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防治热感冒策略

新华日报健康 2024-05-17 16:56:35

炎炎夏季,雨水充沛,气候多变,湿热的空气为病菌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同时人体代谢加快,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热感冒等季节性疾病。许多人认为,感冒是小问题,不用打针吃药也会自行好转。这种错误认知往往因重视不够,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本文将介绍夏季热感冒的成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在炎炎夏日中保持健康。

为什么夏季容易引起“热感冒”?

冷热交替:室内外温差大,人们在高温的室外活动后,进入低温的空调环境中,身体难以迅速适应温度变化,导致毛孔突然收缩,影响身体的自然散热,从而容易受凉感冒。饮食不当:夏季人们倾向于食用冷饮和生冷食物来解暑,过多的冷食会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吸收,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不洁或变质的食物也可能引起肠胃炎,间接增加感冒风险。

细菌病毒滋生:夏季湿热环境适宜细菌和病毒的繁殖,空气中病毒浓度相对较高,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过度贪凉:过度依赖空调、电扇或洗冷水澡等行为,导致身体突然受冷,干扰了正常的身体调节机制,降低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患上“热感冒”该怎么办?

药物治疗:中医认为,热感冒主要是由于风热之邪侵犯肺卫,导致肺气失宣,从而出现一系列热象和表证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咽痛、舌苔黄腻、乏力等症状,临床可用连花清瘟治疗。其组方中含有的薄荷、麻黄使人微微发汗以清解外邪,帮助让外邪从汗而出;组方中含有的贯众、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石膏等清肺泄热;大黄下排毒火,让体内蕴积的火热、毒素随大便下排而出,广藿香化湿和中、调和脾胃,红景天提高免疫,帮助加强患者自身抗病能力,加快康复。诸药合用兼具扶正袪邪,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

辅助措施:患病期间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以提高免疫力,多喝水,清淡饮食,避免熬夜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若患者出现发热,可采取物理方式辅助退热,比如冷敷额头、贴退热贴等。

还需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尤其是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如何预防夏季“热感冒”?

避免贪凉:合理使用空调和电扇,避免过低温度设置,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以免进出房间时温差过大导致身体不适。减少冷饮的摄入,避免冷水浴,洗澡水温不宜过低,以免身体受凉。

饮食调理: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等,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油腻、辛辣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如鱼、肉、蛋等。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病毒细菌滋生。确保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勤洗手,勤消毒,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触摸公共物品后,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机会。适当进行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避免在烈日下进行高强度运动,以防中暑。

适量饮水:夏季出汗多,需及时补充水分,每天至少喝8杯水,可适量饮用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0 阅读:53

新华日报健康

简介:让优质的健康内容触手可及