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他是雍正器重的“非人类”,工作认真,但能力太“差”

历史中的科学原理 2024-01-30 11:50:19

《雍正王朝》之所以经典,一方面源于精彩的官场争斗剧情,很合国人胃口,另一方面则是用心打造出了一批个性鲜明、辨识度高的人物形象。除了塑造出了八爷这样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之人,太子这样的憨傻、扶不上墙的烂泥印象,就是以雍正为首的非正常人类了。

孤臣+冷面王标签,使得雍正身边聚集的都是 “非人类”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八爷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所以身边聚集起了一批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之人(当然老十是个意外);太子颇为愚蠢,所以他的太子党成员基本也是以智商偏低的人为主。在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之际,他们不是正向引导,反倒馊主意迭出,加速了太子被废的历程。

剧中的四爷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时常皱着眉头、冷眼看人的他亲和力太差,以致于愿意追随身边的大臣屈指可数,人送外号“冷面王”。后被康熙相中,一把朝着“孤臣”的方向发展了。

当然贴上了孤臣标签并不代表就真的不需要心腹幕僚,毕竟四爷也要当差也要展示自己。想干活就得找帮手,因为自身性格方面的原因,四爷找的帮手都是一群“非人类”,比如精灵鬼怪的李卫、性格尖酸刻薄的田文镜、矮矬穷丑字字中枪的孙嘉诚,都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非人类”。

年羹尧虽然早期也算是个“非人类”,但后来他改弦易辙,为了向八爷靠拢,他的性格方面逐渐朝着正常人方向奔进,最终的结局意料之中,被四爷剔除出了自己的心腹队伍,而且直接送去了阎王殿。

与李卫和年羹尧不同的是,田文镜是四爷在江南赈灾期间亲自发掘并发展起来的心腹。那时的田文镜还是一个备受官场排挤、郁郁不得志的落魄官员,四爷去现场调研的时候,满堂的官员没有说田文镜一句好话,可见田文镜的性格有多古怪,人缘有多差,据此毫无疑问可以认定:“非人类”非他莫属了。

但反过来,田文镜如此古怪之人,竟然能在四爷眼中脱颖而出、一眼相中,这充分说明四爷本人的性格确实也不怎么样,也进一步证明这二人真的是心有灵犀、惺惺相惜。

田文镜:工作非常认真,奈何能力实在“太差”

自从被四爷“慧眼识英才”之后,田文镜的人生就迎来了春天,也给清朝的官场刮来了一阵狂风暴雨。在追比户部欠款之时,田文镜不管什么三朝元老、头名状元,只要是欠了钱,或者沽名钓誉之辈,统统都恶损一顿。

对于欠钱不还的老赖们,田文镜也不管他是不是皇子皇孙,还是以死相逼的老臣,统统往死里逼。以致于哀嚎一片、官不聊生。闹得最高潮的是:原本富甲天下的十爷居然被逼得当街叫卖家当。从这里可以看出:田文镜工作还是极其认真负责的,值得肯定。

但另一方面,皇子当街买家当实在有损朝廷体面,这却是田文镜没想到的。眼看事儿闹大了,田文镜立马跑到街上阻拦十爷。都这个时候了,面对急疯了的十爷,田文镜应该曲折应对,而不应继续羞辱,更不应该上纲上线,斥责十爷不顾朝廷体面。

结果田文镜真的这么干了,一脸居高临下的姿态冲到十爷面前,以领导的口吻命令十爷赶紧回去,紧接着开始上纲上线:你这是折损朝廷体面。

这话无疑是火上浇油,你逼我上街买家当我也就忍了,居然还敢当街教育我,你是皇上啊?想到这里,十爷抽出鞭子就给田文镜狠狠抽了起来,让他知道谁的级别高。

幸好年羹尧及时赶到,并且站在十爷角度“想领导之所想”,帮他分析事态的严重性,见没有效果便自己替田文镜挨鞭子,处置较为妥当,反过来说明田文镜虽然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但在处理突发事情方面能力实在太差。

另一个很能证明田文镜能力差的案例就是处理山西诺敏一案。

雍正刚登基,急着出成果,隆科多借机推荐了心腹诺敏远赴山西解决藩库亏空之事。没成想诺敏半年就完成了任务,这让雍正高兴地得意忘形了,但诺敏创造的“奇迹”很快引起了朝野的怀疑。迫于舆论压力,雍正派出了心腹田文镜去山西“彻查”。

田文镜到了山西之后,依然发扬其工作认真的长处,夜以继日地核对账本和库银,走访了大大小小的官场,本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劲头去追寻蛛丝马迹,调查结果是山西藩库真的追补了亏空,300万两库银“货真价实”。

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然不能令朝野信服,于是雍正二派钦差,灰头土脸的田文镜也十分郁闷地走到了大街上,被李卫吆喝着去见了神人邬先生。邬先生一步去现场看,二不多说一句话,只问了库银的形状便找出了猫腻。

随后邬先生还建议田文镜去乡间走走,访问访问老百姓,就能得到真相。果然,田文镜不去则已,一去惊人:乡间小路上,到处都是收费的地方,收费的理由也无比的直白:补藩库。老百姓也都是大嘴巴,见了谁都将山西藩库的内幕抖了出来。

据此再次认定田文镜就是一认真工作的“傻子”,工作态度到位,但能力真的太差了。

0 阅读: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