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设门槛?欧美越来越觉得:怎么反而上了中国的老当!

星辰大海评军事 2024-04-14 06:36:09

继2020年9月向国际社会作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承诺后,中国在2021年9月下旬正式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从煤炭转向清洁能源为全球净零排放时代。

华尔街日报曾在去年盘点中国是否承诺守信,阴阳怪气的揶揄中国在承诺前已经在建的煤电发电工程,然而随着俄乌战争与全球经济不景气,失去了煤电这个稳定廉价的能源供应之后,全球发现,绿色可再生能源也掌握在中国手中,欧美越来越觉得,中国承诺不出口煤电项目是不是中国设下的圈套?

煤炭之王转向绿色能源:全球环保组织一片欢呼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煤电装机容量,截止2023年,中国煤电总装机达到了116吉瓦,是2023年全球煤电总装机容量204.15吉瓦的56.8%,如果算上在建燃煤发电容量则为136.24GW,占到全球66.7%。

为什么选择煤电?稳定可控安全无与伦比

选择煤电的原因其实不复杂,在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这些项目中,尽管煤电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但其可控与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无与伦比,水电存在丰水期与枯水期,核电存在建设周期长、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无法预料,不要的时候源源不断,需要的时候却可能无风无太阳罢工了,所以这兄弟俩也被称为“垃圾电”。

煤电却不是这样,用电高峰期启动峰电机组,短时间即可加大功率输出,满足用电高峰期的迫切需求,所以在我国煤电也被称为火电,是用来兜底的,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有效弥补了水力资源不稳定期间的电力供应。

煤电唯一的问题是环保

中国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来自山西的煤炭每天都源源不断的运往全国各地,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去到燃煤电厂的作为发电用的燃料。在燃煤电厂,这些煤炭会被粉碎成精煤粉,用强风吹入锅炉,在炽热的火焰中化为灰烬,释放出热量,将锅炉管道中的水加热到超超临界温度,在蒸汽发生器内变成高温蒸汽,经过汽水分离后被送入蒸汽轮机推动涡轮旋转。

进过多级涡轮叶片彻底释放能量后的蒸汽进入热交换器冷凝成蒸馏水,再通过高压水泵泵入锅炉,完成一个水-汽-释放能量-汽-水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另一个要需要关心的是煤炭粉燃烧后的去向,燃烧后的烟尘经过沉降,筛选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粉尘,筛选出比较大的颗粒。

剩下的烟尘会排入烟气湿法脱硫喷淋塔,在这里会除雾喷淋,将粉尘增重下坠到下方的脱硫浆液池中,最后烟气会进入一个湿电除尘器,最后干净的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层。燃烧后的煤灰也是工业原料,可以制造耐火砖砖也可以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等等,但烟气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这些对环境影响很大。

要做到对环境影响最小,一个是将煤电的发电效率提高,另一个少不了的是过硬的脱硫除尘以及粉煤灰利用技术,我国的超超临界煤电技术,已经做到了供电煤耗为251g/kWh,全球首屈一指,效率高就是同样千瓦时消耗煤炭就低了。另一个是我国的燃煤电厂烟尘处理与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相当先进,这也是我国近些年来仍然在投产煤电的基础。

全球变暖:燃煤电厂产能淘汰与技术革新成为必选项

2015年12月12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制定了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应对全球变暖的气候路线图,科学家已经通过十几年的数据分析确定,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层排入了太多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

其结果就是导致两级冰盖融化,高原冰川消失,高纬度冻土带融化,进而释放出更多的甲烷(比二氧化碳强20多倍的温室气体),造成全球变暖进入恶性循环,巴黎协定希望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可以控制2℃内,最好在1.5℃内,为此全球各国纷纷制定了节能减排路线图,欧盟与美国等都提出雄心勃勃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替代的计划,中国也在2020年9月向国际社会作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承诺。

中国的煤电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早在多年前中国燃煤电厂技术已在全球首屈一指,随着中国在海外推行一带一路,大量海外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都要请中国来投标建设燃煤电厂,截止2021年9月承诺不再出口煤电项目前,中国已经在全球建设或者规划以及运营了21吉瓦的燃煤电厂。

2021年9月21日,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作为迄今为止最大的国内煤炭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燃煤电厂融资国,中国负责任的态度受到了各国的欢迎。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教授凯文·P·加拉格尔(Kevin P. Gallagher)一直在追踪中国的全球能源融资情况,他说:“现在所有主要的煤炭公共融资方都发出了他们正在远离海外煤炭的信号。中国的声明可能是他们向加速绿色转型迈出的一步。”

有多少国家正在依赖中国的煤电技术?

据波士顿大学的追踪调查显示,中国的煤电技术出口主要有如下国家,印度尼西亚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合作伙伴,有21个项目和约93亿美元的投资;其次是越南,有13个项目和88亿美元的投资。巴基斯坦有七座由中国出资的燃煤电厂,价值45亿美元。其他拥有中国资助的燃煤电厂的国家包括南非、乌克兰、孟加拉国、俄罗斯和土耳其等。

其实印度也在合作国家在内,我国为印度建设莎圣6x660MW超大型超临界燃煤电站项目,合同金额为13.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亿,于是我国某公司自己垫资88亿,用时六年,然而结果却是要不到钱,反而被印度一方告上法庭索赔,成为全球基建界的一个笑话。

周年“查账”:海外煤电项目如何?中国吃亏了吗?

2023年10月5日,美媒《纽约时报》在中国承诺不再出口煤电项目两周年之际复盘海外项目的执行情况,统计到的数据是中国企业取消了近40个计划中的煤电厂项目,还有大约40个项目在继续运作,当年中国承诺不再兴建,已进入项目建设的不在此列,要不然有违契约精神,中国不像欧美国家,视陈诺如放屁的事情做不出来,日前美国居然要求荷兰ASML对中国光刻机拒绝售后技术服务这种操作简直就那契约精神当草纸了。

然而《纽约时报》不会去关心这些问题,从来都是拿着放大镜找中国的问题,Transition Zero的政策分析师Isabella Suarez表示中国应该在这些国家以更大力度推广可再生能源。不过话音未落,据绿色金融与发展中心(Green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Center)提供的数据,去年中国海外能源投资的26%投向太阳能、风能和水电等可再生能源,高于2021年的15%。

《纽约时报》这会似乎有点反应过来了,中国承诺在海外取消新建煤电项目,原来是早已准备好了绿色可再生能源这个备胎,煤电项目取消后,中国完全可以继续优势的绿色可再生能源项目,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中国都占了绝对优势。

能源刚需:全球却发现,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全在中国手中

《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尽管中东、伊朗、土耳其与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的越南与印尼等国仍然还在继续煤电项目,但随着全球变暖以及各国环保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推进,各国在光伏与风电项目上的投入越来越大,然而欧美却发现,排除了中国输出煤电这个赚钱的项目后中国并未在“挣钱”的项目上消失,而是转身就转向了绿色可再生能源,因为中国早就准备好了!

3月27日,正在佐治亚州诺克罗斯市造访一座光伏电池工厂的美国财长珍妮特·耶伦表示,她对中国新能源行业“过剩产能外溢至全球感到担忧”。她认为这些“过剩产能打乱全球价格,损害美国企业和工人”!尽管这个说法遭到了全球网友的取笑,但耶伦是认真的,因为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已经占到全球85%以上。

欧洲的情况只会更差,在俄乌战争的影响下,欧洲能源去俄化,天然气来自美国和中东,石油则主要来自中东,尽管还未完全戒除俄罗斯能源,但这一操作已经让欧洲能源价格暴涨,在2022年5月份,也就是俄乌战争爆发后2个多月,欧盟就制定了REPOWER EU计划,打算用可再生能源来代替部分石油与天然气的消耗。

该计划确定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从现在的22%提升至42.5%,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列东表示,“太阳能电池板对欧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据布鲁塞尔统计,欧盟有97%的太阳能电池板依赖进口,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使得欧洲制造商面临沉重的压力。

风力发电设备也是如此,据2023年的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的调查显示,2022年全球引进的风电设备中,中国设备占比接近60%。据GWEC发布的2022年全球风电设备份额表中,前15名中有10家都是中国公司!英国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指出中国公司拥有成本竞争力优势,其份额可能进一步增长,西方国家的风电开发者和政策制定者想要拒绝中国企业可能很难。

技术加持:风电与光伏不再是垃圾电

风电与光伏依然还是老问题,无法持续,因为光只有白天有,而风则不定期,随时可能没有,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大力建设储能设施或者抽水蓄能电站,在风电与光电充足的时刻蓄能,在用电需求高峰期放电满足要求,避免高峰期光电风电供不上的尴尬境地。

另一个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目前销售的新车中电动车比例已经接近1/3,这个充电解决了大量闲置的光与风电的出路,投资有回报才可以永续,反过来会刺激中国光伏与风电的投资。

良性发展:我国在绿色电力上的增长

国家能源局1月26日正式发布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0GW,正式超越水电约420GW的装机规模,成为全国装机量第二大电源形式,在电力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进一步攀升。

有趣的是,《华尔街日报》在中国公布2023年光伏装机容量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在2023年一年的光伏扩张容量是美国过去所有装机容量,这个数字实在太惊人了!中国庞大的能源需求是刺激光伏建设的动力之一,但国家意志层面上用绿色可再生能源代替煤电这些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这点作用更大一些。

国内庞大的市场使得光伏电池的技术大幅提升,成本大幅下降,在国际上竞争力很强,使得大量光伏企业无法和中国竞争而倒闭,耶伦老太叨叨中国光伏产业影响美国,事实上这点中国是承认的,但自由市场竞争下的产物,这是美国一直推崇的,当年美国强就搞自由市场,现在中国强了就搞闭关自守?这个双标,真是让人无语!

环保只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现在砸了自己的脚

欧美不约而同的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起调查、抵制中国光伏与风力发电设备,但这些几乎都是按欧美的环保需求打造的设备,当年中国为了满足西方的环保需求高价购买欧美的设备,现在中国生产了满足了这些要求设备销往欧美,怎么反过来要限制中国?

原因很简单,欧美搞环保,主要是为了给发展中国家设立准入门槛而已,早些年欧美的环保机械冠绝全球,各种节能减排、碳汇、碳交易、环保准入条件等等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条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区购买配置环保设备,然后西方以销售环保设备与授权专利吃得盆满钵满。

然而让欧美意想不到的是,中国人真这么干了,各种欧美的设置的环保概念真落地了,并且还搞了个2030年碳达锋2060年碳中和计划,看似很远,但中国实实在在的开干了,光伏、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早就开始布局了,等到欧美反应过来时,中国的光伏已经占了全球产能85%以上,风力占了60%,新能源车也占全球产能60%以上。

到这会欧美有点懵圈了,现在欧美搞环保,搞绿色能源得给中国人交“环保税”了,因为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光伏和风力发电得向中国人购买,即使向欧美企业下单也逃不掉来自中国的组件。欧洲议会人民党主席韦伯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猛烈的抨击,并认为欧洲发展新能源就是在给中国做嫁衣。

所以现在的欧美就已经在怀疑了,2021年中国主动宣布放弃兴建煤电是不是为中国的光伏与风力发电让路?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毕竟无论是煤电还是风电又或者光伏都掌握在中国手中,这面子与里子都给中国人挣走了!

16 阅读:6840
评论列表
  • 2024-04-15 09:05

    反正中国怎么做都是不对的

  • 2024-04-15 10:59

    最让欧美恐惧的是-中国企业即便受到各种国际上的打压,但也很难被干掉,因为国内就有庞大的市场支撑。

  • 2024-04-15 09:11

    未来畅想,电由太阳能,风电主导,主食由煤,石油主导(二氧化碳转淀粉)

  • 2024-04-15 09:17

    意思是欧美设置的未来绿色能源版图大计,中国反超了。

  • 2024-04-15 10:17

    顺势而为、适时反击可是中国的强项,和中国玩阴谋诡计你们还是嫩了点。

星辰大海评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