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练成刚投奔我军,却被当俘虏缴械,愤怒道:还不如死在老蒋手上

陶陶读历史 2024-05-16 08:01:25

韩练成,是著名的红色特工,天下闻名的“隐形将军”,同时也是蒋经国口中“最危险的共谍”。他本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白崇禧手下非常得力的将军,还是桂系第46军的军长。然而即便如此,韩练成却心向革命,毅然投入隐秘战线,为我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隐秘战线是残酷的,是辛苦的,是受尽委屈的。由于韩练成长期与周恩来单线联系,导致他受到了无数怀疑以及质疑,甚至差点丢掉了性命。

韩练成,本从属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序列。韩练成回忆自己当年投军,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梦想,不过只是想赚到300大洋军饷,好荣归故里。然而在冯玉祥的军队中,一个共产党员却影响了他的一生。

当时,冯玉祥在第四路军担任警卫营排长。在那里,韩练成遇到了政治处处长刘志丹。这是韩练成第一次与共产党员接触。韩练成与刘志丹一见如故、无话不谈,而这也是他第一次走到了共产党的门边,也给他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冯玉祥也随之反共,将刘志丹等人“礼送出境”。由此,韩练成与共产党失去了联系。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当时恰逢蒋介石坐专列来到归德,结果正好遇到了冯玉祥五虎将之一骑兵第一军军长郑大春亲自率领的一个骑兵团。当时蒋介石身边的卫队不过200多人,势单力孤。蒋介石的参谋长杨杰赶紧跟离自己最近的部队打电话,而接电话的,正是韩练成。

有人就要问了,韩练成不是冯玉祥的人吗?如今怎么跟了蒋介石?原来,韩练成所在的马鸿逵部早就投了蒋,而韩练成也早就升任团长。韩练成接到电话后,立即点齐兵马,向蒋介石专列的方向猛冲,很快便打退了郑大春的部队。

蒋介石脱险后,立即接见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他见韩练成十分年轻,威风凛赫,以为也是黄埔毕业的学生。于是操着一口难懂的奉普话问道:“你是几期的?”

韩练成一时听不懂蒋介石在说什么:“委员长在问啥?”杨杰很机灵,帮助韩练成翻译了一下。

韩练成随即回答:“我没上过黄埔军校啊!”

蒋介石一向最信任黄埔的学生,并将他们引以为嫡系。他见韩练成如此忠勇,于是大笔一挥,给韩练成走了个后门,特批他成为黄埔第三期毕业生,跟王耀武、戴安澜、黄公略等人成了同门,还成了林总、胡琏、张灵甫等人的师兄,含金量极高。

1935年,韩练成被批准进入陆军大学学习。他通过同班同学石化龙的介绍,与桂系大佬白崇禧进行了一次长谈。白崇禧惊喜于韩练成出色的才能,对其相当认可。韩练成也主动表示,自己陆大毕业后,一定去往桂系部队服役。

韩练成也不藏私,立即将自己与白崇禧接触的事告知了蒋介石。对此蒋介石不仅不恼,反而很高兴,他早就想往桂系部队里掺沙子了。于是蒋介石批给韩练成大量经费,让他去桂系部队里“历练历练”。

就这样,陆大毕业的韩练成进入桂系部队。众所周知,桂系部队相当排外,一般只用广西人。韩练成作为一个西北人,一度颇受排挤。然而韩练成为人练达,八面玲珑,他利用蒋介石给的经费,每天和桂系军官们吃酒打牌、请客送礼。最终韩练成得到了桂系众将的认可,在广西站稳了脚跟。

由此,韩练成成为少数在中央军和桂军之中都很吃得开的将领。到了1944年,韩练成已经升任桂军主力——第46军的副军长了。

韩练成虽然官运亨通,但心灵却一直处于煎熬之中。在国民党军任职期间,他看尽了官场的腐朽和无能。在抗战中,韩练成更是见识到了国民党军队战斗力的低下和长官们的贪婪。在桂林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败涂地。韩练成无奈地说:

“第三十一军好像绵羊一样被老虎吃掉,中央军三个军好像兔子遇到猎犬似的拼命跑。”

实际早在1942年,韩练成就已经不想在国民党那里干了。恰巧此时,周恩来在重庆参加国防研究院培训,韩练成与周恩来见了面。看到周恩来这位共产党的大首长,韩练成一时间又想起了自己的老大哥——刘志丹,想起他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于是韩练成鼓起勇气告诉周恩来,自己想加入共产党,为共产党做事。

一开始,周恩来并没有同意。毕竟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与共产党也没有过多的接触,实在难以立即信任。于是周恩来表示

“你可以在国统区好好工作,为国家,为抗日统一战线做贡献。”

周恩来规定,除了他所指定的王若飞、董必武、李克农、潘汉年四人以外,绝不可接触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武装力量。这对韩练成是一种保护。

抗战结束后,韩练成被蒋介石派往海南接受日军投降。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希望韩练成能带领46军,剿灭隐藏在海南山林之中的琼崖纵队。然而作为红色内应,韩练成自然不会听从蒋介石的旨意。

到了海南,韩练成在监狱中找到一名琼崖纵队被俘的干部,要求他带信给冯白驹,让其带人与自己谈判。

此时琼崖纵队早已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并不知道韩练成已经投共。因此冯白驹唯恐有诈,只派了一个较低级别的干部——史丹与韩练成接触。韩练成见到史丹后,说:“你们最好减少活动,双方尽量避免冲突”,并暗示自己“是有来头的人”。

对于韩练成的话,冯白驹将信将疑。而史丹也表示:

“谈判时,韩练成颇为盛气凌人,而在私下,他又表现得十分亲切,让人难辨其明暗两种态度,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经过仔细琢磨,冯白驹判断韩练成是想麻痹琼崖纵队,玩两面派,是不安好心。况且此时,韩练成在蒋介石的逼迫下,不断派兵与琼崖纵队摩擦,这也更加印证了冯白驹的怀疑。

而此时,韩练成不断向蒋介石汇报,海南“只有零星游击队”,“形势一片大好”,其目的就是为了保存琼崖纵队。为了证明这一点,韩练成还专门乘坐小火车去参加一个金矿的开业仪式,并拒绝大批警卫的跟随。他就是为了证明“琼崖纵队不足为患”。而他也满以为,冯白驹应该理解了他的意思,降低了琼崖纵队的活动频率。

然而事实刚好相反,琼崖纵队可不会放过活捉国民党大官的好机会。结果韩练成的小火车被琼崖纵队炸翻,韩练成身受重伤,几乎丧命。无奈之下,韩练成只能离开海南治伤。接替他的,则是白崇禧的外甥海竞强。海竞强和他舅舅一样,都是坚决的反共分子,因此加大了对琼崖纵队的围剿,而琼纵也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对于韩练成和琼崖纵队来说,这完全属于双输。而这,也是韩练成所受的第一个委屈。

韩练成养好伤后,痛定思痛,认为琼崖纵队之所以会炸自己,是因为自己缺乏与中央联系的手段。于是到了1946年6月,韩练成壮着胆子来到上海,摸到了周恩来在上海的公馆,试图与我党进行直接联系。当时周恩来已经回到了延安,接待他的是董必武。

当时蒋介石正准备发动全面内战,而韩练成则在华东地区作战。于是韩练成将蒋介石的计划,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董老。董必武听完汇报后,立即着手让韩练成与陈毅的华东解放军相联系,约定的暗号为“洪为济”。之后,董必武秘密告知陈毅,46军军长韩练成有起义的可能,应与之保持联络。

陈毅听闻韩练成是我军的内应,认为这是击败国民党军的一个好机会。陈毅当机立断,将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和胶东军区联络科科长杨斯德秘密派往韩练成处。这一次,陈毅是下了血本的,舒同是华东军区高级将领,解放后还担任了山东省的高级首长。韩练成一旦有了歹心,后果不堪设想。

舒同到达46军驻扎处后,却一直见不到韩练成本人。。更使得不放心的是,舒同和杨斯德被安排在一个小招待所休息,行动极不自由,昼夜有哨兵站岗,形同软禁。不过在生活上,每天都有好酒好菜,待若上宾。

杨斯德有些沉不住气了,嘀咕道:“这个韩练成是怎么搞的?他把舒同首长叫过来,不会是个阴谋吧!

然而舒同毕竟是经历千军万马死伤的高级干部,具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将气度,他面不改色,等候着韩练成回来。

数天后,韩练成终于与舒同等人进行了接触。韩练成提出46军要进威海、烟台,希望解放军不要坚决抵抗,好让自己对蒋介石有交待。

最终,双方达成了默契,华东军区和韩练成建立了直接联系。舒同在韩练成处住了几日,随后将杨斯德留在了46军。

到了莱芜战役时,韩练成和杨斯德这条暗线果然起了大用处。在陈毅的安排下,韩练成在李仙洲集团内开启了破坏性的活动。一开始,韩练成希望策反46军起义。然而考虑到46军是广西部队,是个老牌的反动部队,而韩练成在军内没有根基,让其起义确实很难。

因此韩练成在莱芜战役发起前突然脱离了指挥岗位。按照原定计划,46军应与其他各军一起突围。然而军长失踪,46军说什么也不肯听李仙洲的指挥,停留在原地不动。说是军长不回,大军不动。即使继续行动了,也不和73军配合,自顾自地行动。因此,华野得以轻易地分割46军和73军,乃至于将其在短时间内全歼。

最终,李仙洲集团的7个师在顷刻间覆灭,损兵5.6万余人。而此时,韩练成早就带着他的警卫排来到了华野指挥部。

然而一到华野驻地,韩练成又遇到了一个大委屈。对此,韩练成曾回忆道:

这个战役结束,我起初很兴奋。但由于我的卫士排被解除武装,同志们对待我好像对待俘虏一样,立刻引起我的不满。

我曾这样想过:“共产党就这样对待一个曾经为自己做过许多工作的朋友吗?”隔了两夭,我见到唐亮。因为思想上已有成见,与唐说话时,唐态度沉静,使我产生一种既羞且愤的情绪,几乎流出泪来。

五天后,陈毅来了,陈传达了党中央与恩来对我的慰间,并问我去中央还是留在华东工作?我说:“去南京,相信我还可以为党做一些工作。”并要陈派一可靠干部(张保祥)随我去。此时的思想情况,对党是坚定的,但对华东是不满的,主要是从狭隘的“面子问题”上钻牛角,因而产生了“宁愿死在蒋介石手里,不愿受辱在华东”的错误想法。

原来,华野竟将韩练成当俘虏一般对待,把他的武器给缴了。明明立下了如此大功,却被如此对待,实在是想不通。

因此当陈毅询问韩练成是否留在中央或华东工作时,韩练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更出人意料的是,韩练成竟要返回南京。韩练成非常清楚,大败之后返回南京是九死一生的。大战前脱离指挥岗位,很难不引起蒋介石的怀疑。况且韩练成穿越五六百公里的解放区,自身返回南京,怎么说也不合理。后来李仙洲就曾产生过怀疑:“我当时都没跑出去,韩练成是怎么跑出去的。”

然而出于对华野的成见,韩练成宁愿回到虎穴。但必须要说的是,做戏就要做全,华野对待韩练成,绝非因为不信任,而是出于一种保护。

事后,韩练成左思右想,又表示:

“以今天的思想水平来批判,应该是一种极其可笑的幼稚的举动。为我的安全着想,华东的措施是正确的。”

陈毅见留不住韩练成,于是只好放他离开。

回到南京后,韩练成编了一通瞎话,说自己穿着解放军的制服,拿着伪造的解放军证件,穿越了5、 6百公里的解放区,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回到了国民党军队。

令人出奇的是,蒋介石不仅没有怀疑,反而欣喜若狂。他还专门将韩练成的“经验”编纂成册,名为《鲁中战场回忆录》并下发全军,通报表扬韩练成是如何将“匪军”玩弄于鼓掌之中。由此,韩练成不仅没有被怪罪,反而成为了“独胆英雄”。

因此,韩练成以中将之军衔,就任参军处中将参军,做了蒋介石的高级军事幕僚。有趣的,蒋介石的三个高级军事助手都是共谍,他们分别是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当然,韩、郭、刘三人由于接头人不同,互不知晓对方的身份。

但韩练成并没有在军事中枢中待多久。陈诚与白崇禧关系不睦,因此恨屋及乌,与韩练成的关系也相当恶劣。于是陈诚耍弄阴谋,将韩练成派往甘肃担任甘肃省保安司令,然后又将司令改成旅长。蒋介石不明就里,稀里糊涂地批准了文件。就这样,韩练成竟被降职为旅长。后来韩练成起义后,蒋介石还向陈诚大发雷霆,说是陈诚逼走了韩练成。

就在韩练成去往甘肃的路上,他的身份却暴露了。原来杜聿明俘虏了一个我军的团政委,而此人恰巧在莱芜战役中,看到韩练成与陈毅的接触。杜聿明见状,立即将此事告知了蒋介石。

然而蒋介石却对韩练成深信不疑,反而怀疑是共产党的离间计,并且大骂杜聿明糊涂。正是因为蒋介石对韩练成的绝对信任,给了他脱离险境的窗口。

经过一番操作,韩练成惊险地逃到了上海,并在潘汉年的帮助下,用假护照到达香港。随后又在组织安排下经东北解放区到达西柏坡,和李克农同住一屋。

不久后,韩练成被调往西北工作,担任第一野战军的副参谋长。1950年1月,张治中当着彭德怀的面说:

“我问过周总理,韩练成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并非常人眼中的杂牌军人,也不是受排挤,没有出路的人,这样的人能跟着党走,这正是信仰的力量。”

1955年授衔,周恩来曾问韩练成,你是想要上将军衔还是中将军衔。如果以起义人员和贡献待遇,就是上将。但如果按入党时间和现在职务,你只能授中将。

韩练成听罢,斩钉截铁地说:“和平建国,我该功成身退了,还要什么上将、中将?我不当什么起义将领,我干革命本来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相比于起义将领,韩练成更认同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身份,他一直都是自己人。最终,韩练成欣然受领中将军衔。

出于统战需求,韩练成的卧底和党员身份一直没有公开,甚至在追悼会上也没有提到这一点。但随着时局的发展,韩练成的革命事迹最终被公之于众,而他也以“隐形将军”之名而名扬天下。

0 阅读:9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