,在城市发展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旧式铁路随着科技的发展,早已不再占有当初的重要地位。

但是铁路遗址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文明在历史文化方面的重要价值依然不可忽略。

作为中国迈入近代化工业文明的象征,京张铁路即使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经济作用,但在历史文化上却是独一无二的。

或许有人会认为它占地太大,将它废弃并用来兴建其他建筑更有价值。

但或许对于一个民族、一个文明来说,让它留存于世,成为一个记录了百年风雨,变化兴衰的自然景区,能够让这条曾经历在千秋的铁路,在另外一个领域再度绽放自己的光芒。

0 阅读:3

社工

简介:社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