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红楼梦》后的一些感悟,和管理有关

茅塞盾开 2024-04-22 22:44:45

这几天,无意间刷到一些和《红楼梦》有关的视频内容,主要介绍的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

虽然只是看了一个解说片段,却令我欲罢不能。

这个作者的解说,未必是最深刻的,却已经令我感受到很多深藏在《红楼梦》中的精妙之处。

由于我平日里接触比较多的是和企业管理有关的工作,所以在作者解说《红楼梦》的那些片段中,我处处看到的是和企业管理有关的一些细节。

所以,今天就借着这篇文章,聊一聊我在《红楼梦》中看到的和那些和管理有关的内容吧。

如果把整个荣宁二府和大观园,比作一个集团企业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贾母是彼时整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没有之一。

贾母能够荣获这样的地位,一方面源于她的辈分和资历,另一方面,贾母作为史家的大小姐,自年轻时候嫁入贾家,从孙媳妇开始熬起,一步步熬成现如今的老祖宗,是不是也像极了一个初入职场的菜鸟,一步步熬成整个企业的一把手。

我们可以想象到,和年轻时候贾母一个起跑线,甚至比她条件更优越的小姐太太,大有人在。然而贾母却最终成为整个家族的话事人,在这个过程中,贾母必然是历经艰辛,淘汰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

如果没有足够的智商、谨慎和忍耐力的话,她是完不成这样一个跨越和蜕变的。

所以,每每看到王夫人、王熙凤,以及贾府上下其他小厮们等人在贾母面前耍小聪明的时候,我仿佛看到贾母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们“装*”。

因为,那些小九九真的是贾母多年前就玩剩下的。

贾母之所以不愿意拆穿这些,说到底是她自己感觉年纪大了,操了一辈子心,临老得过且过一把,能舒坦一天是一天。

这叫难得糊涂。

只要王夫人、王熙凤她们姑侄俩别把贾家折腾个天翻地覆,她才懒得操那份心。

那么,王夫人则相当于这个庞大企业的总经理。

只不过王夫人这个总经理有点名不副实。

因为,王夫人既没有挑起整个家族的能耐和度量,也没有她的侄女儿王熙凤的精巧和伶俐。

王夫人能够获得当下的位置,除了仰仗她娘家的巨大势力之外,还在于她作为贾府的正室夫人,为贾家生了一个进入皇宫、成为贵妃的女儿,还有一个备受长辈宠溺的宝贝儿子。

至少在那个封建礼教吃人不吐骨头的年代,王夫人称得上是人生大赢家:有个条件优越的娘家,另外自己生育的儿女都能够给自己提供精神支持。

王夫人能够在贾家获得独特殊荣,还在于她这辈人中,已经没有能够和她匹敌的人。

所以,王夫人成为她这代人的话事人,实则是贾府的悲哀。

表面看,贾府的衰败出现在王熙凤当家,实则是在王夫人掌家之时就已经开始。

因为王夫人既没有能力掌家,在重用王熙凤的同时,却没有能力约束王熙凤的恶。

最终导致贾家交给王熙凤接管之后,一步步走向衰败。

王熙凤呢,则相当于整个贾氏企业的常务副总、首席执行官。

虽然王熙凤要处处听命于贾母和王夫人,但是她却掌握有极大的权力。

王夫人之所以安排一个侄媳妇来掌管整个家族,除了源于王熙凤的精明能干之外,肯定还少不了那一层血缘关系。

纵观很多管理模式,无论是家族式“任人唯亲”的模式,还是不靠血缘关系,单纯任用职业经理人,其实都需要平衡两个问题:

1、这个人可靠;

2、这个人能干。

通过多年的生活经历,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既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家族式管理”,也不要对“职业经理人”报以过高的期望。

只有可靠又能干的人,才是做管理真正需要的人。

对于王夫人这样一个自己没多大能耐掌管这么大一摊家业,又不愿意对自己的婆婆贾母彻底投降,还想保证话语权的情况下,王熙凤的出现真的是一个天选之人。

王熙凤和王夫人的天然血缘关系,使得王夫人可以较为放心地使用她,确保在关键时刻,王熙凤能够和自己站在一起,共同对抗来自贾母的压力。

而王熙凤的精明能干,使得王夫人不必将心血耗费在贾府上下浩繁的事务管理之中。

由于缺少了王夫人的有效监督和约束,王熙凤算是在贾家彻底放飞了自我。

贾府的衰败和她个人走向穷途末路,几乎是同步发生的。

真的不知道是贾府连累了她,还是她自己坑害了整个家族。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