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将投降匈奴,反被杀掉祭神,数月后单于后悔,为他修建祠堂祭奠

历来有些现实 2023-11-21 22:08:18

“将军,我们还是向匈奴投降吧?”掾吏(参谋长)说。

“你不知道吗?我的家人还在刘彻(汉武帝)那个昏君手里,我投降了,他们怎么办?”大汉将军李广利沉吟片刻,说道。

匈奴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六月,大汉将军李广利正在指挥7万大汉军队跟匈奴作战,从长安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的妻子儿女被汉武帝抓了起来。他顿时陷入两难境地,投降不是,不投降也不是。

匈奴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胯下的战马都是优良品质,爆发力强,耐力还不错。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四海为家,不像汉人那样过农耕生活,家里有太多的坛坛罐罐,他们是说走就走。

这样一支机动性很强的部队,让大汉皇帝很是头疼,汉高祖刘邦率兵几十万征讨,陷入重重包围,还是靠贿赂匈奴的女人才逃过一劫。此后,汉朝皇帝得了“恐匈症”,在跟匈奴的较量中一直处于守势。

到了汉武帝时期,一切都变了,这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开始对匈奴发起主动进攻,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汉武帝本人不精通于带兵打仗,全靠身边的将领能征善战。说来也怪,排名靠前的抗匈名将跟他都有裙带关系。

比如卫青,姐姐卫子夫是皇后,他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另一名将霍去病,则是卫青的外甥。只靠自己的亲戚,就能战胜强敌,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李广利,也跟汉武帝有裙带关系,他的妹妹很受皇帝宠爱,被封为夫人。有这么一层关系,李广利对汉武帝肯定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既然如此,李广利怎么想到了投降?

当时汉武帝已经66岁,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活到这个年龄已属不易。也就是说,他随时都会挂掉。因此,围绕着接班人问题,相关人员开始博弈,斗争非常激烈。

原来汉武帝是有太子的,他是卫青的外甥,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后来刘据被人陷害,被废掉太子,失去了接班的资格。

之后,汉武帝迟迟没有确定接班人,这让李广利产生了扶助自己外甥、妹妹李夫人所生的儿子昌邑王刘髆当太子的想法。

李广利这样想,是因为除了妹妹很厉害之外,他女儿的公爹刘屈氂也很厉害,是当朝丞相。

刘屈氂还有一个身份,他是皇族,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子(三国枭雄大耳儿刘备的先人),管汉武帝刘彻叫叔叔。

出征前,李广利反复交代刘屈氂:“大人,我外甥刘髆的事就交给你了,可别忘了。”

刘屈氂拍着胸脯说:“你就放心吧,皇上对我言听计从,这事绝对没有问题,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李广利当时已经贵不可言,为何还如此贪心不足?

其实他并不是贪恋富贵,而是怕掉脑袋,想给自己“投保”。作为大汉当时的头号战将,一直要跟匈奴较量,但是当时大汉军队战斗力已经下降,对匈奴不再有压倒性优势,实战中没少打败仗。

一打败仗的话,李广利就有被杀头的风险。这种担心绝非杞人忧天,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就因为打了败仗想回去休整,结果汉武帝不许,让使者传话:敢回去的话就将你斩首。

李广利心想,要是外甥当了太子,不久的将来就是皇帝,妹妹就是太后,自己就是国舅爷。到时候,不说享受富贵荣华,起码来说没有性命之忧了。

李广利忘了,汉武帝身边有个女人比他妹妹更受宠,那就是钩弋夫人。

传说钩弋夫人生下来之后手就缩在一起,跟汉武帝接触之后才伸开。这其实就是有人帮助她策划的,故意那样,汉武帝又不是医生,也没有给她做手术,手指怎么会突然伸展?

这说明,钩弋夫人是心机女,不是省油的灯。而卫子夫和刘据之所以在太子之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江充和太监苏文的构陷,这二人跟钩弋夫人是一个阵营的,并且江充跟钩弋夫人还是老乡。钩弋夫人跟汉武帝偶遇,很可能是江充精心设计的推广行为。

不管怎么说,钩弋夫人很厉害,她的帮手也很了不起,想斗过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武帝对钩弋夫人的宠爱,远远高于对李夫人,对她生的儿子刘弗陵非常喜欢。

李广利虽然有亲家帮忙,在太子争夺战中也很难取胜,并且充满风险。因为太子之争可不是体育比赛,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输了就会丢命,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最终,李广利没有等来亲家的好消息,却等来了噩耗,说他被杀了。

原来,钩弋夫人听说刘屈氂想让李广利外甥当太子,就派人诬陷刘屈氂和李夫人,说他们在暗地里诅咒汉武帝。

汉武帝大怒,决心追查,结果刘屈氂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处以腰斩,他的尸体还被装到车上,在长安街头展出。刘屈髦的妻儿也受到株连,在长安华阳街斩首。汉武帝也没有放过李广利,将他的妻儿抓了起来。

这皇帝的举动真是够蠢的,人家老公还在前线打仗,带着那么多兵,你却把人家抓起来,这不是逼反对方吗?就是真想杀他们,也要忍耐一下,等李广利回去之后,一起收拾不好吗?

汉武帝是个英明的皇帝,这一点都不假,但是再英明的人到了暮年,都会犯错,这是自然规律。

汉武帝晚年,跟我们大家一样,是肉眼凡胎,也会大小便失禁,生活都不能自理,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不犯错的话才是奇怪。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消息传到前线,正在指挥大军跟匈奴作战的李广利大惊失色,如五雷轰顶,他陷入两难境地。

汉武帝抓了自己的家人,虽然没有杀,但那是忌惮自己的兵权。自己回去之后,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这时候他的参谋长胡亚夫说:“刘彻是个昏君,喜怒无常,多疑滥杀,给这家伙打工没有好下场,将军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投降匈奴。”

李广利听了,没有立即回答,陷入深思,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战争机器,他有七情六欲,深爱自己的家人。

他不会像刘邦那样,对要挟自己的项羽嬉皮笑脸地说:“我们是兄弟,你杀了我父亲的话,别忘了分给我一碗肉汤。”

既然舍不得自己家人,那就不能投降匈奴,那样做的话,他们就彻底没希望了。想了很久,他否决了参谋长投降的方案,决定主动出击,打败匈奴。如果在战场立功,就能将功折罪,让汉武帝放自己一马。

可是如果失败,那就万劫不复了。

可以说,李广利是带着巨大压力去跟匈奴作战的,无法冷静制定作战方案,无法进行形势评估,不能充分做好准备。带着情绪去打仗,是非常危险的。

他的参谋们着急起来,偷偷在一起商量对策。

“不做充分准备就出战,将军这样做太不负责任了。”

“是啊,他是拿咱们的性命做赌注。”

“不行,我们要阻止他?”

“他是将军,我们如何阻止?”

“我有个主意,干脆将他软禁起来!”

“好,就这么办!”

俗话说,“隔墙有耳”,他们的阴谋被一个士兵听到,报告给了李广利。李广利大怒,将阴谋策划者全都斩首。

斩首之后,他随即下令出兵,因为这时候军心不稳,不打的话指不定出什么事。

这样仓促出战,结果可想而知,7万大军全军覆没。兵败后的李广利没有了退路,只得向匈奴投降。

这边汉武帝得知消息,立马将李广利的家人给斩首。

李广利知道后,哭得死去活来,匈奴的老大狐鹿姑单于安慰说:“别伤心了,我把我女儿嫁给你,她还是黄花闺女呢。”

李广利做了新郎,从悲伤中走出,逐渐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不知道,危险在向自己慢慢走近,有人要害他,这个人名叫卫律。

卫律本是匈奴人,生长在汉朝,就成为汉朝官员,跟李广利弟弟李延年关系还不错。李延年便推荐卫律作为大汉外交官出使匈奴,后来他投降匈奴,深受单于宠爱。

李广利投降后,夺了他的风头,卫律妒忌不已,便等待机会,准备陷害李广利。

李广利投降一年之后,匈奴发生一件事,单于母亲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卫律一看机会来了,就买通巫师说,这是去世的老单于生气了。因为他恨透了李广利,发誓要杀他的头用来祭神,而今新的单于却将李广利敬如上宾,所以已故单于发怒了。

狐鹿姑单于信以为真,就将李广利杀掉,用以祭神。

可叹李广利贪生怕死,投降敌国,却被对方杀掉,悲哀至极。李广利被杀时才知道后悔,他瞪大眼睛破口大骂:“我死的话,匈奴必定遭灾!”

他的话果然应验,不久后,匈奴活动地区下起了大雪,几个月都不停,不计其数的家畜被冻死,百姓饥寒交迫,还有不少人得了传染病死去。

这时候,单于想起了李广利的诅咒,觉得这灾害全都是因此而起,便为李广利建了一座祠堂,隔三岔五烧香祭奠。

李广利当汉奸固然可耻,但是曾经的他也是为国奋战的一代战神,他走上叛国之路并非偶然,跟晚年的汉武帝昏庸无道,不明是非,滥杀无辜,也不无关系。

参考资料:《汉书》、《资治通鉴》

0 阅读:44

历来有些现实

简介:假装懂点历史,假装不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