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化”赋能2024年央视春晚全新意蕴

艺科新传 2024-03-02 17:03:27

转自【川观新闻】

作者/郝雯婧

迈入数字文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迭新,在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更推动着传媒艺术不断走向新生。新时代的技术更新与介入,会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表达方式,帮助传统文化在新语境中形成更强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在文化传播中能向世界展现一个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繁荣。因此,传统文化需要在坚守原有优秀内核的同时,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开放式的格局和态度,收获更大的关注与影响力。在此背景下,央视春晚作为综合性电视文艺晚会的代表,在彰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时代风采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更需要在科技和文化相融合中不断改革与创新,产生出满足时代发展变化新需求的新模式和新表达,以激发起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众所周知,新时代的数字信息技术发展基于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5G宽带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以其实现人机物互联的革命性创新,重塑着终端用户的体验,将人们带入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智媒时代,电视节目也因其向多屏传播转型升级。作为5G改革先行者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始终致力于在各类节目制作中加速5G转型步伐,特别是在近年历届央视春晚中,到处可见5G技术创新应用发展的鲜明成果。近几年,从“5G+4K+VR”制播技术的应用到基于“5G+4K/8K/AI”的创新,已让央视春晚从“单向度的看”逐步扩展到“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沉浸式场景体验”。

2024年央视春晚进一步实现技术升级。一方面,以“VP电影制作模式+XR虚拟现实技术”打造XR+VP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系统。通过动态分镜预演、虚实光影联动等全新拍摄手法制造出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虚拟与现实交融的空间。另一方面,北京主会场演播大厅内的沉浸式舞台交互系统,通过自由视角的超高清拍摄系统,全方位采集演员动作,并在AI制作、AR实时渲染技术使用下实现人景合一,为观众带来虚实交互的视觉感受。

可以说,2024年春晚通过硬核的科技应用,创造出了一场视听文化盛宴,展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整台晚会在大量前沿科技创新应用的助力下,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创新融合与表达,让春晚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新活力,尽显文化意蕴之美。

数字化创作焕新文化元素寓意

虽然技术创新是历届春晚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如何让新兴技术更好地服务节目内容,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效连接,一直是历届春晚的关注点。不难发现,2024年央视春晚在技术创新方面别具用心,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交融创新,利用新时代高科技技术使传统文化元素突破原有形式,进行更为彻底的数字化再创作,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元素数字时代的多样创新表达,并贯穿于整台晚会的歌舞、杂技、创意秀等不同节目表演中,让中华民族文化之美反复凸显,形成具有传统文化意蕴,既宏大又有韵味美感的视听奇观,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

例如,在中国传统纹样创意秀《年锦》中,伴随着身着汉唐宋明四个时代传统汉服的刘涛、刘诗诗、李沁、关晓彤四位艺人的演唱,舞台上出现了汉代卷草云纹、唐代有翼瑞狮纹、宋代莲花纹、明代柿柿如意纹等中国古代20多种寓意着吉祥祝福的传统纹样。虚拟合成技术的加持,让跨越千年的文化元素焕发新生,整场表演如同一场从画中来的古代“大秀”。

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 图片来源:央视网

又如舞蹈《瓷影》,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中国传统青白瓷的独特魅力,用当代审美将传统文化完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舞蹈节目《锦鲤》使用油画质感的大屏作为舞台设置,配以实时交互技术让地屏的水波粒子跟随着舞蹈演员的动作变化而变化,以模仿脚底踩出来水波纹的立体和荡漾,仿佛演员们就是在海底世界中快活嬉戏的鱼群,演绎出一幅唯美的水下画卷。

舞蹈《瓷影》 图片来源:央视网

舞蹈《锦鲤》 图片来源:央视网

景屏声光创造独特美学意蕴

有目共睹,数字技术能为一个节目的舞美提供更丰富的造景手段,特别是对场景的虚拟搭建能让一些超现实空间的呈现成为可能,给观众带来更为新奇、震撼的视觉体验。同时,技术制造出来的虚拟影像可以填补观众心灵想象空间和视觉空白,特别可以让传统文化节目在舞台呈现方面能在让空间上更具诗意和韵味,从而收获观众们的情感共鸣。

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在5G技术加持下,呈现出LED景观、“裸眼3D”、虚拟交互、AR、VR等奇观场景,舞台美术更智能化、视觉化和沉浸化。春晚舞台上栩栩如生的龙形舞美装置下设置了上百块LED屏幕,上千只舞台灯具受节目编程控制随导演口令操作,通过超高清视频控管监系统集中播控,实现了舞美场景的移步换景,实现了景屏声光的协同运用,使得春晚舞台呈现更为密切的人景交互,以独特的东方美学意蕴将演播大厅打造成流光溢彩、绚丽夺目的梦幻舞台。

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中,舞蹈演员摆动的身姿,加之交互、投影技术,建构出不同维度的两个舞台,展现了全国各地丰富多样的中华美食文化,其趣味性和奇观性让观众连连称赞。又如来自中国古代传说的杂技节目《跃龙门》,以一系列高难度杂技动作表现鱼跃龙门的精彩瞬间,由投影技术建构出的巨大龙门也让鱼跃龙门成为现实。还有歌曲节目《上春山》,通过LED屏幕的移动组成连绵的青山画卷,如同一幅中国山水画。跨国网友互动歌曲节目《晒share》让全球网友同时在多屏幕上共舞龙年主题舞蹈,传达世界共享中国年的热闹欢腾,等等。

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 图片来源:央视网

杂技节目《跃龙门》 图片来源:央视网

可以说,2024年春晚以大量虚实交互的创新技术与传统文化艺术交相辉映,在浪漫的写意中纵深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创新与传承之美,让观众在视听盛宴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其焕发的时代感与生命力,让看春晚这一项固定“年俗”拥有了全新的内涵意蕴。

【作者简介】

郝雯婧,四川传媒学院教授,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专家智库成员。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