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死后,虚竹竟改成这个名字,难怪独孤求败没有挑战虚竹

鉴史先锋 2023-11-28 22:10:53

喜欢金庸的朋友普遍知晓,金庸大师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不同的作品打通,让不同的著作形成联系。在金庸的多次修改后《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间的联系上,关系就更加紧密了。

好比在新修版中明确指出丐帮的标志性武功: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这两门神功是萧峰和虚竹共同延续的遗产。如果没有虚竹,洪七公是无法从前辈那里继承这些武学的,北丐这一角色也就不复存在。

然而,金庸并未详细描述神雕之后的故事线,让这一时期的某些情节缺乏足够的解释。诸如独孤求败和虚竹之间的关系究竟为何?独孤求败明明有个要败尽天下英雄的执念。而虚竹在萧峰自尽后,几乎天下无敌,他却为何没有挑战虚竹呢?这些疑问仍旧悬而未解。

我们知道独孤求败这一名号首次出现是在《神雕侠侣》之中。不过是通过他留在剑冢的墓志铭而出现的。在我们了解到独孤求败的主故事发生时,他已经与世长辞。

金庸透过这段墓志铭揭示了独孤求败的壮烈一生:纷争江湖三十余年,除尽仇敌和奸人,打败一切英豪,无人是其对手,遂退隐山谷,与雕为伴。唉,我此生未遇敌手,真是寂寞难耐。

这段描述的确彰显出他的武学至尊地位。然而,杨过后来的推理却使得独孤求败的无敌之名显得有些许的尴尬。他推断独孤求败应该至少是六七十年前才声名显赫的。在现今江湖中的高手,比如五绝就从未提起过独孤求败。这意味着独孤求败应该属于更早的武林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古墓派创派祖师林朝英尽管非五绝之一。但她的名头却能响亮至今,丘处机便是知晓其大名的一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射雕时代的武林人士对独孤求败的陌生。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独孤求败应当属于天龙八部之后的时代。在这样定位下,如果独孤求败当真立志要败尽天下英雄,那么他必定无法绕过当时的武林领袖——段誉和虚竹。

事实上,段誉与虚竹这两位“天龙二仙”般的人物设定存在微妙的不同。虽然二人并称于武林,但段誉本质上并不喜爱武学。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萧峰在传授武功给虚竹时就提到了这一点。

当时萧峰是这么说的:“按我们丐帮的祖规,帮主必须精通‘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这两门神功。虚竹,我希望你先学会这两门功夫,将来再传承给下一代帮主。而要领悟这两大神功,必需武学造诣深厚、悟性非凡。咱们三弟不热衷于习武,环顾四周,唯有你最为合适。

因此,段誉后来回到大理,成为了大理国的君主。与众多妃嫔享受着安闲的生活,直到四十年后才出家为僧;他在江湖中并无其他什么事迹流出,这也表明他回大理后就可能再没涉足过江湖纷争。

而虚竹的生活轨迹则截然不同。他始终担任灵鹫宫宫主,尽管他还是西夏国的驸马。但书里有明确记载过,他后来仍旧驻守在灵鹫宫。

好比如书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多年后,丐帮中涌现出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颇得人心。群丐议定推他统领丐帮。众人遵循萧峰的遗愿,将他送往灵鹫宫,由虚竹先行审批。一旦获得虚竹认可,就会将‘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都传授给他。

这位年轻的丐帮帮主也是颇为不凡。他不但掌握了丐帮的两门无上神功,更是带领丐帮迎来了新的繁荣时期,使得它焕发出新的活力。

自那以后,丐帮对灵鹫宫就一直纯在着感激之情。当我们审视“后天龙”武林的风云变幻,不难发现之前活跃在天龙时代的名人大多都不复存在了。唯有灵鹫宫的虚竹,依旧威望如故,保持着武林高手的巅峰状态。

虚竹毕竟曾在天龙时代的末尾,为辽宋两国的和平。与段誉一同出手,在辽国千军万马中活捉了辽国皇帝耶律弘基。这样的壮举自然会在武林中广为流传。除非独孤求败过于孤陋寡闻,否则不可能对虚竹的英勇事迹毫无所知。

但是,这又与独孤求败的形象不符。正如《笑傲江湖》中风清扬所提及的,独孤求败具备非凡的武学造诣。他所创的独孤九剑堪称独步武林。如果说独孤求败真的战败过虚竹,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点。

前面说过虚竹是丐帮的大恩人。如果他真的被某剑客战败,这等重大消息定会在丐帮内部迅速传开,而后遍及整个武林。但历史记录中并无任何武林高手提及过这类消息。这意味着独孤求败可能从未与虚竹对战过。独孤求败未与虚竹决战的原因何在?或许当他来到灵鹫宫时,真相就能水落石出。因为那时的虚竹已经改名换姓,不再以“虚竹”之名示人。

那么虚竹改名换姓之后的新身份又是谁呢?我们只需回想一下,金庸的武侠著作中,哪位人物有能力让五绝之首的王重阳都甘拜下风,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王重阳是射雕英雄传中无人能敌的顶尖高手。东南西北四大绝世武学宗师都不是他的对手。尽管众人都想从他那里获得《九阴真经》,却无人能成事。然而,斗酒僧却轻松做到了这件事,从王重阳手中取得了这本武学秘籍。

在《倚天屠龙记》里,金庸通过主角张无忌的话,首次向读者揭示这位神秘人物。斗酒僧不公开自己的姓名与来历。只表示自己曾经学儒、学道、出家为僧。到处求索,没有一处能令他心安之所。直到某一天,在嵩山以斗酒手段赢得了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欣赏,从而获准阅读《九阴真经》。

斗酒僧虽然对真经中描述的武学深感佩服,但他依旧推崇老庄哲学。若只是崇尚以柔克刚、阴胜阳的原理。那么这些原理远不如阴阳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生关系。因此,他把自己创制的‘九阳真经’写在四卷梵文版的《楞伽经》的空白处,以为后世研习。

别以为斗酒僧胜出就仅因为他的酒量超越了王重阳。想想看,如果一个人吃得比王重阳多,难道王重阳就会将《九阴真经》同样交给对方查看吗?很明显,斗酒僧之胜必然是基于其高于王重阳武功的基础上。

那么,除了虚竹,还有谁能在武艺上胜过王重阳呢?经过推敲,显然只有虚竹符合这一条件。也就是说,当独孤求败成名时,虚竹已经不在灵鹫宫。他回归了佛道,变成了斗酒僧,这正符合他最初的愿望:过上一个普通僧侣的生活。这样一来,虚竹的神秘消失和独孤求败的不败记录便都有了情理之中的解释。

那么如果独孤求败真的遇上了虚竹,两个人爆发大战,最后谁能获胜呢?独孤求败以剑招的凌厉误解著称,而虚竹的武功则偏向于玄幻了。理论上应该是虚竹更强,那么大家觉得,两人若相遇,谁会是获胜的一方呢?

0 阅读:7
评论列表
  • 2023-12-01 13:21

    从逻辑上讲,武侠小说的角色都是编出来的,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他们只做了作品里写的事情,作品没写的,他们不可能去做的。你给他们加的戏码纯属胡扯八道。从著作权上讲,作品里没写清楚的情节,只有作者有解释权,你所谓的分析等同于放屁,没有任何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