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从汽车连退伍后,带了一个徒弟,因为意外我再不收徒!

老刘的回忆录 2024-03-10 12:00:36

3月1日,一个很平常的日期,对我而言却是至今想起来都有些难过的日子。因为1996年3月1日,是我徒弟熊小贤的忌日。不知不觉间,竟然快要30年了,但想起与小贤的点点滴滴,依然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1985年,我脱下了心爱的军装,离开了服役八年的部队,从新疆某汽车团退伍回了老家。当年春节,在旁人的介绍下,我与邻村的一个姑娘结了婚。生活压力很大,但当时退伍的人非常多,当地也很难有稳定的工作机会,我只能给私人车老板跑货运以维持生计。

由于在部队里面练就了一手精湛的驾驶技术,而且还懂修车,我在老家那边十里八乡口碑很好。虽然换过几个车老板,但没有一个老板说我开车水平不行的,为人方面谈不上八面玲珑长袖善舞,但绝对称得上沉稳可靠。

老家那边没什么企业,适龄青年除了读书之外,只能在家种地,打工的很少。这种情况下,手上有技术的人就很吃香,也很受人尊重。许多年轻人纷纷拜师学艺,有学瓦匠的,学电工的,学木工的,这批人纷纷在90年代中后期南下打工,其中发财的不在少数。

我家里也经常会有人来求我收徒弟,但一开始我都拒绝了。一方面是当时开车风险比较高,特别是跑长途,路况差,路上遇到的意外情况也比较多,说实话我自己都不敢保证安全,带徒弟出去跑车,万一出事,自己承担不起责任。

另一方面是当时我年纪还不到30岁,想要学车的也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大家算是同龄人,我拉不下脸去教训别人。之前在部队上虽然也带徒弟,但大家都是战友,达者为师,当时的氛围也是鼓励大家互相学习,所以并不觉得尴尬。

我推脱了好几家之后,就有了我架子大的传言,渐渐找我拜师的人就少了。本以为自己此生可能没有师徒缘分时,老天却给我带来了一个徒弟,但也正是这个倾注了我心血的徒弟意外身故,让我此后再也不愿意收徒。

与小贤的初相识

1989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刚跑完长途回家休整。就见我三叔带了两个客人进了门,来人正是小贤和他父亲。寒暄了几句后,三叔说了他们的来意,原来是想让小贤跟我学开车。我有些为难,便将三叔拉到一边,跟他说了我之前不收徒的原因和担忧。

三叔告诉我,小贤他们家在我们隔壁乡,是三婶娘家那边的族人。小贤家里条件还可以,上面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他爸在乡里供销社上班。但小贤上学的时候不学好,跟着一些混混瞎混,虽然没惹出什么大事,但读书不成,最后混了个初中毕业。

在家里待的这几年,他爸为了他的前途也算是费尽心血,在他们村也拜过师学手艺,但最终都没学成,用我们方言来说就是“不定性”。他爸也实在没招了,就问他到底想学什么?最后他说想学开车,多方打听后就来上门找我了。

我一听这情况,更是一万个不愿意。本身我就对这种混社会的人很不喜欢,开车求的是稳是安全,他这岁数又比较冲动,加上他“不定性”,想要学出来恐怕难度也很大,到时候浪费几年时间出不了师,辜负我心血不说,还耽误时间。

小贤的父亲看出了我的不情愿,他便情深意切的对我说:刘师傅,孩子现在已经学好了,不再和那些社会上的人混了,他自己提出想要学开车,看得出来这次他是下定决心了。你就给孩子一次机会吧,学的时候你尽管批评打骂,我们没二话。

小贤的父亲是个体面人,这几年为了儿子低声下气求人的事也没少做,才40多岁,鬓角已经显露出不少的白发了。三叔也在旁边劝说,我有些心软了,加上他比我年轻10岁,年龄上也有优势,平时说他也不再会感到尴尬。

但我还是问了他一句:是真心想学吗?我们这一行很辛苦也很累,还有一定的危险,你也应该听说过XX翻车人死了,XX出去被抢了,这些你都不怕?

还有些青涩的小贤坚定的说道:刘师傅,你说的这些事我都听过,但我不怕。你放心,这个车是我自己要学的,我一定好好学,不会给你丢脸。

与小贤相处的点滴

就这样我收下了小贤,每次出车的时候我都带上他一起跑。我将以前在部队学车时做的笔记都丢给了他,让他比对着车先看,自己也不讲,我想试试他的悟性和耐性。如果他耐不住性子,不管怎么着我都得将他送回去,不让他在这里浪费时间。

没想到小贤真的将这些笔记看进去了,随着车型的发展,许多结构和零部件也都有了变化,但他通过观察,还是一一都对应上了,还抽空问我许多不解的地方。我看他天赋不错,而且身上也没有那些流里流气的毛病,也就从心底里认下了他。

三个月过后有空余时间,我便让他开始摸车上手。真正摸上了方向盘,小贤特别兴奋,我在一旁提醒他要冷静,不要得意忘形,随时注意路面情况和行人。小贤也听话,就在我的指点下,他的驾驶技术飞快提升。

时间长了,我觉得小贤是个挺不错的小伙子。他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嘴巴甜,不管认不认识总是主动打招呼,老远就“师父长,师傅短”的叫我,对我妻子也很尊重,见面就喊“师娘”。而且他记人记得特别准,许多人见一次面他都能准确记住人家的姓。

1990年,我南下跑广州很多,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一家工厂卸货,结果到的时间有些晚,工人都下班了,也没人收货。我原本打算就在车上将就一晚,等第二天工厂上班了,再卸货交付。结果小贤却说,不用在车里睡觉,看他的。

他下了车拿出烟,走到门卫室那边,跟人家门卫攀谈了起来。说了几分钟,我看到厂大门开了,小贤在里面招呼我,将车停到仓库门口,我有些懵将车停好后。小贤跑过来气喘吁吁跟我说,晚上不用睡车里了,那边门卫师傅给我们找了住的地方。

我有些惊讶,说道:好小子,这厂我来了好几次了,都没你人头熟,你这是第二次来的吧,你咋办到的?小贤得意的说:师父,上次过来你在那里守着卸货的时候,我就专门去找门卫室里的大爷认了门,我想以后我们可能还要到这家厂来,跟门卫搞好关系肯定用得上,没想到还真用上了。

我和小贤回到门卫室,两个门卫态度都很好,特别是年纪大的那个,尤为热情。他领着我们俩,给我们找了一间空宿舍,说你们晚上要是不嫌弃就睡这吧,这房子平时也没人住。车就停那边就行了,我们晚上会巡夜,东西丢不了。明早上班了,我来叫你们,你们正好第一时间下货,还不用排队。

跑大车的人哪有那么精细,有床睡肯定比睡驾驶室舒服,还不用担心货被人偷了。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早早卸了车,准备返程。我给两个门卫师傅拿了一条烟,结果对方硬是不收,最后还是小贤出马,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将两人哄得眉开眼笑,开心的收下了东西。

1990年年底,小贤参加了考试,一次过关,顺利拿到了驾照,他也算是正式出师了。其实满打满算,他学开车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不但车学会了,而且跟着我全国到处跑,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人也沉稳了不少。

小贤意外身故

小贤拿到驾照后,他父亲专程跑过来,不但带了很重的谢礼,还邀请我春节一定要去他们家里吃酒,我欣然前往。席间,小贤父亲和小贤都过来向我敬酒,感谢我这一年多时间对小贤的教导,孩子终于成材了,以后会好好孝敬师父。

小贤提出自己已经有证了,他暂时还没有答应哪家的活,就让我过完春节在家待几个月,带儿子好好看看病,他帮我跑车。当时我儿子体质弱,从小就容易感冒发烧,肚挤眼经常发炎流脓,每次都要折腾好多天。

我只是跟小贤提过一嘴,没想到他竟然记在了心里。面对他的提议,我觉得有些不好,哪有徒弟挣钱让师父白花的道理。他父亲也来劝我,说孩子的病不要耽误,虽然不算什么大病,但拖久了也不好。

最终,小贤足足替我跑了三个月,车老板对他的表现也非常满意。后来我去上班时,还跟我说:你那徒弟不错,手艺过硬,而且人还灵活,是块好材料,你眼睛毒啊!

此后小贤也开始给别人跑货运,性子也越来越沉稳。每年大年初一,他都会带着礼物到我家里来拜年,还给我儿子买玩具。平时跑长途回家休息时,也总是时不时过来看看,帮忙干一些活。旁人都很羡慕,对我说:老刘,你要么不收徒,收个徒弟还这么孝顺,你这一个徒弟顶别人十个啊。我嘴上谦虚着,心里却非常得意。

1994年的一天夜里,小贤到家里来找我。原来他从上一个车老板那离开了,打算自己干客运,但心里没有十足把握,想让我帮他参谋参谋。对于驾驶方面,我已经没有太多能教他的东西了,他的技术开客车也没什么问题。

但搞客运面临的人事关系比较复杂,虽然小贤看起来人际关系很强,但因路线而引发的争斗在当年客运市场屡见不鲜,其中不乏有许多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而且路上情况也很复杂,小偷小摸,甚至车匪抢劫的情况也很多,经营环境其实比货运还恶劣。

我将这些顾虑都告诉了小贤,希望他能好好考虑,还是建议他搞货运,毕竟轻车熟路。但小贤觉得现在客运市场火爆,利润也高,在人事方面他很有自信,相信能搞好。看着小贤自信满满的样子,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叮嘱他,开车注意安全,遇事冷静处理,不要冲动。

小贤承包了从我们老家县城到省城的一条专线,每天生意很不错。加上他长袖善舞,和乘客关系处的很好,有许多乘客还让他帮忙带货,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但钱确实没少赚。看到他搞的风生水起,我也放心了。

1996年的3月1日上午,小贤照例出车,从县城拉了满满一车人到省城,去的时候很顺利。因为刚过完春节,一个返程的人都没有。小贤空车出了客运站,在一个路口处有两个人拦车,说是要坐车回家。当时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加之两人说的也是我们当地话,小贤也没多想,就叫这两人上了车。

谁曾想,这俩人心怀不轨,车走到半途时要实施抢劫。小贤上午刚拉了一车人到省城,车上现金不少,自然不愿意将钱拿出来。最后双方打了起来,其中一名歹徒拿刀在小贤肚子上扎了一刀,就匆忙下车逃跑了。

车一直停在路边没走,路过的村民看车里空无一人,上车查看情况,才发现在地板上浑身是血的小贤,等到警察赶到时,小贤因为失血过多早已没了呼吸。消息传来,小贤的父母悲痛欲绝,我也难以置信,小贤才26岁,家里刚给他说了一门亲,等着下半年结婚呢,咋就出了这种事呢?

因为是在外市发生的命案,当时侦破手段有限,一直没有抓到两名歹徒,这俩人到底是见财起意还是被人雇佣也无从得知。小贤意外横死,按我们老家的规矩,也没办法葬进祖坟,最后只能在自家地里将他埋葬。

因为这件事,我也一直很自责。当时小贤来找我时,我如果阻止他去跑客运,就坚持让他搞货运,可能就不会发生这件事了。这事对小贤父亲打击很大,50岁不到,他就选择了内退,天天在家借酒消愁,很快就白了头,精神和身体都垮了。后来我去看望他时,他甚至已经连人都认不出来了。

小贤死后,每年大年初一我们家就再也没有一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带着礼物兴冲冲上门了。见面总是那句热情问候:“师父师娘,我来给你们拜年了。小军(我儿子名字),新年好,哥哥给你发红包了!”

时光荏苒,一晃都快30年了,我也已经是60多岁的老头子了。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那张熟悉的脸庞,耳边还回响着那句“师父”。

小贤,一路走好!希望我们下辈子还能再续师徒缘分!

文/老刘(为使文章读起来更流畅,加入了部分虚构情节)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0 阅读:50

老刘的回忆录

简介:40年货车司机生涯,跑遍大江南北,见识各地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