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80后是如何成为崇明椠花板顶流的?

上海崇明 2024-05-06 16:05:54

几十年前,崇明人家结婚总会请人打一副气派的大开门床、桌椅等老式家具。裁好木料后,还会请椠(qiàn)花手艺人在木板上“椠花”。随着时代变迁,椠花技艺几经沉浮。现如今,有这样一位崇明人,接过父辈手中的椠花工具,隐于村落,致力于让崇明椠花板留存质朴,绽放光华。

子承父业的乡间雕刻家

裁好木板后雕上山水花鸟人物等,用来装饰橱门床楣等老式家具,在崇明俗称“椠花板”、“椠花作”。在老式木床、八仙桌椅、梳妆台、大衣柜上都可见其身影,所“椠”的花卉、动物和人物等图案使一块平常的木板有了肌理、线条和灵气。

放上一首喜欢的音乐,用铅笔在木板上描出花样,宋辰星开始了一天的椠花工作。打样、开板、雕刻、打磨……刨子、凿子、墨斗、划线刀、斧子、锤子、木锉等数十种椠花工具在手中“翻飞”,一笔笔描摹、一刀刀刻画,一顿一挫,凹凸起伏,在流畅的一椠一刻间,质朴的木料在宋辰星手中从扁平到立体,从生硬到圆润,最终从物成器,散发光华。

宋辰星,今年41岁,是椠花板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而他的父亲宋建平是当地有名的“椠花板”手艺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宋辰星很小就对“椠花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六岁的时候就跟在父亲身边,学着父亲在纸上涂涂画画,拿个小木板敲敲打打。“刚开始主要是给父亲打下手,做些打磨类的辅助性工作。”宋辰星说,到十一二岁的时候他就可以独立完成崇明印糕板的椠花了。常年耳濡目染以及辅助练手,宋辰星成了无师自通的绘画高手。“上学的时候我最好的一门功课就是画画,还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宋辰星笑呵呵地说。

1999年初中毕业后,宋辰星就跟随父亲在新河镇一家红木家具厂做起了椠花师傅。“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就想着早点工作,帮衬家里。”宋辰星回忆道。

宋辰星坦言,他也曾一度放弃过这个行当。随着科技发展,各类雕刻机器出现,新式家具也开始流行,手工椠花风光不再,行业逐渐落寞,很多手艺人选择了转行。宋辰星做椠花师傅几年后,也辞职去市区开起了出租车,椠花从此成为了他的业余爱好。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木家具又开始流行,椠花板再次得到关注,父子俩一商量,2015年开起了家具厂,宋辰星也回到崇明重拾椠花手艺,与父亲共同成为崇明椠花板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多了一重身份就多了一份责任。宋辰星说:“如果老一辈慢慢不做了,椠花手艺就会失传,对子孙后代也是一种损失。将椠花手艺传承下去,对我来说,是一件‘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庭院中的牡丹花

重拾手艺,传承的不仅是椠花技艺,还有父辈坚韧、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父亲从16岁开始做椠花,到现在已经52年了,他的这份坚持是我最敬佩的地方。无论椠花生意好坏,他从未放弃,也从未间断过,这是他一生的事业与热爱。”宋辰星说,“小时候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父亲每次都是从十几公里外将一块块长约3米、宽约0.5米的木板用自行车运回家,非常不容易。从前雕一个大床床板要耗时一个月,一个橱也得八、九天,就光图纸都要修修改改无数遍,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潜移默化中,这些品质在宋辰星身上得到了延续。为了让设计图纸上的图案神形具备,宋辰星在院落里种了一棵牡丹花。每年牡丹盛开的日子里,他就会天天观察。“我们画样不是照着书本上临摹,而是来自生活中对事物的观察,所有的形态都在心中。”宋辰星说。

宋辰星的工作室位于建设镇运南村的老房子里,临河而居。河岸边的二月兰和油菜花,清清河水里的小鱼虾和螃蟹,院中的牡丹花、葡萄藤和小葫芦,空中飞过的鸟儿,院子里肆意奔跑的小狗,一亩三分地里的蔬菜瓜果都是他的创作灵感,椠花板上的图案就源于这些有着美好寓意的自然事物。崇明的椠花板还体现江南一带的风格特征,雕刻精细美观,线条柔和,看上去精巧细腻,深得人们的喜爱。宋辰星制作的牡丹花椠花板还曾在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非遗展上进行展出。

“现在手工雕刻的椠花板越来越少,基本上都被机器取代。机器雕刻省力省时,有很多人工做不到的细节,机器都能很好地完成。但机器雕刻的完美也正是它的不足之处。”宋辰星说,机雕的椠花板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瑕疵,反而显得死板,缺少了灵动。

宋辰星坚持手工椠花,也赢得了一批喜欢手工椠花的顾客。他说:“目前我就是针对一些特定的群体,认认真真地做,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用小作坊的形式把手工椠花技艺传承下去。”

让更多年轻人喜欢

比起崇明扁担戏、山歌、土布等非遗,椠花板技艺推广难度较大,学习时间长、需要的工具多,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体验的人需要有一定木工经验。怎样克服这些难点,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椠花技艺,宋辰星有很多计划,他说最关键的是要让年轻人喜欢,只要有年轻人喜欢,传统手艺就有新的机会。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椠花板技艺,宋辰星经常参加文旅部门组织的市集非遗展示、学校交流等宣传活动。2022年他还受邀参加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的三民文化村寻龙活动,录制视频,通过各大媒体宣传推介崇明椠花技艺。

江南三民文化村里,有一条“中华龙”,全长36米,平均周长2.9米,由5000片有着50至500年历史的椠花板组成,象征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传承,2012年获世界吉尼斯纪录。江南三民文化村还收集了30000多片原生态的崇明地方椠花板,在那里,游客通过椠花板的图案、文字、色彩穿越五百年时空隧道,了解崇明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这种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旅游的完美结合给了宋辰星灵感。“建设镇是崇明有名的民宿集群小镇,有大量年轻群体来这里游玩。”宋辰星告诉记者,“接下来,我计划打造一个椠花技艺体验工坊,让来住民宿的游客体验椠花板的魅力,同时开发一些椠花板工艺品作为伴手礼,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增添‘色彩’。”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活成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宋辰星干劲十足,他要让更多人知道并喜欢上崇明椠花板。

0 阅读: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