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文:银川老城的惠安巷,藏着改变明朝历史的大秘密?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5-22 20:49:58

银川老城的中山北街上有一条小巷,名字叫做惠安巷。短短百来米,顶头是一个小区,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在普通了。但是威记觉得吧,应该把它叫做“盛实巷”才对,因为这里可是银川一处人文历史之地。

在这里发生了一场私会,影响了明朝的历史走向!

明朝时期,如今的惠安巷里,是银川北门外的一处园林之地,它的名字叫“盛实园”,这个园子不大,靠水临出城的大道,园内植被繁茂,绿意葱茏,是官家平时闲暇时候的一个落脚消遣的幽僻之所。志书有载: “盛实园,在银川北门(德胜门)外约里许。”

可是,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园子,竟然决定了明朝的历史!

大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银川(时称宁夏镇)发生了一场叛乱,史称“寘鐇之乱”(又称安化王之乱)。这是一场低配版的“靖难之役”,具体来说跟一场闹剧差不多,因为它历时十八天,连黄河都没有过去,在明朝平乱大军还没有完全集结完毕的情况下,就被摆平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平乱后的操作。

平乱大军的带头人是重新起复的三边总制杨一清和监军太监张永,杨一清是明朝中期的名臣,他当即奏请朝廷撤回平乱大军,然后和张永轻车快马只带领少数人前往宁夏处理善后事务。进城后,先是表功平乱功臣仇钺,然后就是安抚宁夏镇的民心。使得宁夏迅速恢复了正常秩序。

一切搞定后,杨一清起了心思,那就是扳倒刘瑾!

其时,刘瑾凭借自己是东宫旧人(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还是太子的时候,刘瑾专门伺候),又深得宠幸,于是染指权力,最后变得只手遮天,权倾天下。而由于专独,也把文官集团和宦官(太监)集团都得罪透了。

这次的安化王之乱,根源在于刘瑾伸手边军敛财。刘瑾以整顿军屯为名,派大理寺少卿周东到宁夏清查地亩,催征粮饷。本来只是捞一笔,偏偏周东到宁夏后,同地方官吏相互勾结,竞相加大屯田亩数和田赋,又加收租银用来贿赂刘瑾,引起屯田军民的强烈不满。加上时任宁夏巡抚安惟学,又多次杖辱将士妻子,将士恨之入骨。

于是安化王朱寘鐇觉得叛乱的时机到了,说就“以诛瑾为名,必成大事”。叛乱的时候还专门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广布“讨瑾檄文”,实施“靖难之役”。要不是游击将军诈降,然后设计反击平乱,估计就闹大了。

所以杨一清作为文官集团的中坚,自然是想借机扳倒刘瑾的。他也知道张永和刘瑾不对付。于是他把张永邀请到盛实园名为宴请,实为密谈。就这样,这座小小的银川城外小园,见证了二人结盟。而远在京城的刘瑾还不知道,他的死期竟然会是在这里被定下了。

所以说,如果把如今的“惠安巷”改名为“盛实巷”,让后人记住的是一段银川的历史。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

0 阅读:79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